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青神:白庙养鸡户“大树底下好乘凉”
眉山青神:白庙养鸡户“大树底下好乘凉”2011-09-30 14:20:24作者:来源:眉山网
http://www.mshw.net/uploadfile/c_article/uploadfile/201109/20110930022147542.jpg白庙林下生态鸡好吃又富民。走基层•聚焦白庙鸡业白庙养鸡户:“大树底下好乘凉”
本网记者 李成 文/图
9月28日下午。青神县白果乡白庙村。
白庙坳的竹林里,一位技术人员正在给一村民检查鸡只生长情况。村民称,这是第一批养殖的尾批鸡,还要稍迟两周才能送交公司收购。
放眼望去,山坳四面的桉林、竹林、果林间,身背喷雾器的村民们开始下地劳作。坐落于村头的养鸡小区12栋圈舍十分安静,十几名工人正在清扫消毒。“刚刚卖了第一批鸡,这第二批鸡苗已经在育雏室了,得赶紧清场消毒养二批。”正在清理林下养殖场地的白庙村1组村民周淑芳(音)说,“第一批养的是‘青脚麻’,至于下一批养啥品种公司还没说。反正‘巨星’的头脑精、市场灵,养什么我们不用管。”
素有养鸡传统的白庙村,今年在市场行情和政府倡导的双重推动下,举全村之力打造林下生态鸡养殖基地。村“两委”干部带头养鸡,并把已有一定生产基础和发展意愿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自强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以合作社的名义,主动找到巨星集团永祥饲料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白庙鸡业快速发展。
“大树底下好乘凉啊!自从加入合作社,跟着巨星公司养鸡,饲养技术、销售渠道都变得容易起来,搞头(收益)反而比过去自己单干大得多!”周淑芳告诉记者,从去年春节放弃外出打工后,自己就开始搞副业,“由于自产自销,小打小闹,一年下来居然亏了一万多块钱,还不算自己投入的人工”。
今年初夏,当她打算放弃养鸡去县城企业务工的时候,正好遇上村里动员“用新办法养鸡”。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周淑芳加入了合作社的“外围组织”——散养户。“我们小户除了不能象社员户那样享受合作社年终分红外,其它待遇都是一样的。”尽管只是小户,周淑芳入社后出栏的第一批150只鸡,每只净赚了12元,“自己又没出多少本钱,而且家务、田土都照顾了,确实比较划算”。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这里得到了精彩的演绎。龙头巨星公司负责提供鸡苗、育雏、饲料、技术和回收成鸡,自强合作社负责基地规范运作、扶持社员适度规模发展、拓展生态鸡养殖基地,养殖户负责日常饲养和承担鸡舍租金与垫料等费用。在养殖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采取小区集中养殖与分户适度规模饲养相结合的方式,大户可以进基地养鸡小区租用圈舍养殖,而小户则利用自家院坝、林盘、山林、果园放养。
白庙村党支部书记、自强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志强告诉记者,眼见第一批鸡有赚头,听说第二批鸡市场预测每只饲养利润可达17—18元,这几天前来要求加盟的农户多达几十户。目前自强合作社有社员户400余个、散养户100余个;白庙生态鸡业基地建成养鸡小区1个、移动式鸡舍200余个,存栏规模超过13万羽,计划年出栏成鸡45万只,预计年产值约2700万元,养鸡户户均收入达到6700元。
“我们的理想就是通过这种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生态鸡业,使村民人均纯收入的40%乃至50%来自养鸡。”李志强说。 自从加入合作社,腰不酸了,背不疼了,鸡鸡也不生病了,谁凉谁知到。 有那么好就好了,是百姓的福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