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杀手 发表于 2011-7-12 11:01:16

关于《养鸡为什么越来越难的原因分析》讲座连载

                                                                                       第三讲
在日常管理中,鸡群在患病期间我们每次都一定要掌握到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确诊、用药各个方面都能做到相辅相成、面面俱到、相互配合、互相呼应、环环相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的鸡病防治技术才是最科学最过硬的养鸡实用技术。总而言之,在这一行业内自身的技术含量到底有多少都取决于你在育雏期间日常管理工作做的如何来衡量的,能不能为今后的肉鸡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是息息相关的。
当你掌握到了确诊技术,又知道用什么药物去治疗疾病还完全不够。还需要掌握到用药技巧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最高境界。但是要达到这种最高的境界又谈何容易?
在这里很有必要阐述清楚,不管是任何一例疾病,所需要用的克星药物都只有一种或两种最多不会超过三种来供大家选用。但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在百药之中挑选出患病鸡群所需要的克星药物?当然,要使每次诊治鸡病都能做到对症用药,又知道怎么个用法还需要下一番很大的工夫才能大有作为。各种疾病都需要用敏感特定的克星药物来对付,患病鸡群一旦缺乏它所需要的救命药物,改用其他替代品药物去治疗疾病,只有药物一停止使用便会加重鸡只的病情,增加鸡只的死亡率。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大家千注意万注意就是没有注意到要怎样合理的去应用药物,才能提高药物的使用价值,发挥它应有的威力去争取缩短鸡只的病程时间,把有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本人一直都在强调用药一定要掌握到用药技巧才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只有掌握到了用药技巧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立竿见影好处多多。
比方说;使全行业的在职人员都感到头痛不止的鸡大肠杆菌病、使全行业的在职人员都感到望而生畏的鸡呼吸道病,大家虽然早已知道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治疗这两种疾病所需要用的药物但就是不作为。每次用药数个疗程之后,得到的结果都令人感到非常失望。如泥牛入海无消息没丁点起色,经常是久治不愈反而造成免疫力下降。这边的疾病没有好转,那边其它疾病又接踵而至眷顾你的鸡群成为混合感染,整的大家焦头烂额寝食难安。有这种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就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掌握到用药技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这就是大家久治不愈的大肠杆菌病,在黔驴技穷之下因为大家都不懂没掌握到用药技巧才是足成把它转化成肠毒病的来龙去脉。还把久治不愈的呼吸道病转换成多病因呼吸道病的来龙去脉。更有甚者把这些久治不愈的疾病当成如临大敌的“疫情”来对待,使病情越治疗越恶化,经常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整的大家哭爹喊娘苦不堪言。
长时间以来经过多方面的考察核实,时下的养鸡行业内还没有一位“精英”人物能连续几年诊治好同一种疾病。在他们这种虚无缥缈技术知识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就造成在养鸡技术知识领域出现一片混乱张冠李戴的现象时常发生,恰似一只无头苍蝇到处碰壁。
在鸡病防治方面,很多疾病诊断都因为广大从业人员没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陶冶磨难,所以个个都好像变的学疏才浅无所作为稀里糊涂懵懵懂懂。每当遇到疑难问题时大家都缺乏边做饲养员边做研究员的实用技术知识而无法做出确诊。甚至连业内“精英”都诊断不出是什么疾病在作祟。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指鹿为马乱说一通了。
在各个大型养鸡企业的实验室里,即便有时候偶尔确诊出是什么疾病在作梗,但又不知道该选用什么样的药物才是此病的克星药物。有时即使知道了鸡群患的是什么病该用什么药去治疗吧,又没掌握到用药技巧。处于存在着的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所致,所以经常造成疾病久治不愈屡战屡败的局面出现。在这种乱七八糟极端缺乏实用技术知识的恶劣形势下,鸡只不难养那才怪哉。
在使用疫苗免疫问题上,值得提醒大家引起注意的是,一定要尽量做到份量足次数少,每批鸡的疫苗免疫次数做多了反而没有丁点好处。希望大伙不要错误地认为这批鸡饲养不好是因为各种疫苗在免疫时做的次数不够多,又没认真做好才受影响的。下批鸡不管什么疫苗都有必要认认真真的去多做一次或者两次,还要多加点脱脂奶粉或者其它佐料作保护剂方能万无一失。有这种极端错误想法的人永远都养不好鸡。
