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立祥 发表于 2012-1-10 15:40:48

注重管理才是硬道理

    养殖行业正处在一个转型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国家农业部专款专用下拨3.4亿元来扶持养殖业,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投资生产的成功率比年的增长34℅,经过前年的疫病洗礼后,养殖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去年毛鸡行情一路飙升,一般平均盈利4元/羽,最高可达5.5元,但是即使是这样好的行情,也有不盈利的养户。同样是42天,但是结果却大有不同,同样的时间,却没带来同样的效益,差距在哪里??
    最近几年我与各大集团和养殖场管理人员交流后,我总结出一点: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其实差距是由一件件日常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累积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管理的失误给鸡群带来了负面影响,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管理上的失误,只是求助于药物的治疗,一味的要求兽医药到病除,期盼神奇的药物出现,我们往往忽视了管理,我要强调的是--养殖关键在于“养”,而不是治,只要是“治”就会有损失,治疗带来损失是一定有的,只是损失的大与小而已。《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可谓家喻户晓,其中的道理与此不谋而合。正所谓,不治已病防未病,抓住问题的关键,这样才会减少损失。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文章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主人公只关注葫芦,葫芦秧出现什么问题都不去解决,最终失去了葫芦,主人公没有认清事物的本质,一拖再拖,最终延误了拯救葫芦的时机,从而失去了美丽的葫芦,这和养鸡一样,我们要关注与其相关的事宜,再此我不得不再次强调-----饲养管理的重要性。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小鸡就好比葫芦,而饲养管理就是葫芦秧,葫芦的好坏取决于秧子的好坏。因此每一次的疫病发生都是由近期管理疏忽所导致的,每一次疏忽都会带来应激,机体自身免疫力降低,这样病毒就会趁虚而入,病毒快速复制,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以某种形式爆发出来,会给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我们溯本求原,其实问题的根本是我们没有做好日常的管理,才让病毒有机可乘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好日常管理呢?换就话说,我们日常管理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我就简单的从几个方面说一下
    1,关注养殖6大要素,内容就不说了,值得强调的是,在规模化养殖场中通风是最关键的,而不是温度。我简单说一下通风的标准,空气的对外互换目的是保障舍内所需要的氧气含量足够,但是我们还要掌握好通风的方法,通风口调试很关键,同风要求是不留死角,冷热空气要有中和,进风口是进来的风要达到中梁上的高度和位置,在中梁处有热空气交接,完成对流,这样进入的空气接触鸡的时,鸡的体感温度变化会很小。有效地减小了对机体的应激
    2,有些久一点的养殖基地难免会有病毒的存在,病毒变异的很快,所以免疫程序要因地制宜,有些自养场管理人员和我要免疫程序,我每次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没有最好的程序,只有最适合自己场子的免疫程序,南方阴雨多潮湿,易发球虫,北方一年四季温度变化较大,易发感冒,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免疫程序也应有所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3,重视疫苗的规范操作及疫苗的品质。现在一些知名企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疫苗,质量一般是能过关的,但往往由于我们操作中存在的失误导致了免疫的失败,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很多如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免疫操作不规范,药物使用降低了疫苗效价等等因素都会造成免疫的失败,值得一提的是不要肆意的加大疫苗的使用剂量。
    4.注重消毒,国外一些大的养殖集团,在药费的使用上,消毒药会占药费的1/3这么大的比例,足见国外对消毒的重视,我们在空栏时消毒会用心写,即使在好也不会保持病毒20天不入侵,所以,我们要重视待鸡消毒,更要很好的落实
    5,重新定位保健,什么是保健??接连不断的使用治疗性药物给机体带来很大的损伤,现在很多管理者在谈到保健在养殖中的重要性时都很认可,然而他们却不明确什么才是保健,保健不是单纯的定期给鸡群用化药或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严格意义上讲,根本就谈不上是保健,最多只能算是药物预防,这种预防有时会适得其反。真正的保健是—根据机体生长的需要,在特定阶段提供机体当前生长所需,甚至是根据机体各器官24小时的功能,提供相应的“福利”减少因为快速生长给机体带来的重大应激。
   火车快到站了,只是个随笔,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就此止笔,最后,我在明确一下个人观点,我们还是要围绕我们日常管理去好好做功课,很好的接受新事物,慢慢领会其中的意味,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讨,祝愿大家在养殖这个行业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时转运来 发表于 2012-1-10 15:50:55

对,管理最重要。有细心的管理,鸡才少得病

zhangshaohu 发表于 2012-1-10 16:22:29

学习了。。。。

平淡不平凡 发表于 2012-1-10 16:24:44

学习了。。。。

迎财神 发表于 2012-1-10 16:25:00

管理最重要

1515 发表于 2012-1-10 16:25:56

下拨了3.4亿元资金都到那里去了?都扶持了那些人了、?

悟通 发表于 2012-1-10 17:24:30

一句话;防重于治,养胜于治。

playboylk 发表于 2012-1-10 17:43:02

其实这些道理都懂的,来点实际的!

playboylk 发表于 2012-1-10 17:43:47

如何通好风,如何去通风?说说怎么做,明白的不防多说点!

wangjun1978 发表于 2012-1-10 18:29:53

市场我们左右不了,只有养好鸡才是根本!

lwj88 发表于 2012-1-10 18:36:46

管理说起容易,做起难呀

覃怀 发表于 2012-1-10 19:17:23

3亿多都跑哪了?鸡养好了价格太低,都是大养殖公司掉的价,我们这边看着市场价格涨,但大养殖场一直往下掉价收购?不合乎市场。他们把合同鸡按赔钱价格抛向市场。哎哎,3亿都去哪了?大家可能也看出来了吧

幺立祥 发表于 2012-1-10 20:42:28

关于通风,我可以简单地和大家互相交流一下,首先我说的是规模化养殖场,现在规模化养殖场的通风是依靠设备,是负压通风,此时我们需要掌握,开1个风机时,其对应的进风口应该达到什么程度,风机开多久可以把舍内空气更新一次,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公式,鸡舍截面积=鸡舍高度×鸡舍宽度,鸡舍的截面积×鸡舍的长度=总的鸡舍空间,这个数值÷风机的排风量==把这个空间里的空气排空的时间就是换气的所需最少时间。这个数值就是风机工作启动的最短时间。前三周建议不要有风速,后期主要指的是纵向通风我们还要测试风速,风速不应超过9英尺每秒,风速过快会影响鸡的采食,除了以上数据需要具备外,我们还要做到进入的冷空气要和热空气中和对流垂直吹下来,这样可以给冷空气预温,其对鸡体感温度影响会大大降低,减少了应激,这些是需要计算和实验后才能调整好设备的,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个简单操作的办法,就是在没进鸡之前在两边相对应进风口出点燃烟雾弹,打开风机看烟的走势,最好是两边的烟可以达到屋子横梁中间,相互抵触垂下,不宜交叉,也不宜接触不到。出现交叉是负压过大,窗口可以适当的调大,出现交叉,说明负压小,我们可以增加风机也可调小进风口

幺立祥 发表于 2012-1-10 20:49:30

这些都达到了其实很难的,要学会灵活使用设备,一句话,人养设备,设备养鸡

迎财神 发表于 2012-1-10 20:53:13

管理最重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注重管理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