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W-36白壳蛋鸡饲养手册
海兰白壳蛋鸡的生产性能生长期(至18周)
成活率 97-98%
饲料消耗 5.66千克
18周龄体重 1.28千克
产蛋期:
高峰期产蛋率 93—94%
母鸡饲养日产蛋数(至80周) 336--345枚
成活率(至80周龄) 96—98%
达50%产蛋牢日龄 155天
平均蛋重(32周) 58克/枚
平均蛋重(70周) 63克/枚
饲养日产蛋总重(72周) 19.1千克
32周龄体重 1.52千克
70周龄体重 1.58千克
鸡蛋内部质量 优秀
蛋壳颜色 纯白色
蛋壳强度 极优
产蛋期平均日耗料(19—80周龄) 98克
每千克蛋的饲料消耗(21—60周龄) 1.96千克
毛色 纯白
肤色 黄
性情 非常温顺,适应性强
排泄物 干燥
卫生防疫
一、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
1、养鸡场饲养同日龄(和同品种)的鸡群可以得到最佳生产结果,这种方式成功的原因是在疾病控制方面造成交叉感染的危险大大的减少,并且几乎消除疾病的形成。
2、由于年轻的鸡群比成年鸡群对疾病的入侵更敏感,因此在育雏期同日龄鸡群的管理运作是特别重要的。此外,如不是同日龄情况下,可能减弱免疫计划的效果,导致存栏鸡生产下降。
3、当鸡群生产周期结束后,房舍、周围环境及设备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空舍。应保证这项工作有充足时间,且消毒完成后至少有14天的空舍期。
二、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卫生防疫制度
l、职工仅能在同一个鸡场内工作,如果有可能的话应在同一鸡舍内工作。
2、开始工作前职工沐浴和换上工作服以及工作结束后沐浴和更换掉工作服并对工作服及时清洗消毒。
3、新近清洗的工作服、帽子和胶鞋应保持在鸡场的卫生防疫性的更衣室,专为工作使用。
4、消毒池应避免阳光和雨水并在每栋鸡舍门口都应设置。
三、严格控制外来人员的活动
1、应该严格限制访问人员及数量。如果他们被允许参观鸡群,就应采取与鸡场工作人员同样的防疫措施。
2、某些访问人员不允许进入鸡舍,如饲料运送和鸡蛋收购的汽车驾驶员及其助手。
四、防止野鸟害兽对鸡群的危害
1、应绝对不能让野鸟和害兽进入鸡舍。它们是支原体、沙门氏菌、新城疫、减蛋综合症等疫病的潜在诱因。
2、在鸡舍内外应不断地放置毒铒以消灭啮齿动物。
五、防止昆虫和小寄生虫,因为它们是潜在疾病重要的传播媒介。此外,寄生性小寄生虫还降低鸡群的健康状况。应设定计划专门控制这个问题。
六、鸡场的场址
鸡场不应接近于任何种类的家禽场。距离越大越好,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危险性。通常远离其它的家禽距离至少是1公里,但离大的综合家禽场的距离应更大。
七、房舍准备
在鸡苗运输到达之前,鸡舍设备周围环境必须符合卫生防疫计划。
八、严格执行空栏期间卫生防疫操作计划
第一步:移出
包括出栏鸡、死鸡、可移动的设备、粪便和垫料、饲料
第二步:准备工作
1、饮水系统——用消毒液稀释浸泡水管
2、用消毒稀释液浸泡所有酌表面和设备
3、用手清洁一些不防水的东西
第三步:清洗用消毒稀释液高压冲洗
第四步:重新装配已清洁的可移动设备
第五步:消毒向所有表面和设备喷撒消毒剂
第六步:消灭害虫用灭虫剂喷洒(产蛋箱、板条等)消灭昆虫、害虫
第七步:薰蒸福尔马林或消毒剂的雾态
第八步:空舍期不少于2周
第九步:新鸡的准备工作
雏鸡管理
海兰W一36白壳蛋鸡对乎养和笼养系统同样适应。除预防马立克氏病的疫苗接种外,无需特殊的孵化服务。
一般性建议
1.雏鸡入舍前
A.清扫并消毒笼养或乎养育雏地区,清扫鸡舍内、附属服务区和设备。
B.检查并确认设备能正常工作并调整到适当高度。
C.将陈旧的饲料从贮料箱、料斗和食槽中清除,在新饲料人舍前,将设备消毒并晾干。
D.在雏鸡接触不到的地方放置灭鼠药。
2.入雏前1天
A.调整供热系统,使鸡背温度在35—37℃(95~99F)之间。
B.检查供水系统,调整到适合于雏鸡的高度。消毒并冲洗水管。
3.入雏日