在这行业内大家对待自己的工作都是一丝不苟尽心尽力的去完成,每批鸡的疫苗免疫都在不断增加次数和份量,与此同时每批鸡还不厌其烦的多做十几次带鸡消毒工作,不厌其烦的做定期和不定期的药物防御工作,天天清理鸡舍把工作做的面面俱到尽善尽美看看鸡病能奈我何?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尽管大家对待自己的工作都是全力以赴兢兢业业的去做,但为什么到最终结果都落得个徒劳无功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悲惨结局呢?鸡永远都是那么的越来越难侍候?对于这个敏感性问题大家始终都是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无奈之下只好把这些罪责统统强加给“疫情”太泛滥,太猖獗来做解释了。
在养鸡行业内,小到一年饲养几千羽肉鸡的个体养殖户,大到一年饲养几千万羽肉鸡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在饲养肉鸡技术方面,产品质量方面都完全依靠一时的碰巧机会才能饲养出稍微好一点儿的产品来。一年以六批鸡计算,在饲养六批肉鸡里有一两批鸡能达到92%的成活率就算很不错了,上帝已经在眷顾青睐他们,使他们在艰苦奋斗中获得很难获得的肉鸡生产大丰收。
本人始终认为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大家都不愿意去改革创新,一直抱着老黄历念念不忘,所以永远都处在原地踏步的阶段。时下有一个很不起眼的问题也许大家还不知道,这个问题就是;所有疫苗都是有毒的生物制品,在这些疫苗中有弱毒的生物制品、有中等毒的生物制品、还有强毒的生物制品。在做各种疫苗免疫工作时疫苗用的次数多了剂量大了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人为的造成意想不到的重大经济损失,肇事的罪魁祸首就是各种疫苗的毒素统统都聚集在鸡只体内,无法从体内排泄出来而引发的疫苗中毒现象。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鸡越来越不好养的原因之一。
现在来说说常常引起鸡只药物中毒造成鸡不好养的原因都有哪些。
1、用药时间太长又没有对症下药很容易引起药物中毒,
2、特别是不问青红皂白的滥用抗病毒药物太多太杂更容易引起鸡只药物中毒。
3、甚至有相当多的人,确切一点说几乎所有的人经常几种药物参杂在一起不停地变换着连续使用,疗程太长还显得杂乱无章,这种做法也很容易造成鸡只药物中毒。
4、在饲养管理中防御药物用的太多时间太长很容易造成细菌产生耐药,等到鸡只真正遇上这种疾病需要用这种药物时就显得很不灵验了,在不经意中还很容易引起鸡只药物中毒。
5、在日常管理中带鸡消毒做的太频繁也很容易引起鸡只中毒。所有这些错误的做法都是造成鸡只不好养的重要原因所造成的。根据这些所存在着的种种严重问题可以说鸡病多半是管理者自己给养出来的,此话一点也不会言过其实,反倒恰如其分。对于这些致命性人为铸成的大错,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且要痛下决心地去反思反省彻底的改变过去错误的行事作风养鸡人才有出路
还有一点要大家弄清楚,大伙不要错误的认为经常用些预防药物去防御疾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又错误的以为天天做带鸡消毒,天天清理鸡粪也好处多多。夏天还配置了风扇水帘就可以高枕无忧万无一失了?鸡只就能无病无灾一路顺风万事大吉了?但遗憾的是谁也料想不到,在全国各地大中小养殖企业都是按照这种管理模式来侍候鸡群的。但就是不知道鸡群为什么就这般冷酷无情不给管理者一点面子,整得他们费尽脑汁都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来打理自己的份内工作。尽管大家都是鞍前马后鞠躬尽瘁的服侍鸡只们。但鸡群该生什么病时还是照样生,鸡只要死时还是照样死。该出现什么疑难问题时还是照样出现,谁也无法阻拦,谁说了也不作数,整的管理者寝食难安心烦意乱。当然,养鸡活计要真是这么简单容易轻而易举的就能被人们所掌握,都能按照大家自己的意愿来办事心想事成。养鸡人个个早就发大财了。为什么到现在了大伙还在一个劲的大叫大囔着鸡越来越难养呢?这不是一厢情愿强人(鸡)所难又自相矛盾的行事作风吗?请大家三思!
二、生长期;
只要我们把育雏期间的基础工作做的尽善尽美,才能使我们的鸡群在今后的生长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就不用担心鸡只在生长期的健康问题有没有保障了。这时饲养员每天只要看看鸡舍里面是否干燥,要不要添加垫料?或者隔三差五的洗洗饮水器。但是管理人员一定要切记三十天以后的重点工作要放在每天观察鸡群的采食量有没有增加,如果一天没有增加就要考虑到是不是有球虫病要来骚扰鸡群了?或者是大肠杆菌病的残余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根除干净?
管理人员只要做到每天鸡只的死汰率都控制在0.1%以下,采食量每天都在增加,又能保持鸡舍里永远都是干燥无氨气的场景,就能说明鸡群的生长期正处在平安健康稳步地生长阶段。有这种良好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就能证明我们已经拥有了过硬而高超的日常管理技术,才能把育雏期的工作做的如此优秀完美,为后期的肉鸡生产能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分不开的。

