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青年深山里养成1500只卢氏鸡 销售遇难题
卢氏青年深山里养成1500只卢氏鸡 销售遇难题2011年12月13日16:23来源:三门峡日报
卢氏一青年在深山里散养了2000只卢氏鸡,经过半年多的辛苦,终于养成了1500只健硕而珍贵的卢氏鸡,但目前他遇到了销售难题——
稀禽珍品卢氏鸡 养在深山人未识
http://img.dahe.cn/2011/12-13/100992804.jpg
李海波站在鸡群中满心忧虑
http://img.dahe.cn/2011/12-13/100992805.jpg
李海波独自一人住在帆布棚里
http://img.dahe.cn/2011/12-13/100992806.jpg
卢氏鸡的“家”
http://img.dahe.cn/2011/12-13/100992807.jpg
大白鹅为卢氏鸡当“保镖”
为落实三门峡市委提出的“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精神,本报记者一行于12月3日赶往距市区200公里外的卢氏县龙王庙村,随机走访农户30多家。交谈中,记者偶然了解到该村寨沟组村民李海波养了2000只卢氏鸡,但目前遇到了销售难题。记者一行决定到李海波养鸡的山沟里看一看。
被誉为“世界稀禽珍品”的卢氏鸡
据了解,卢氏鸡属于河南省三大地方良种鸡之一,属小型蛋肉兼用鸡种,所产绿壳鸡蛋更是国内外罕见的具有开发价值的蛋品。卢氏鸡开发项目是由省、市、县畜牧局和科技局以及卢氏三特牧业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河南省畜禽改良重点项目。卢氏鸡前些年已通过国家农业质检部门测定,具有“三高一低”(高碘、高锌、高硒,低胆固醇)等特点,属不可多得的营养佳品,曾被农业部专家誉为“世界稀禽珍品”,被列入《河南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6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今年6月,李海波以每只1.5元(卢氏县财政补贴6.5元/只)的价格购买了2000只卢氏鸡种苗,在深山沟里散养。因为是第一次养卢氏鸡,为减少风险,李海波根据当地气候较冷的特点,决定专养公鸡,养成后卖肉鸡。其间,卢氏县畜牧局高级畜牧师莫占民、苏建方专门给李海波等人提供了技术指导。
一个人住在山坡上搭的帆布棚里
雪后的羊肠小路异常难行,记者在泥泞中艰难地走了几里地后,来到了李海波养鸡的山沟里。
老远便见到山坡上和沟底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卢氏鸡,唧唧咕咕地边跑边啄边叫。记者不停地追着鸡群拍照。拍着拍着,镜头里闯进了一只警惕的大白鹅。村干部说,这是用来对付黄鼠狼的,据说黄鼠狼怕大白鹅。
沟对面站着一位40多岁的妇女,穿着厚厚的棉衣,仍然冻得缩着身子。村会计马占军说,这是李海波的母亲,“帮他养鸡”。再往前走不远,记者看到了一个年轻人,一脸稚气,身材瘦小,这就是李海波,今年23岁。
李海波话不多,记者问一句,他才简短地答一句。
一片窄长的坡地里,是李海波用帆布搭起的两个大鸡棚。紧挨着鸡棚的一个约几平方米大的帆布棚里放着一张床,床上有厚被子和褥子。这便是李海波住宿的地方。“晚上你一个人在这山上住?”李海波冲着记者点点头。“不害怕吗?”“不怕。”“特别冷吧?”“没事,习惯了。特别冷了,我把电褥子插上。”
为养好鸡想了许多办法
李海波去年曾在灵宝的一个培训班上学过养殖技术,再加上自己爱好这个,所以他养鸡特别细心,特别操心,想了不少办法。
秋季,有野猫来咬鸡,他就买来土夹子,或点燃过年放鞭炮时余下的“冲天雷”,吓跑它们。为了对付黄鼠狼,他专门养了一只大白鹅。为了防止老鹰扑鸡,他在养鸡棚旁边的一棵高树上缠上几个鲜红的小旗或塑料袋,借风摆动,专吓老鹰……尽管这样,鸡还是损失了一些,现在还剩余1500只左右。这些鸡经过李海波的悉心照料,个个健硕敏捷,灵性好动。
