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肠毒综合症诊治体会
转载:作者:于登峰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卫生条件差,肉鸡常会出现以复泻、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脱水和饲料报酬、下降为特征的肠毒综合症,有的地方也叫过料。近段时间盘锦抚顺地区肠毒综合症的病例日益增多,成为影响养殖业的主要疾病。对肉鸡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对多个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该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案综述如下:
发病有四大特点
1、发病范围广,无论是养殖密集区,还是养殖稀少地区,不论日龄长短都有感染,较早的鸡群有7日龄就发病的。
2、病程长,鸡群从较低日龄就有感染,贯穿于整个养殖过程,很难根除。
3、耐药性增强,前期治疗效果好的药物,现在继续使用,治疗效果很差。
4、隐性发展的较多,低日龄感染的肠毒综合症,早期表现不明显,死亡率也正常,但是饲料转化率低,生长缓慢,后期往往与大肠杆菌、支原体或新城疫混合感染,造成死亡率上升。
主要症状
感染初期鸡群一般没有明显症状,表现为鸡群粪便稀薄、不成形、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黄色、胡萝卜色粪便,粪便中未消化的饲料增多,水泻,并伴有神经症状,尖叫,走路不稳、乱窜,瘫痪衰竭而死,死亡率同时增加。
剖检变化
主要在肠道,早期十二指肠空肠段及卵黄蒂之前肠粘膜厚,颜色变浅,呈黄色或灰白色,像一层厚厚的麸皮,很容易刮离,肠道内有水样物或未消化的饲料。后期肠道内有粉红色或胡萝卜色的条状物,肠壁变薄;并常见肝脏出血、法氏囊萎缩、肾瘀血症状。
发病原因及机理
1、根据资料报道,病原体有球虫、细菌及病毒等,球虫是对养殖业造成危害较大的病原体,无论是地面散养还是网上平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球虫破坏肠粘膜,使抵抗力下降,引发病毒和细菌的感染,造成疾病的发生。
2、肠道内环境的变化,由于球虫的存在破坏了肠粘膜,使肠内的PH值降低,进而刺激肠道,使其蠕动加快,消化液及胆汁排出量增多,故饲料在肠道中未经消化和胆汁一起排出体外,出现黄色、浅绿色未消化饲料的粪便。
3、营养物质的损失。由于球虫和细菌的大量繁殖,破坏肠壁细胞,使大量营养物质及电解质流失,造成鸡群生长缓慢,特别是钾离子大量缺乏,导致心脏的兴奋性过度增强,这是肉鸡猝死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的原因之一。
4、自体中毒,大量的肠上皮细胞破裂,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腐败分解,以及虫体死亡、崩解等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被机体吸收后发生自体中毒,从而在临床上出现惊叫、乱跑,后瘫痪衰竭死亡的现象。
防治措施 隔离病鸡,淘汰残鸡,清除垫料,彻底消毒。
1、配以药物治疗
2、 预防为主,保持鸡舍内清洁卫生,避免潮湿,防止大肠杆菌与球虫病的发生,定期驱虫。
3、 当发现有拉稀时不能误认为肠炎,单纯用治疗肠炎的药物,免得肠道菌群失调紊乱,使肠粘膜受损。
4、定期用消毒药进行带鸡消毒或定期在沙子里拌入消毒剂。
5、另外,可定期服用一些微生态制剂来保护肠道,此时鱼肝油可保护上皮组织,也可起到修复肠黏膜的作用。 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共大家参考
1抗球虫药
2抗菌药
3抗内毒素药
4补充电解质
5如果拉稀严重可以在水中加红塘补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