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养殖 发表于 2011-9-14 12:18:47

当前家禽主要病毒病的防控建议

<P><STRONG>当前家禽主要病毒病的防控建议</STRONG></P><P><STRONG>华南农业大学教授</STRONG></P><P><STRONG>毕英佐</STRONG></P><P><A href="http://www&#46;jbzyw&#46;com/cms/html/3/bingdubing/2010/1018/112233&#46;html">http://www&#46;jbzyw&#46;com/cms/html/3/bingdubing/2010/1018/112233&#46;html</A></P><P> </P><P>目前对于病毒病的预防,通过疫苗接种仍是有效的措施之一,下面就将通过免疫接种对家禽主要病毒性疾病进行防控的内容分别介绍如下。
<FONT size=3>  <B>一、家禽免疫的一般原则</B></FONT>
<FONT size=3>  根据不同畜禽种类和品种,不同日龄、不同季节和当地流行疾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FONT>
<FONT size=3>  根据当地流行毒株,选择相对应的血清型的疫苗株进行免疫;</FONT>
<FONT size=3>  多日龄多批次的鸡场,应以鸡新城疫和禽流感为免疫中心;</FONT>
<FONT size=3>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于多发的疾病,要进行多次加强免疫,细菌性疾病起码要免疫两次以上方能奏效;</FONT>
<FONT size=3>  疫苗必须保证安全、有效、足量,做到冻链运输、分批稀释、尽快用完。同时要防止疫苗污染外源性病毒,所有活苗一定要确保使用SPF胚蛋生产。</FONT>
<FONT size=3>  <B>二、家禽主要病毒病的免疫防控措施</B></FONT>
<FONT size=3>  (一)马立克氏病</FONT>
<FONT size=3>  饲养期超过70天的鸡只必须用CVI988液氮苗,50~70日龄上市的快速型三黄鸡也要接种马立克苗,建议快大鸡也免疫接种,并且要尽早免疫、避免早期感染。</FONT>
<FONT size=3>  (二)鸡新城疫</FONT>
<FONT size=3>  1&#46;目前非典型新城疫仍是造成产蛋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新城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有多种基因型,近年来分离株多为基因Ⅶ型,Lasota为基因Ⅱ,因此,建议鸡场可在多日龄多批次大胆使用Ⅰ系苗。</FONT>
<FONT size=3>  2&#46;据调查可见,很多鸡场在35日龄尽管使用过灭活苗和活苗,但其HI抗体一般并不高,此时就需要注意做好生物安全防护。</FONT>
<FONT size=3>  3&#46;开产前要用灭活苗免疫接种,尽管HI抗体滴度比较高,但是开产后每隔2~3个月也要用活苗免疫一次,以增强黏膜免疫作用。</FONT>
<FONT size=3>  4&#46;新城疫的HI抗体在24时可不出现死亡现象,28以上才不减蛋,212以上鸡才不易感染,。</FONT>
<FONT size=3>  5&#46;开产后要每月对每群鸡进行抗体监测,每群抽检16只鸡,如果有3只鸡的HI抗体在27以下(含27),应加强免疫,一般在36~38周龄用优质灭活苗(0&#46;3毫升/只)补免。</FONT>
<FONT size=3>  (三)传染性法氏囊病</FONT>
<FONT size=3>  母源抗体能够严重干扰早期疫苗的免疫效果,建议使用中等偏强的疫苗株在10~12日龄免疫,或用中等毒力的疫苗株分别在10日龄和18日龄各免疫一次。种鸡可在8周龄用活苗免疫一次,不建议种鸡开产前用灭活苗免疫,否则高母源抗体会引起后代的免疫困难。</FONT>
<FONT size=3>  (四)传染性支气管炎</FONT>
<FONT size=3>  1&#46;传染性支气管炎有非常多的血清型,分5个不同类群和5个临床型,相互之间很少或没有交叉保护,有人粗分为M型株和类491株,目前国内491株为主要的流行株;</FONT>
<FONT size=3>  2&#46;M株和类491株疫苗交替使用或联合使用可增大免疫谱,15天前最好进行两次活苗一次死苗的免疫。</FONT>
<FONT size=3>  有关研究表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仍在不断变异,中国大陆至少存在6个基因型,类OX基因型和类4/91基因型是我国目前主要流行的基因型,在很多省市都能分离到,且所有分离株与国内所用疫苗毒亲缘关系较远,应根据本地的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FONT>
<FONT size=3>  3&#46;CHVI基因型与其它基因型表现很远的进化关系,与其它分离株的同源性很低,氨基酸同源性仅有57%~62%。新基因型毒株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密切跟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流行情况,给疫苗的选择和研制提供指导。</FONT>
