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tao 发表于 2008-1-15 10:10:18

禽类传染病的防治4—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1~8周龄幼鸡最易感,成鸡也可感染发病,临床上分为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以肾病变为主和腺胃病变为主的三种类型。
【病原】
    本病病原为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本病毒抵抗力不强,但病毒血清型较多,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作用很小。
【症状】
    呼吸道型主要表现咳嗽、气喘、有啰音,眼湿润,鼻有分泌物,个别鸡可见窦肿胀。5~6周龄以后和成年鸡症状较轻,只有夜间平静时听到啰音。成年鸡产蛋量下降(25%~50%),蛋壳变薄或下软壳蛋、畸形蛋,蛋白稀薄。但发病率高,可达100%,死亡率低。肾病变型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脱水,饮水增加,粪便呈白色水样。病早期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发病死亡率一般为10%~40%。腺胃病变型则出现腹泻、消瘦。
【病变】
    呼吸型病鸡气管支气管粘膜苍白肥厚、粘液增多,或有干酪样栓子;卵巢中卵泡充血、出血,产蛋鸡腹腔中有液状卵黄,输卵管长度和重量明显减小,有时闭塞。肾病变型病例皮下干燥、明显脱水,肾肿大、苍白,表面呈槟榔状花纹。腺胃病变型以腺胃肿大、出血、溃疡为特征。
【诊断】
    根据本病传播迅速,病鸡呼吸困难,出现明显罗音,甩头,产蛋鸡产蛋率下降和畸形,结合特征性病变如花斑肾、气管粘膜病变、腺胃病变等,可作出初步诊断。采集有病变的气管、肾或腺胃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试验:如中和试验、荧光抗体法或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等可对本病进行确诊。应注意本病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和传染性鼻炎的鉴别诊断。
【防治】
    自然康复鸡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力,并持续6~8个月。母源抗体可为出壳雏鸡在2周内提供有效保护。可用疫苗接种进行免疫预防,有弱毒苗和灭活苗可供选择。在肾病变型或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地区,用当地分离毒株制成灭活苗效果较好。
    病鸡群采用抗菌消炎药物如红霉素、泰乐菌素等控制继发感染,配合止咳平喘中药如惠华通喉散等对症治疗,可显著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禽类传染病的防治4—传染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