说着,李海波进屋抓了些玉米准备喂鸡。一时间,记者看到山坡上、鸡棚周围有许多鸡在跑动,像流水线一般集结到李海波周围,咕咕欢叫着争食吃。
品牌鸡遇到销售难题
“俺娃儿养鸡可‘受症’(艰苦)了。”李海波的母亲李莲朋对记者说。养鸡半年来,李海波先后借了2万元买玉米、小麦,给鸡补充营养。半年过去了,鸡养成了,可李海波却为把这些品牌鸡顺利卖出去而犯了愁。
12月1日,李海波用麻袋装了13只鸡到卢氏杜关镇的集市上卖。有个自称是几十公里外一家饭店的老板告诉他,想以每斤10元的价格买走这些鸡,但要李海波送到饭店。李海波掏钱雇了一辆摩托车将鸡送到目的地后,没料到那人却在百般挑剔后竟然不要了。生性老实的李海波不想将鸡再拉回来,只好将市场价应卖到一只50元左右的鸡,忍痛以18元的价格卖给了那家老板。
回到家,又冷又气的李海波感冒了,一连睡了好几天。
“这事把我也气得不行,可是孩子小,没经验,人也老实,俺只能忍气吞声。”李莲朋皱着眉头说。
“这么好的品牌鸡,还是山上散养的,应该像绿壳蛋一样卖个好价钱。”记者安慰李海波母子俩不要太着急,也会帮忙想想办法。
临别时,母子俩送了记者一行很远,眼里充满期待和渴望……
12月11日早,记者因联系客户暂无结果,与李海波通了电话。他告诉记者,前天夜里,山里下了一场大雪,卢氏鸡只能靠粮食喂养。情急之中,他用编织袋装了10只鸡,骑上摩托车去杜关镇和官道口镇碰运气,结果只以很低的价格卖掉了3只…… 市场没考察,后果很严重
现在的消费就是个理念,什么脑白金,什么蜂胶
人家不知道什么事卢氏鸡,怎么消费
当地镇府既然有心发展这一产业,为什么不加强宣传?
政府靠不住啊,还是自己多跑吧,,,,
回 1楼(timmylover) 的帖子
timmylover:市场没考察,后果很严重现在的消费就是个理念,什么脑白金,什么蜂胶
人家不知道什么事卢氏鸡,怎么消费
当地镇府既然有心发展这一产业,为什么不加强宣传?
政府靠不住啊,还是自己多跑吧,,,, (2011-12-14 11:20)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确实,商品经济不是闹着玩的,以销定产是根本。
盲目砸钱撞大运,会很受伤。 前期【充分】考察分析,以销定产,是必须的!!!
品牌运作,特色专卖,要实施广告狂轰乱炸,就广告费这【受震】的小伙子也掏不起呀!!
又一个被【极品土鸡】啄伤的【80后养殖者】!!!!!!!!! 这就是没有销路的问题悲剧呀:L
最好是跟当地的政府联系一下,给想个办法。
先让地方政府的官员品尝一下;P 比较痛苦的事情! 痛苦啊!!!!!特色不是那好搞的!!! 每只1.5元(卢氏县财政补贴6.5元/只)天价苗 ;P;P 没有出路都开始搞,能赚钱??
回 7楼(闽北土鸡王) 的帖子
闽北土鸡王:每只1.5元(卢氏县财政补贴6.5元/只)天价苗 ;P;P (2011-12-14 13:50)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其实,本地品种土鸡苗也就1.5---2元,其余的层层分离,插手就有利,鸡养大了却无利!! 这个小伙子现在要做的就是,价格合适,少赚或者回本。就全部卖掉
这次全当是经验了
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鸡他是养成功了。事后好好考虑分析一下原因和疑问。保持实力,再旗鼓
---------
鸡养的一般,每天300块的饲料。耗不起
回 7楼(闽北土鸡王) 的帖子
闽北土鸡王:每只1.5元(卢氏县财政补贴6.5元/只)天价苗 ;P;P (2011-12-14 13:50)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估摸着是政府的又一手段,伤得还是老百姓
政府有心扶植这一产业,就应该做好宣传
现在时钱也出了,有没有效益产生 联系酒店或超市吧~ 联系酒店或超市吧,实在不行,自己拉到市场当土鸡卖. 有一个被土鸡伤了的年轻人,现在首要是卖了鸡少亏点。联系酒店或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