A.将饮水器盛满水,或使自动饮水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检查育雏室的温度。
B.雏鸡放置后,触动水杯或乳头饮水器训练雏鸡饮水。
C.开食之前,首先训练雏鸡饮水,若使用乳头饮水器则需降低水压,以便雏鸡见到饮水器上悬挂的水滴。
D.当雏鸡饮水3—4小时后便可喂食。可将饲料放在笼内的纸上或开动进料器将料槽添加到适当水平。
E.在第一周保持每日20~23小时的高强度光照。
生长期管理
幼母鸡生长期的前18周是极为重要的。在此期间的精心管理可确保母鸡在蛋鸡舍内遗传性能潜力的发挥。通常,在前18周所造成的损失在蛋鸡舍内难以弥补。
一般性建议
1.小母鸡的培育必须严格地与老鸡分开饲养。要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安排常规工作时尽可能不使病原微生物从较老的母鸡带给生长的小母鸡。
2.在前6周每天两次给料,或者多次给料。6周以后,对照第19页图表检查饲料的消耗量和体重。(称100只鸡的体重以求得一平均值)。
3.每日检查每排鸡笼的供水情况,检查并修补渗漏。随着鸡长大将饮水器提高(乳头饮水器应高于鸡头,水杯或水面应与鸡背水平。)
4.计划并制定一个适合本地区的免疫接种程序表。
5.每日取走死鸡并以适当处理。检查死亡过多的原因。
6.小母鸡在转入蛋鸡舍前3天,开始在饮水中使用河欣水溶性维它和电解质。人舍后继续使用3天,这将有助于减少转群的应激。轻柔的动作将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笼养育雏
笼养鸡群的管理主要依较于饲养者为其提供的空间、温度、湿度、水以及饲料等,且笼养鸡群所表现出来的不适很难被观察到。当饲养者进入鸡舍时,鸡群受到搅扰感到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等一段时间使鸡群平静下来并呈现出常规状态,只有这时饲养者才能正确判断鸡群是否正常。
笼养育雏应注意以下几点:
1、雏鸡入舍前24小时,启动加热系统将温度调到35—37℃。
2、在育雏过程中,每周降低2℃,直到降到2l℃左右,寻查超温或过冷的征兆,并加以调整,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
3、湿度条件比平养鸡舍要求更高并且有必要向地面和墙壁喷洒水来获得70—80%的相对湿度,以免鸡脱水或发生啄癖。
4、绝大多数鸡笼底面需辅以纸张。雏鸡被从装运盒里移出并开始饮水后,向纸面上撒料以促进雏鸡开食。
5、增设饮水器以便保证所有鸡只(胆大或胆小的)都能找到饮水,单独设置乳头式饮水器或水杯饮水器都无法完全满足雏鸡的需要。为保证所有的雏鸡饮水,在鸡群入舍后的头12小时里应仔细观察。
6、在头2—3天光线应明亮均匀以使雏鸡易于发现饮水或饲料。
7、避免鸡群密度高,这样可以防止由此而产生的雏鸡间对水和料的不公平竞争,以及均匀度低和死淘率高等问题。
平养育雏
在雏鸡人舍前24小时,按下述要求准备鸡舍:
1.每个育雏单元安置一个育雏器围栏。
2.调整育雏器温度至35℃。
3.在饮水器中加满水,每100只鸡需用两个4升的饮水器。
4.避免鸡舍中有任何贼风。
温度管理
当使用伞状燃气育雏器时,每周降低温度3℃直至21℃。平养育雏应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当相对湿度在40%一60%之间时,雏鸡似乎最舒适也表现最好。
观察雏鸡将会告诉您舍温是否正常。如果太冷,它们将会靠近热源扎堆。如果太热,它们即远离热源。如果通风过量,它们将会在远离冷空气的地方扎堆。感觉舒适的雏鸡在整个育雏期内均匀散开,而不扎堆。
断 喙
建议断喙日龄7—9日龄。断喙时应专人操作,尽量减少断喙操作的人数,以便有好的整齐度。采用正确的.断喙方法。断喙时,用大拇指置于鸡颈后,食指放在颈下将其握住。将雏鸡头部略往下倾斜,并将其闭合的鸡嘴插入喙孔,同时食指略往后施加压力,使其舌头往后拉,以免烫伤舌头。脚踏断喙器,可将嘴停在刀体上2—3秒钟,以灼烧止血。断喙时大约应切去鼻孔至喙尖的l/3部分。并应考虑到断喙后灼烧造成的死喙,以免引起感染。
断喙应注意的几项原则:
1、病鸡不断喙。
2、免疫期间不断喙。
3、避免操作过急,公鸡的长度是母鸡的一半。