月下清风 发表于 2011-7-12 19:24:50

在这一行业内自身的技术含量到底有多少都取决于你在育雏期间日常管理工作做的如何来衡量的,能不能为今后的肉鸡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是息息相关的。 Zi 2o
我们把育雏期间的基础工作做的尽善尽美,才能使我们的鸡群在今后的生长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就不用担心鸡只在生长期的健康问题有没有保障了

张建伟 发表于 2011-7-12 19:40:53

20000229 发表于 2011-7-12 19:48:05

呵呵 说来说去 还是这几句话你的文章 我拜读过!

荷泽鸡民 发表于 2011-7-13 14:04:13

这一讲主要讲用对药的重要性,和疫苗的使用及消毒等一些管理方面的经验,也是养鸡成功的关键。其实老师是个高人,你的理念很对,真正做到的有几人。希望老师能对大肠杆菌、呼吸道病、球虫等常见病的快速诊断技巧和用药技巧,以及细菌和病毒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的给大家细讲一下好吗?

鸿宇兽药 发表于 2011-7-13 16:30:31

后期发病 都是前期积累的....养殖也好 建房子也好 基础是很关键的 决定以后是否好养   楼主的观点我同意

特级杀手 发表于 2011-7-13 16:34:37

回复4楼;
在整个山东所有的从业人员来说你的意境要比他们高的多,所以在养鸡诊病方面你所做出的成绩自然要比他们好。养鸡重在管理,防病治病为辅,能不能做出确诊就成了治病最关键性问题。有没有掌握到用药技巧这两者之间又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至关重要问题。
比如;对呼吸道疾病快速诊断法的要点就是;在十三日龄之前你没有超量乱用任何毒性比较大的药物,疫苗也没有超量使用?在十四日龄出现症状就可以确诊为呼吸道疾病。反之就是药物中毒或者疫苗中毒。
在用药方面看你用什么药物来对付这种疾病,此病的克星药物有三种,有些药物毒性比较大,有些药品毒性相当小,有些药品极容易产生耐药。所以看你用什么药物来治病,有些药物绝对不能按照常规来用药。毒性大的药物只能一天两次连用三天,毒性小的药物一天三次连用三天,对容易产生耐药性药物只能用三十二小时。对不能按照常规使用的药物如果超过用药量及用药时间不是产生药物中毒就是产生耐药。这三种药物是;竹桃霉素、泰乐菌素、硫酸卡那霉素。

