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海 发表于 2011-9-11 17:02:00

蛋用种鸡生长关键时期饲养管理要点

种鸡在整个饲养周期比商品鸡严格,尤其是在18-36周龄时,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期是其生长、发育和生产的最为关键时期,其前期饲养管理的严格和细致,对于种鸡群的适时开产,迅速上升到产蛋高峰期并维持较长的时间,以及保持较高的受精率等都有重要意义。
1.容易出现的一些饲养误区
1.1开产前限饲不当,如限饲过度则生殖系统的发育受影响,营养储备不足,开产后种鸡营养不良;限饲失控则易致种鸡过肥。
1.2开产后如果饲料质量跟不上产蛋率变化或高峰期滞后,会导致初期小蛋增多,产蛋率上升缓慢,受精率低等等。
1.3 种鸡群转群过迟,会因栏位不足,采食不均,影响鸡群均匀度,而当21周龄后转群,还会因转群应激降低体重,使卵巢发育受阻。
2.饲养要点
2.1了解雏鸡及青年鸡前期的饲养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准确的起点,正确制定此期的饲养管理计划,直观反映其实际生产情况。
2.2后备鸡18周龄前需要转群。
2.2.1首先应制定正确的转群计划,准备好容纳后备种鸡的鸡舍。
2.2.2因其自身的生理变化存在着不稳定性,转群时易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故在转群前应饲喂抗生素,多维等抗应激药物。
2.2.3鸡群上笼时可称重,再按体重分为三等,分开饲养,以便分别饲喂不同质量的饲料。
2.3体重的控制
2.3.1开产前因体成熟,生殖系统的发育及为繁殖期储备营养等等,体重会大幅度的增加,每月可增加110g/只(因品种不同也有一定差异)。如中前期的后备鸡限饲较好,体重处于标准下限,均匀度达85%以上,到20周龄时体重控制应趋于上限,则生产性能较好,超过育种期的参考标准,则开产后,各周产蛋率增长均可超过3-6%。因营养储备的需要,适当的脂肪积累固然重要,但因其积累能力极差,易致过肥,需要很好把握这个尺度,调控性的控制体重过肥。
2.3.2产蛋期增重缓慢,并要保证其体重不减轻,这对于高峰期尤为重要。
2.4饲养的调整
2.4.1质的调整,鸡群进入预产期要更换成产蛋料,其中粗蛋白含量为16-17%,代谢能为2.75-2.8千卡/克,钙3-3.2%,有效磷0.45%。另外,在环境温度变化时,鸡的采食量呈负相关改变,相关1%则采食量平均相差0.5%,鸡每日所摄取的营养相应增减。具体表现在:夏季鸡采食量减少,此时的日粮营养浓度比其他季节要有所提高。
2.4.2量的调整,因要维持体增重的协调性,可在周末称重后,视其增重情况结合投料计划而确定投料量。如有分群,应按比例抽样分别称重,据此给予不同的投料量。实际给料时,稍提高较轻鸡的增料幅度,而较重鸡因其需料量较大,维持中等体重的增料幅度则达到适度控制体重的目的。一般开产前增料3-5克/只•日,而刚开产时10克/只•日以下,接近产蛋高峰则不超过5克/只•日;当产蛋率日递增在2%以上时,达到40%即加喂高峰料,如产蛋率递增很快,因增料量需超10克/只•日时,可分解为2-3次增料量。
2.5光照管理。依据光照对鸡的作用机制:光照强度达到3瓦/平方米,光照时数在鸡对光敏感的时间区内时(即给光后11-16h),则达到刺激脑垂体分泌激素,促进卵泡发育,提高产蛋量的需要。实际给予光照时,开放式鸡促进要根据当地当时的日照时间,确定补光时数,一般在开产前四周作第一次较大的调整,如日照不足才可补光1h,再逐周递增0.5-1h至产蛋高峰前1周达到16h,以后保证不减少。
2.6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2.6.1此期为满足种公鸡生殖系统快速发育和体增重的需要,增料量由原来每周速增2-3克/只•日,增至5克/只•日,直至使用前达到110克/只•日左右。此时仍需注意控制体重,使之在标准±10%范围内,防止其过于笨重肥胖。20周龄时也应更换成含约14%的低蛋白种公鸡料,代谢能则需2.85千卡/克。
2.6.2分别在转群和使用前采精时,进行第二、三次选种。
此外,应引起注意的是:在36周龄以后生产性能有时下降过快,还应在以后减料,一般2-3克/只•日,以防止种鸡积累过多脂肪而压迫生殖系统,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也可以每月注射一次青链霉素,并在高峰期种鸡需要量最多时添加必要的多维、微量元素等添加剂,经饲养试验和实际生产证实,这都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和产蛋率,有助于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期和保持较高的受精率.
家禽易发呼吸道疾病的根本原因
多风、寒冷、干燥、气候突变的季节是诱发禽呼吸道疾病的先决条件,其次再加上家禽特殊的生理结构使得呼吸道疾病成为家禽最为常发的疾病之一。现就家禽生理结构及一些呼吸道疾病发病机理,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使大家在以后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能更好的预防此病的发生。
1. 家禽呼吸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1.1 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气囊。
