wentao 发表于 2008-1-15 18:36:43

禽类传染病的防治8—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火鸡淋巴组织增殖病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是一种由反转录病毒引起的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禽类肿瘤病。对火鸡和鸡、鸭的危害较为严重。病毒主要侵害机体免疫系统而使之易继发其他疾病。

【病原】
    本病病原为反转录病毒科的禽C型肝瘤RNA病毒。
【症状】
    症状常不明显,慢性病例及耐过鸡,可见生长停顿及羽毛稀少。
【病变】
    病鸡肝、脾肿大,伴有局部病灶或弥散性浸润病灶。胰、心、肾和性腺也常见增生性坏死灶病变。血液中异嗜白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死前数小时血液中出现网状细胞。
【诊断】
    根据典型的肉眼变化和镜检可以作出本病初步诊断。病毒分离鉴定及抗体检测技术是确诊本病的有价值的方法。常用酶标或荧光抗体技术对病毒进行分型。注意与马立克氏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相区别。
【防治】
    对本病尚无有效防治办法,在流行严重地区可参考禽白血病的防治方法。
                     
                              火鸡淋巴组织增殖病
    火鸡淋巴组织增殖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火鸡类似于马立克氏病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主要发生于 7~18周龄的火鸡,成年火鸡偶有发病,死亡率可达25%。
【病原】
    本病病原是反转录病毒科的C型致瘤病毒。
【症状】
    症状不典型,且少见。一般表现为羽毛松乱,厌食,不愿走动。
【病变】
    典型病变为脾肿大如鸡蛋,通常外观呈粉红色,形如大理石。肝也可能肿大,肝内有粟粒状灰白色病灶,胰、胸腺、肾、性腺、肠壁、心肌和肺也有类似病变。某些火鸡外周神经轻度肿大,还常表现为贫血。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及典型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免疫荧光技术、间接ELISA试验及PCR可确诊本病。注意本病与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及马立克氏病的鉴别。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措施,选育抗病品种,可减少本病发生。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禽类传染病的防治8—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火鸡淋巴组织增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