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
雏鸡的首次免疫时间定在几日龄合适,是否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母源抗体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消长过程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很多养殖户既清楚又模糊的一个问题。现将有关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便共养殖户参考。首先说母源抗体。对于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曲线图一直存在争议。其实,这个争议没有必要。很早以前就有网友提出这个问题,有的说雏鸡的母源抗体1日龄较低,随着卵黄的逐步吸收抗体越来越高。有的说3日龄最高,有的说5日龄最高。也有人说1日龄最高,呈直线下降趋势。其实,大家的说法都没有错,只是没有说全面。母源抗体具体是个什么样的消长过程并不是一定的,有这样的过程也有那样的过程,鸡群的状况不同母源抗体的消长过程也不同。多数鸡群正常情况下是1日龄母源抗体最高,随后逐步下降,7日龄后下降速度加快。但是也有的鸡群1日龄抗体稍低,3日龄最高随后逐步下降。也有的鸡群1日龄最高,逐步下降到3日龄时又突然升高,5日龄时又逐步下降。以上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第一种情况比较普遍,说明雏鸡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良好,卵黄囊吸收迅速。第二种情况属于卵黄囊吸收的时间稍晚,免疫活性物质发挥作用较慢。第三种情况可能跟人为的采取一些措施后有关,比如温度,药物等的作用下加快了卵黄的吸收。所以,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并不是一定不变的,但是多是5日龄后会快速下降,5日龄后抗体升高的情况极为罕见。
首免的时间确定。美国很多大型养殖场多是采取首日龄喷雾免疫。北京峪口也是建议1日龄免疫传支+新城疫。这个1日龄免疫并不是根据母源抗体的高低做出的程序,主要是考虑疾病感染的早晚问题。很早以前就有专家为鸡群的首次免疫制定了避开母源抗体的计算公式,但是现在已经随着种鸡的多次免疫,灭活疫苗的频繁使用而不再适用了。其实即便是1日龄抗体很高,使用活疫苗也会产生一定的抗体滴度。不会因为有较高的母源抗体的存在而使得保护率降低,只是对于高母源抗体的鸡群需要使用疫苗时剂量加大,如果使用1倍量有可能导致母源抗体的消散加快而不能产生更高的抗体。如果鸡群以前没有早期发生过传支,可以在5--7日龄首免效果更好。如果有过早期传支发生的案例,可以考虑1日龄免疫。对于肉鸡,建议1日龄C30+H120+类4912倍点眼滴鼻,7日龄再次C30+H120 +类491 2倍点眼滴鼻并注射新城疫油苗或新支流油苗。对于气候相对稳定的季节,传支不容易发生的季节,可以考虑5--7日龄首免C30+H120+类491。尽可能避开雏鸡在长途运输的强烈应激下使用疫苗。1日龄免疫是对于养殖密集的病毒高污染地区采取的不得已的一种防疫方案。
对于冬春季节肉鸡容易发生H9的情况有的鸡场采取1日龄免疫新流灭活疫苗的措施。灭活疫苗也受母源抗体的影响,1日龄免疫的效果肯定较差,但是在发病频繁,无法控制病毒流行的时候也可以采取1日龄免疫新流的措施,以其达到早日产生抗体的效果。 冬季 肉鸡是否适合做H5?
回 2楼(仲杰肉鸡) 的帖子
仲杰肉鸡:冬季 肉鸡是否适合做H5? (2011-10-04 14:17)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肉鸡极少发生H5,可以不考虑 学习了 谢谢分享 说的挺好。。。 學習了,謝謝老師。 学习了。谢谢写的很好。 请问你的观点有数据吗。由于卵黄吸收主要在头三天,雏鸡应该随着卵黄吸收抗体头3天逐步升高,3天到高峰,而且1天滴鼻点眼体液免疫产生少,主要是粘膜免疫的占位,而我们所测的是体液抗体。不同之处多多指正 很好,学习了!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 8楼(程彬1973) 的帖子
程彬1973:请问你的观点有数据吗。由于卵黄吸收主要在头三天,雏鸡应该随着卵黄吸收抗体头3天逐步升高,3天到高峰,而且1天滴鼻点眼体液免疫产生少,主要是粘膜免疫的占位,而我们所测的是体液抗体。不同之处多多指正(2011-10-04 16:30)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这里所说的也是IgG 抗体,至于IgA抗体其实没有保护的意义。对于母源抗体较高的鸡群为了避免受到干扰较大,采取C30相对干扰较少,在一个就是剂量加倍,基本可以达到原有的母源抗体水平,也就是说处理好了抗体不会降低,对于新城疫主要起到抗体整齐的目的,因为母源抗体的整齐度普遍不好。而对于传支则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有关数据也是参考了很多老师的检测结果。 谢谢分享:victory: 学习了。谢谢写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