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大家更多的讨论 母源抗体持续期的长短与种鸡接种疫苗的时间、种蛋产蛋时间有关。因此母源抗体在不同雏鸡中的持续时间也会不一样,我以前检测过的禽流感母源抗体效价,仅供参考
1日龄 4日龄 8日龄 16日龄
母源抗体平均值(log2) 7.5 5.25 4.23 0.16
母源抗体合格率(%) 100 91 65 0 这是另外一个户的
1日龄 5日龄 9日龄 11日龄
母源抗体平均值(log2) 7 4.9 3 1
母源抗体合格率(%) 100 77.4 50 4.7 接种过新城疫疫苗的母鸡,其母源抗体能通过卵黄囊传递给雏鸡,而使雏鸡产生被动免疫力,但其抗体滴度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由于卵黄的吸收,在3日龄时雏鸡的母源抗体高于1日龄。雏鸡获得母源抗体的水平主要取决于亲代母鸡的免疫水平,但这种免疫力不够坚强,雏鸡母源抗体效价减退的平均半衰期约为4.5至5天 肯定1日龄是抗体水平是比较高的,往后是逐渐降低的,母源抗体来自种蛋,在整个孵化过程中以及出壳后的时间,抗体消耗越来越多,抗体水平也是越来越低的。 大家把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高手真不少啊。
1日龄免疫活疫苗,在一定的地方是可以的,就是在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在母源抗体特别低的情况下,1日龄免疫可以减少新城疫的发生。就像7天时有母源抗体做疫苗有效果一样,1日龄有母源抗体的情况下做疫苗也是有效果的。
体内抗体对疫苗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是,并不是体内的抗体就一定造成免疫失败。
抗体起作用的途径有5种,其中有一种是起调理作用,抗体和病毒结合后,可以使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而这种情况下,被吞噬的病毒,依然是可以被分解成抗原片段,递呈给B细胞的,依然可以产生抗体。
并且,免疫是有一定剂量的,抗体中和一部分的病毒,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的病毒可以被吞噬,进而抗原递呈,产生抗体。所以,母源抗体过高的情况下,中和的疫苗病毒就多,就需要在一个相当较低的母源抗体水平(体内抗体水平)下做疫苗。这时疫苗的剂量就很关键,剂量过小,疫苗病毒都被中和了,刺激产生抗体就少,剂量适宜,一部分被中和,一部分继续产生抗体,免疫效果就确实。剂量过高,一部分被中和,一部分可以刺激产生抗体,过多的病毒还可以继续中和抗体,使抗体水平下降。
其实机体的免疫系统远不是上面说的这么简单,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有很多的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也不是加法减法的关系,而是一个相互调节的网络。 母源抗体一般在3-5天时,最高,然后就缓慢下降,根据种鸡的免疫,母源抗体下降到保护值一下的时间不一样,有7天就降到保护值一下,有的能够维持到14天。1日龄的时候建议可以使用冻干苗(点眼、滴鼻),理由1、产生记忆免疫,在二免的时候可以迅速产生细胞免疫;2、早期在局部粘膜占位,阻止野毒的侵袭。灭活疫苗建议在10天左右做。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