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传染性法氏囊炎免疫时应注意的3个方面
1抗体水平免疫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对疫苗的选择和使用,而对疫苗的选择和使用又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对雏鸡体内抗体水平的估计与免疫时间的确定。
父母代种鸡将保护性抗体传递给其子代雏鸡,由于这种“遗传”的抗体的存在,使雏鸡在早期免遭野毒攻击而发病。父母代种鸡在开产前接种法氏囊灭活疫苗后,体内所形成的抗体并不能一直保持高而持久的水平,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因此,有必要在种鸡的38-42周龄再进行1次法氏囊灭活疫苗的强化免疫,其目的是使种鸡体内保持旺盛的高水平的抗体传递能力,给子代雏鸡以足够的天然免疫力。有些种鸡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往往延长甚至不做这种巩固性免疫,而不同批次的种鸡的子代雏鸡会随着其父母代日龄的增大,母源抗体水平会降低。各栋鸡群所供种蛋是混合入孵的,若再有外购种蛋混入,则会导致同一批次孵化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有较大差异。也就是说,养殖户饲养的同群雏鸡里,母源抗体的峰值大小与衰弱程度各不相同。种鸡孵化场所提供的免疫程序表就不能准确覆盖所有雏鸡,养殖户也就很难选择正确的免疫时间,致使免疫空白在全群中交错散布,导致免疫失败。在具备条件的大型种禽企业,测定父母代种鸡抗体或子代雏鸡母源抗体滴度并不难,但在我国农村养殖现状下,误差率会很高且难以普及。2免疫时间
时间过早,如1-3日龄,雏鸡免疫机能包括法氏囊在内都尚未发育健全,容易因强烈的被动免疫刺激而受到损伤。时间过晚,如3-4周龄以上,雏鸡母源抗体水平正下降至临界点以下,又恰逢高发病日龄,容易导致全群发病。有的时候,虽按常规不早也不晚,但雏群体内母源抗体水平偏高,此时的人工免疫作用又会被大量中和被抵消,形成低水平期以至空白期,也极易全群发病。按照理论推断,传染性法氏囊病母源抗体水平是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逐渐降低的,应该说,免疫越晚疫苗越有机会起作用,但自然环境中野毒感染雏鸡发病是随时的。因此,确定免疫时间,首先要了解种鸡的日龄与体况,种鸡场有义务依据自己供种鸡群的实况,向用户提供相应的可调整的免疫程序表。其次,要根据不同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状况,由兽医主管部门或有技术设备条件的单位与个人,有选择地进行抗体水平抽检测定,发布权威信息,以为参考。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在确定免疫程序时,要依据以往发病经验,取适中的日龄。例如,首免早不能早于5日龄,晚不能晚于15日龄,与其他免疫至少要间隔4-5天。3疫苗毒力
按国际兽医局的规定,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分类为温和型、中等毒力型、中等偏强毒力型。
温和型疫苗的侵袭性最低,即使用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鸡也非常安全,对免疫力的产生没有不良影响,缺点是很容易被母源抗体中和。
中等偏强毒力型疫苗的毒力最强,能应用于受超强毒和强致病性变异株攻击的鸡群,能迅速突破高母抗体滴度不致被中和,刺激机体产生强被动免疫力。缺点是对传染性法氏囊病B细胞伤害力最强,还可致传染性法氏囊病和胸腺萎缩,引起强烈免疫抑制。
中等毒力型介于温和型与中等偏强毒力型之间,广泛应用于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不严重的地区。
关于毒力偏强的疫苗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伤害,笔者曾经历了这样的病例,某肉鸡养殖区由多渠道引入雏鸡,免疫程序混乱,曾发生严重的传染性法氏囊病。后根据某种鸡孵化场的要求,统一由该场供鸡苗,按统一的免疫程序做疫苗,曾一度控制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高发、频发。但1年总有一定的时间段集中发病,曾几度调整免疫程序仍不见好转。后经调查发现,这种情况是自首免疫苗由国产中等毒力型改为进口的中等偏强毒力型以后才普遍发生的,是按照首免5-7日龄使用中等偏强型,二免则使用温和型或中等型顺序做的。据此,笔者建议首免用温和型苗,二免才用中等毒力苗,三免使用中等偏强型苗。有人曾怀疑此方法的早期用苗,毒力偏弱,不足以抗住强毒攻击,但实践证明,早期用苗只要改饮水为滴鼻点眼,并把二免时间提前10-12日龄,集中发病的状况可得以有效的控制。从理论上分析,中等偏强毒力型疫苗对传染性法氏囊病及B细胞的侵害是很严重的,在1周龄以内的幼雏早期更为显著,会造成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永久性损伤和未成熟B细胞的变性或坏死。而当2周龄后由于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已大量成熟,并且大量转移到外周血液和其他淋巴器官中。此时,中强毒力型苗对整个免疫系统的负作用减弱,正作用增强。在重疫区使用中等偏强毒力型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死亡,降低发病率,此目的收效后就应改为中等毒力型苗。
免疫日龄要依据疫苗毒力而定,在流行病不太频繁和严重的地区,以常规的14日龄首免,21日龄二免,35日龄三免。首免宜用温和型苗,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2-4倍量,0.5-1.0小时内用完。二免和三免可选用中等毒力型苗,采用饮水方式,4-6倍量,1小时内饮完为宜。在流行发病严重的地区,可以1-5日龄用温和型疫苗或者以5日龄用中等毒力型疫苗来进行首免,在10-14日龄以中等偏强毒力型苗进行二免,三免可选用中等毒力型疫苗在23-28日龄进行。这样做的依据是,首免先进中和母源抗体,时间早而又不损伤法氏囊,尽管会有全群抗体高低不齐,但因使用日龄早,人工被动免疫提前,先建立低水平的防御机制,之后在高发病日龄前,以中等偏强毒力型苗给予强免并突破原有的抗体滴度,促使产生普遍的免疫应答,再以中等毒力型苗给予适中的补充和巩固,以达到全程防御的目的。 感谢楼主哦,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 学习了,不错,是否个好东东!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