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己谈家禽大肠杆菌之一 —当前标准化鸡舍大肠杆菌厉害的原因分析
王乙己注:说到大肠杆菌这是每个鸡场都头疼的问题,对鸡场的危害以及造成的损失远大于其它疾病,对于它的防控,上至专家教授下到我们养鸡户都“谈菌色变”。王乙己也是杆菌的受害者,所以自不量力趁出栏后的空闲,总结点自己的心得,王乙己计划用四篇文章(原因、特点、种类症状、预防治疗)来分析。但这一定有很不足之处,望看到的转载的朋友多提建议和补充下自己观点,最低标准大伙补充下大肠杆菌对自己的影响和防控心得。我们齐心合力把杆菌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什么在标准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大肠杆菌越来越厉害,王乙己查资料和临床总结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大肠杆菌菌株具有特殊性,表现在:
1、大肠杆菌 存在的广泛性。
众所周知,大肠杆菌不仅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鸡舍中,而且作为常在菌存在于鸡体内,在呼吸道、肠道中均分离到大肠杆菌。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可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鸡舍中无处不在,以垫料粪中的数量 最多,椐测定:1克粪达100万个以上;工作鞋底面1000-10000个/cm2;墙壁每平方厘米达100个以上,尤其墙裙更多。随日龄增加细菌数量也增加。成为隐患。
2、大肠杆菌菌株血清型多
据血清型鉴定,大肠杆菌血清型有三类,常见有:
菌体抗原(O)173种,常见致病菌为 O1、O2、O78、O22、O35、O88、O118,约占75-80%。 通过人工发病细菌感染实验,以O1最强。
鞭毛抗原(H)53种。
荚膜抗原(K)74种。
血清型间交叉保护差,难以制备保护广泛的大肠杆菌疫苗。
3、大肠杆菌繁殖快。
对大肠杆菌进行细菌培养,38℃半小时可繁殖一代,24小时可达2万亿 以上。细菌衰老期长,达1个月以上,在环境中难以清除,给肉鸡发生大肠杆菌病带来隐患。养殖朋友应该不会忘记在肉鸡中后期杆菌厉害的原因正是如此,特别是零星死亡的鸡。根据王乙己总结90%是杆菌为主造成的死亡。
4、有适宜大肠杆菌生长的环境 ,对环境适应性强。
肉鸡养殖周期短,一般在42—48天即可出栏,舍内垫料日渐增厚达到6-8Cm,垫料中心温度达30-35℃,湿度大于30%,含氮18-25%,适宜于大肠杆菌的生长。舍内一旦存在大肠杆菌,在潮湿、温暖环境中可存活1个月,极易繁殖,就很难避免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根据王乙己的了解大多数养殖朋友消毒意识淡薄,几乎一批鸡不消毒,更有甚者是形式性质的消毒,这更加增强了杆菌的繁殖。王乙己再提醒一句:消毒是看不见的效益来源。
5、大肠杆菌病的传播途径广。
可以经种蛋(垂直传播),或 孵化厅传播。王乙己认为这是当前大肠杆菌传播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抗生素使用量世界第一的根源,小鸡可以把各地不同菌株带入鸡舍,成为发病之源。也可经空气由呼吸道、或经污染的水、饲料、垫料等由消化道水平传播,防不胜防。
6、乱引种苗,种鸡净化不彻底
大伙都知道每个鸡场时间越久杆菌污染越严重,种鸡场也是如此,这样每个种鸡场就形成自己独特的“杆菌品种”(就是不同菌株,王乙己这样说不科学但便于大家理解),养殖朋友每引进一家鸡苗就带来一种“杆菌品种”。根据王乙己的调查,每个养殖户平均每年至少进三个地方的鸡苗,更不要说某些孵化场进不同种蛋。这都造成养殖朋友鸡舍杆菌菌株多,杆菌抗药强之特点。
7、具有变异因子耐药质粒R因子,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极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可传递给下一代。
实践证明,各种抗菌药都对大肠杆菌标准株有抑菌作用。但在鸡群中 使用常出现抑菌作用降低的现象,远不如对标准株那样敏感,甚至无抑菌作用,试验表明这是抗药性产生的结果。
8、免疫抑制和抗体低下造成当前杆菌难以治疗。
王乙己通过药厂朋友了解到当前兽用抗菌素和人用同步,在用量上超过人用。可为什么杆菌还这么难治?王乙己分析最主要原因除了杆菌的耐药性外,最主要的就是机体的免疫抑制和机体的抗体低下(关于这方面王乙己有上篇文章已经专门分析过),根据行友的反应,遇到杆菌做药敏试验得出某种抗菌药敏感,可是临床使用一般,甚至没有效果,这原因也是因此。而不是药敏实验做的不成功。
王乙己说的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大家根据各自鸡场的特点,加以补充。我们养鸡人在一个地方吃了亏,就得分析原因,不能一直在该地方吃亏。下篇《王乙己谈家禽大肠杆菌之——杆菌发病特点及危害》,敬请关注。 感谢王老师谢谢你的又一精华 标准化鸡舍,搞的不怎么合理,才导致鸡病不断。我租了个10000只的标准鸡舍,以前的养户批批有病,行情高低都不赚钱。看风水的说,该地做啥啥赔。今年租了一年合约。2000元。一批5000只连养3批,再别的地方育雏,在该标准棚养30天,真爽呀。现在我都退了,没工夫看鸡舍。还没一年呢 感谢老师的奉献。原创支持
--------------------
并回复2楼
你密度低,自然环境优
如果管理跟上,效率反而会高
反之密度高,空气不流通
再加管理不合拍,养多赔多 跟養殖密度有直接關系 谢谢分享,:victory: :victory: 鸡棚有一定关系。不过鸡病防治还是考虑综合因素! 不可多的好文章
期待下文........... 谢谢王老师的分析,学习了。我们这的大杆发生挺严重的,用药易控制住,但后期或有少量的伤亡。 其实王老师说的对 临床上 不单单针对大杆 免疫抑制一直是存在的 小鸡的散发性法氏囊造成的免疫抑制等对疾病的治疗如果不仔细 会发现无论怎么用抗生素效果还是不明显大群状况还是不咋样说得不够专业 望大家能看懂 现在饲料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危害黄曲霉菌造成的隐形危害很多养殖户都没意识到 不是单一的看到死鸡才是的 长期毒素造成代谢障碍 增重障碍 滞料等因素 大家发表一下意见大家学习一下 能人写文章,我就给你加鸡蛋!顶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