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让你损失惨重的疾病
感染鸡痘的损失首先表现在皮肤型鸡痘引起的冠、肉髯、眼睑和其它身体无毛部位的结节性病变,而形成痘痂,痘痂脱落后形成了结节性痕迹直接影响到收购价格,而造成家禽商品化受阻;其次表现在白喉型鸡痘感染后引起的口腔、食道、气管粘膜,尤其是喉头部位出现的溃疡和白喉样黄白色病变,而影响采食、饮水和呼吸,进而出现的发病率几乎等于死亡率;其危害三全身性的鸡痘感染与白喉型鸡痘混感而引起的较大比例的死亡;其危害四在肾脏、心脏等器官形成了内脏型白色粟状坚实小结节---也称结节型鸡痘,时常被忽视或误诊,更有致瘤型鸡痘先兆性发生,从来没有被临床兽医纳入鸡痘的思考范畴而错过良好的治疗时机。该病的传播主要通过病毒机械性传播到受损伤的皮肤,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含有病毒的羽毛及干燥痂皮所形成的气溶胶不仅感染受损的皮肤,还可通过上呼吸道、口腔粘膜感染,并通过泪管侵害至喉部而出现致命的白喉型鸡痘,透过破损的粘膜进入血液而出现结节型、致瘤型乃至全身型甚至上述株型混感。该病毒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一周左右,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宿主易感性、病毒的毒力、感染部位及其它并发因素。
目前全世界以已经发现232种鸟类可自然感染痘病毒,禽痘病毒属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病毒属之间的不同亚型交叉保护能力较差,鸡痘苗保护不了鸽痘同时也保护不了鹌鹑痘,更保护不了鹦鹉痘,即使是鸡痘亚型本身也呈现毒株间交叉保护能力不完全的特性,更有鸡发生其它亚型如鸽痘的报道。鸡痘的免疫过去被认为只要免疫途径正确(刺种)、免疫手法无误(使用专用格兰特刺种针)、疫苗效价正常(病毒含量105EID50/ml)免疫保护率极高甚至接近百分之百,但近年免疫鸡群时有鸡痘爆发的报道。亚型的跨群感染、鸡痘亚型内新毒株的出现应引起兽医人员的高度关注。
该病的防控首先应注重机械性传播媒介蚊蝇的控制;其次提高舍内湿度以通过降尘使脱落的结痂、感染禽的微绒毛落地而难以形成痘病毒的气溶胶;其三适时进行免疫刺种,一般首免控制在两周龄内,间隔5—7周二免,对于两次免疫依然发病的鸡场可在二免时改用鸽痘苗刺种以扩大免疫保护范围,蛋用禽二免普遍选用100日龄左右。尤为一提的是蚊蝇季节补种鸡痘苗是鸡痘防控的重要措施。 严重重视 重视 曾经有位老师还说看情况在免疫呢 在我看来 还是免上好以防万一 如果后期病毒药经常加,不免也可以。 防疫防疫,打提前量是关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