挑战自我 发表于 2011-7-13 19:09:38

拜读了老师的几篇大作,结合自己在养鸡行业的经验和教训,真是由衷的佩服老师,如果能早日结识老师,我在养鸡行业也不至于错走那么多弯路。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从养鸡的丧失信心,走到了今天的胸有成竹。在近3年的时间里我感到鸡根本没法再继续养下去了,直到我很清醒的对待鸡群的每一个细微病变,做到及时辨证,把病症扼杀在萌芽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书本上的东西往往都太教条主义,如果按照那样循规蹈矩的规则,我想什么时候也养不好鸡。隔三岔五的消毒和清粪,不仅不会有任何好处,相反会使我们的鸡群受到强应激,致使抵抗力下降,疫病难控。天天的药物预防,能起到多大作用呢?我想每一个肉鸡养殖户心里比谁都清楚。本来健康的鸡群在我们接二连三的攻击下,反复发病,反复感染。我认为通肾是我们肉鸡养殖户最大的悲哀,明明是我们自己下的毒却不自知。药厂的技术人员给我们的一套套看似万无一失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把我们一步步引入了养鸡难,动辄混感的思想,但是当他们赚足了,我们自己呢,只能怨天尤人,声声低叹!希望继续拜读老师的大作,使我们养鸡人能早日走出困惑。一个流感,填饱了多少专家的私囊,一个方案,养活了药厂百千!

特级杀手 发表于 2011-7-13 22:16:41

回 7楼(挑战自我) 的帖子

自我上网以来遇见了第一个思路观念正常的人,看问题相当透彻。有自己的思想能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对待问题,不容易被不良兽药兽医愚弄,对养鸡行业所有从业人员来说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引导大家跳出困境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挑战自我 发表于 2011-7-23 23:50:55

回 8楼(特级杀手) 的帖子

请教朋友肉鸡喂粉料怎么样?

特级杀手 发表于 2011-7-24 13:57:03

回 9楼(挑战自我) 的帖子

只要你掌握到养鸡技术要点不管用颗粒料还是粉料都一样,只不过粉料当你鸡群采食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时很容易引起一些鸡只嗉囊膨胀不过嗉。

彪哥 发表于 2012-2-23 19:49:22

请问如何不清粪不消毒的情况下又能保持鸡舍里永远都是干燥无氨气的场景,就能说明鸡群的生长期正处在平安健康稳步地生长阶段。有这种良好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就能证明我们已经拥有了过硬而高超的日常管理技术,才能把育雏期的工作做的如此优秀完美,为后期的肉鸡生产能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分不开的。 0

特级杀手 发表于 2012-2-23 20:29:12

回 11楼(彪哥) 的帖子

彪哥:请问如何不清粪不消毒的情况下又能保持鸡舍里永远都是干燥无氨气的场景,就能说明鸡群的生长期正处在平安健康稳步地生长阶段。有这种良好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就能证明我们已经拥有了过硬而高超的日常管理技术,才能把育雏期的工作做的如此优秀完美,为后期的肉鸡生产能取得的优异 .. (2012-02-23 19:49)

要做到这点并不难,不过你必须具备三大优势绝活,1、只要你能掌握到精确的疾病诊断技术,2、而且每次又能挑选出疾病的克星药物做到对症用药,3、同时又掌握到用药技巧,就能做到在用药三天后达到药到病除的好疗效,整个鸡舍自然干燥无氨味,生长环境条件好了鸡群无病无灾,自然而然就会平稳快速的生长,取得优异成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养鸡为什么越来越难的原因分析》讲座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