4、注意应在凉爽的天气断喙,断喙期间,料中提前1天加维生素K3,并在饮水中加入一些电解质和维生素。
5、断喙数天内,在料槽中加满饲料,断后立即给水给料,同时加强饲料营养水平。
6、断喙前不要喂磺胺类药物,以免延长出血时间。
7、断喙后应给予抗菌药,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葡萄球菌等感染,同时鸡饮水时伤口也可沾上药物。
转 群
鸡群越早获得更大的饲养空间,越会获得良好的增重和均匀度,因此饲养中考虑鸡只个体大小尽早分笼。尤其在转群前不能使笼内过分拥挤。一般生产中分两次转群,即从育雏舍到育成舍,再从育成舍到成鸡舍。为使鸡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转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时转群,一般商品鸡两次转群时间分别在6—7周龄和17—18周龄,种鸡最晚不超过20周龄。通过光照和营养控制开产时间,转群最好在清晨或晚上进行。
2、转群前6小时应停料,转后当天光照达24小时,以便采食饮水正常,防止扎群。
3、选择和淘汰不符合要求的鸡。
4、转群前1—2天鸡舍彻底消毒。
5、做好转群的组织工作,以免人员交叉感染。
6、做好动态观察,刚转群时可能拉白粪,以后逐渐正常。
7、注意观察鸡群采食、饮水状况。
疾病控制
只有把疾病的影响降至最低,才能使后备鸡群和蛋鸡群发挥到最大的遗传潜力。各种疾病的表现变化很大,可能从对生产性能的临床症状一直到彻底严重的死亡。在经济上具有重要性的疾病是随着地点的改变而变化的,但是在任何情况下,确诊和控制疾病是必要的。
卫生措施及消灭疾病
控制疾病的最佳方法是避免发生疾病。应经常注意防止将新的疾病带进后备鸡场或蛋鸡场。人员、车辆、设备、野鸟、动物和鸡本身都是常见病的携带者。新鸡群进入鸡场前应进行测定并应建立相应的防疫程序。
有些疾病的最佳控制方法是根除疾病例如霍乱、鼻炎和伤寒。对这些疾病不断的药物治疗和进行预防接种的耗资证明,采用某些特殊的一次性的努力和花费是正确的。这些细菌性疾病比大多数病毒性疾病更容易根除。
垂直传染的疾病
有些疾病可从感染的种鸡传给它们的后代,这就需要生产并保持无疾病的种鸡作为商品代控制这些疾病的第一步。海兰公司直接控制下的全部种鸡都是无霉形体、传染性滑液囊炎、鸡白痢、肠炎型沙门氏菌病以及淋巴白血病的鸡群。
由于这些疾病都有水平交叉传染的可能性,后几代可能不会保持无疾病,因此我公司制订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和消毒措施以阻止这些疾病的水平交叉传染并不断测试以保持阴性状态。
免疫接种
某些疾病传播太广或很难根除,因此需要一种常规的免疫计划。一般来说,所有的蛋鸡群都应注意预防新城疫、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以及禽脑脊髓炎的疫苗。一个确切的免疫程序依赖于许多因素,例如预期发生的疾病,来自母体的先天免疫力,可用的疫苗类型和愿意采用的疫苗接种方法。因此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地区的免疫计划。
免疫注意原则
免疫过程中除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外,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保证疫苗的安全、有效,剂量一定要足。
2、疫苗的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一定要按规定操作,以免疫苗反复冻融影响疫苗的效价,另外,一定要注意疫苗的有效期。
3、疫苗要分批稀释,稀释后要尽快用完。
4、操作时保证每只鸡有足够量的疫苗。
5、免疫时应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严重的应激,建议晚上进行,且投入倍量的维生素或一定量抗生素以减少细菌感染和应激反应。 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