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抗体与效益随谈
随着越来越规模化的养鸡结构的不断优化,养殖者也越来越重视鸡的品种和其生产性能,只有优化的管理和设施,才可使鸡的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反之则入不敷出。所谓生产性能,既是鸡的生长性能和产出性能的综合,是养殖效益的直接体现。生产性能的发挥自然离不开优良的管理和充足营养的需求,于是,管理和营养便成了成功养殖的要素,缺乏此二要素则养殖多以失败告终。然而,由于疾病的肆虐,虽然管理和营养都得以满足,鸡的生产性能仍然会被大打折扣,养殖者也仍然存在入不敷出的经济危机。于此,越来越多的免疫便相继而出,而这种做法的唯一目的便是为了提高鸡体自身的免疫机能,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此即为抗体。在一个肌体内,抗体是由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两部分组成,而且,非特异性抗体是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基础。非特异性抗体的多寡和产生速度,也往往决定着特异性抗体的产生速度和产生数量。就鸡而言,小鸡刚出壳时,从母源携带来的特异性抗体对小鸡的保护时间很短。真正得以保护的,仍是后天产生的非特异性抗体,而后经过人工免疫,使鸡体内再产生特异性的免疫,以此得到持久而坚强的免疫力,其根本仍在于迅速生长的非特异性抗体。这就好像一个瓶子,你要想得到满瓶红色的水,首先就需要用水把瓶注满一样。这也足以说明,非特异性抗体对于一个生命体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非特异性抗体的首先建立,对于鸡来说,它将预示着可否健康生长,可否发挥最大的产出效能,以及对免疫应答能力的强弱和快速产生高水平特异性抗体的反应能力。鸡也如同人、或者其它动物一样,先天是要通过后天的赔补而得充,从而使自身得健,提高对外邪侵袭的坚强抵抗。这是后天所得,也是非特异性抗体存在的表现。中医理论就明确指出,“脾为气血之源”,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也有赖于气血的化生。“脾为后天之本”,它源于先天而本于后天,是对先天之源的再造和补充。先天也只能通过后天的不断资助而生生不息,就像是根与苗的关系,无苗则根无以为生命。对此,在我们养鸡生产中,也有着充分的表现。从小鸡出壳的第一天到六周,是脾胃健全的阶段。而脾胃的健全,也正是非特异性抗体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如果此时伤及脾胃,则后期很难饲养。特别是肉鸡,由于生长速度过快,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和脾胃运化功能的压力,一旦不慎,轻则伤及脾气,重则累及脾阳。使得运化无力,气血乏源,从而导致消化机能的降低,对免疫应答能力的下降,甚至出现免疫不受(弱毒疫苗可导致发病)的现象。
由于消化机能的降低——虽然饲料中含有充足的各种营养成分,由于疾病的不断发生——虽然也曾经过数次免疫。但实际上,鸡群并没有发挥出其种属的生产性能,并没有给于养殖者的投入以回报。这便是入不敷出,这便是建立非特异性抗体的意义所在。我们所谓的养鸡,关键是突出一个“养”字,是对鸡体内气和血的养。气血的盈亏和体格的健弱成等号关系,也就是气血的充盈,必等于体格的充健,反之亦然。而不是给鸡饲料让它长,给鸡药使它不发病这么简单。关键还在于后天脾胃的调养,从而达到肌体非特异性抗体的上升。 王老师讲的非常好,学习了、养鸡养鸡强调一个(养)字。 谢谢老师,学习了 分析精辟,學習了。 说的不错,学习一下。 受益非浅,学习了! 脾为气血之源”,它源于先天而本于后天,是对先天之源的再造和补充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请王老师讲讲如何进行后天脾胃的调养,从而达到气血两旺的境界,谢谢! 谢谢老师,学习了
回 8楼(shuibingl) 的帖子
shuibingl:请王老师讲讲如何进行后天脾胃的调养,从而达到气血两旺的境界,谢谢! (2011-10-09 20:19)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请查看我发的这个帖子http://bbs.jbzyw.com/read.php?tid-138995.html
回 10楼(王留英) 的帖子
王留英:请查看我发的这个帖子http://bbs.jbzyw.com/read.php?tid-138995.html (2011-10-12 17:48)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谢谢王老师的回复,今后在养雏鸡时,就要开始注意加上点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给雏鸡健脾胃补气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