1.2 特点:家禽肺脏体积小,多个气囊,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可沿气囊进入整个的呼吸系统,体腔、肌肉和骨骼,所以呼吸系统疾病在家禽中占主要地位。胸、腹、腔之间没有横膈膜,感染后相互传播。临床常见的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的发生。
2. 家禽呼吸系统的功能
2.1气体交换。把氧气带入全身各组织,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也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将空气导入肺脏,使空气清洁、湿润,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通过碳酸缓冲作用,防止机体酸碱中毒。
2.2清除异物与代谢产物。气管纤毛上皮可以机械性的清除异物,肺泡上皮细胞可以代谢生物活性物质,鼻腔气管黏膜的分泌物可以释放进入呼吸道的有害物质,溶解病原微生物。
2.3通过呼吸调解体温。
3. 家禽呼吸系统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
呼吸系统通过自身的解剖结构和特异性免疫机制,防御微生物及外源性颗粒的入侵。肺泡上皮的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和抗原信息传递能力,以刺激免疫反应,嗜中性白细胞具有杀灭病原的作用。气管纤毛结构具有机械性清除异物,保护呼吸道黏膜完整性的功能,是机体防御体系的边防军。气管黏膜下相关的淋巴组织和腺体,具有抵抗外来病原的入侵,接受疫苗免疫信息,呈现快速应答的特点。气囊网络无特殊的防御性结构,一旦呼吸道中的某一部分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感染,即可能通过气囊深入到胸、腹腔而迅速扩散,引起相应的病变和症状。
4. 鸡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分类
高密度集约化饲养,使饲养条件都发生了变化,管理因素成为控制禽类生存的决定因素之一,从而使饲养场面临许多原因复杂的新问题,如:营养+环境+免疫功能缺陷+并发或继发多种病原体。高密度饲养管理缩短了病毒细菌的传播过程,便发病突然,传播迅速,病原传代与重组机遇增多,频率快,一旦发病难以控制。
4.1集约化饲养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朋友
连续密集饲养,使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已知和未知病原,机体内也有大量的条件性呼吸道致病菌,体内外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这些先天因素决定感染是不可避免的。细菌性、病毒性呼吸道病的混合感染越发常见,特别是一些急性、烈性呼吸道病毒的携带,更增加了细菌性呼吸道病的治疗难度。
4.2 寒冷是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关键性诱因。
寒冷刺激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反射性的引起机体深部与内脏的血管扩张与充血,尤其被动淤滞性充血为病原传染创造了有利条件。寒冷使呼吸道黏膜屏障机能受到破坏,纤毛上皮活动停止,溶解酶分泌减少,组织蛋白分解增加,血液中大分子胶体蛋白增多,网状内皮细胞活动减弱,致使机体抵抗力减弱,所以预防呼吸道疾病最关键的是预防寒冷应激的能力。
4.3 湿度过低是呼吸道疾病发生的诱因。
育雏期间只注重温度,不注重湿度,环境中湿度不够,尘埃过多,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防御功能下降,为多种致病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
4.4疫苗接种反应导致呼吸道的发生。
由于疫苗毒力很强,对呼吸道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现在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疫苗可能被霉形体污染导致霉形体病的病源性感染以及接种过程本身对机体的应激等是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5. 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基本要求
首先,在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要准确诊断与确定病原,然后选择合适的有质量保障的药物来治疗。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和进行合理的免疫,对禽舍进行有效消毒,使用合适的疫苗来预防,是我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梅。兰。竹。菊 发表于 2011-9-11 17:05:17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李建海 发表于 2011-9-11 17:14:15

一不小心把呼吸道发生的原因粘贴到本文中,请大家谅解。

请高手 发表于 2011-9-11 18:18:28

学习了,谢谢楼主你辛苦了

民和vs昱合 发表于 2011-9-11 23:32:27

优秀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蛋用种鸡生长关键时期饲养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