<FONT size=3>  建议种鸡在开产前免疫新-支-减商品疫苗外,最好能增加一针本地分离株做成的灭活苗,开产后每隔2~3个月用新-支-苗免疫一次。高抗体可保护雏鸡15天内免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攻击,减少假母鸡的发生。</FONT>
<FONT size=3>  (五)禽流感</FONT>
<FONT size=3>  目前鹅鸭的流感不易控制,建议生产水禽专用疫苗;</FONT>
<FONT size=3>  禽流感的变异毒株不断产生,增加了防控难度。在很多情况下,机体抗体水平很高,但仍然发病或用当地分离毒株检测发现HI抗体很高,而用标准抗原检测抗体滴度却很低,此时应考虑变异株的存在,如抗体水平较低而发病,应检查其免疫程序或疫苗质量是否存在问题;</FONT>
<FONT size=3>  变异株不断产生时,要实时监控;</FONT>
<FONT size=3>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的HI抗体在25可不出现死亡现象,要在27以上才能不减蛋(变异毒株HI监测无意义);</FONT>
<FONT size=3>  Re-5加Re-4疫苗有较广的免疫谱,但因病毒不断变异,有时效果也不理想;</FONT>
<FONT size=3>  种鸡到开产前至少要进行4次灭活苗接种;</FONT>
<FONT size=3>  H9种毒要使用2007年后的流行株;</FONT>
<FONT size=3>  (六)传染性喉气管炎</FONT>
<FONT size=3>  从未发生过此病的鸡场可暂不免疫,一旦发生则要连续使用疫苗,肉鸡一般在35日龄左右免疫,种鸡80天左右加强免疫一次,此疫苗一般有免疫反应,首次可用0&#46;5~1头份,免疫后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FONT>
<FONT size=3>  (七)呼肠孤病毒感染</FONT>
<FONT size=3>  1&#46;呼肠孤病毒是禽类的重要病原之一,对养禽业具有重要经济学意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主要流行于鸡、火鸡,番鸭也有报道,并且在全国各地分离到多个毒株。鸡群对于该病的感染很普遍,最高达98%,包括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日龄和不同用途的鸡,也包括祖代鸡场和父母代鸡场。</FONT>
<FONT size=3>  2&#46;正常免疫抗体检测,ELISA滴度通常在2000~10000之间,近两年常可在大量鸡群中看到抗体滴度达到20000至30000~50000,显示已有病毒感染。</FONT>
<FONT size=3>  快大种鸡必须接种疫苗,未接种过疫苗的鸡群,却常表现为抗体异常;临床发现商品肉鸡的僵鸡多羽毛松乱,偶见关节病变时,应考虑此病的存在。</FONT>
<FONT size=3>  此病是免疫抑制病,继发病比较多,产蛋达不到高峰,而且高峰维持时间也短。经典的免疫程序是在8日龄、8周龄分别用活苗肌注,开产前使用灭活苗接种。</FONT>
<FONT size=3>  (八)传染性鼻炎</FONT>
<FONT size=3>  此病在鸡场一旦发生,会反复发作,不易根除。</FONT>
<FONT size=3>  经典的免疫程序是分别在5周龄和15周龄接种灭活苗,如效果不佳,可在开产前增加一次疫苗免疫,两次免疫最佳间隔为10周左右。</FONT>
<FONT size=3>  (九)支原体</FONT>
<FONT size=3>  此病以细胞免疫为主,疫苗分活苗和灭活苗两种,种鸡的经典免疫程序为15日龄接种半头份灭活苗,开产前接种1头份的灭活苗,也可在28日龄左右使用弱毒活苗(待MG抗体阴性时免疫),但免疫前和免疫后3周不能使用抗支原体的药物。</FONT>
<FONT size=3>  在灭活苗产生抗体之前,要使用抗支原体药物防止此病感染,不然较难控制其垂直传播。</FONT>
<FONT size=3>  种鸡使用疫苗的优点是可增加产苗数、减少用药、降低种鸡死淘率和垂直传播率。</FONT>
<FONT size=3>  (十)球虫病</FONT>
<FONT size=3>  此病以细胞免疫为主,疫苗有弱毒株和强毒株,国外疫苗均为球虫疫苗敏感株。建议1~3日龄用1/2~1/5头份疫苗滴口免疫,以保证每只雏鸡同时接受均衡剂量的疫苗。</FONT>
<FONT size=3>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后,3周内不可投喂各种抗球虫药物,期间可投喂预防量的喹诺酮类药物,用以预防其它细菌病;接种疫苗后3周不清垫料,只能补充,扩群时可将旧垫料散布到新区,3周后,要将旧垫料散布到运动场,让鸡重复感染。</FONT>
<FONT size=3>  用疫苗后第14天,要投放抗球虫药到水中饮用一天,防止过度感染,饲料中要添加抗菌肽锌或林肯霉素,防止坏死性肠炎。(作者:毕英佐华南农业大学教授)</FONT> </P>

李万喆 发表于 2011-9-14 12:50:51

谢谢楼主分享 收藏了

weiminfuwu 发表于 2011-9-14 12:53:52

感谢,,,,,,,,,,,,,,,,,收藏

梅花 发表于 2011-9-14 13:12:48

谢谢楼主分享,辛苦了。

胡永 发表于 2011-10-26 17:13:16

感谢您收藏了

内容来自[手机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前家禽主要病毒病的防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