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峰 发表于 2011-6-25 22:14:58

谈谈养殖中的用药问题

<DIV id=main><DIV style="MARGIN: 8px">谈谈养殖中的用药问题---http://jibaobao&#46;wap&#46;wisetong&#46;com
养殖为什么会用药?无论是从疫病防控、成本、还是食品安全等方面去考虑,在养殖中用药的确是个不受欢迎的话题,但这个话题已经是个无奈的、敏感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养殖为什么用药?一是让病逼的(有病不用药、病就好不了,毫无疑问药在某些疫病防控中还是很管用的)、二是让别人的逼的(那些药贩子、那些兽药厂的服务专家忽悠的你不用他的药就睡不着觉)、三是让自己逼的(自己的习惯和经验成了用药的宝典、不用对不起自己的感觉、如果自己觉得该用药了就用,要是不用也睡不着觉)、四是让指标逼的(为了提高成活率、为了降低料肉比、为了提高增重速度等,不得不选用那些说明书上有此类作用的药物,用了就没有遗憾了,至于真的有没有这方面的作用,也未可知)、五是跟别人学的(听说别人用的药管用,自己依样画葫芦,不管对不对症了,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问题)。
用药的目的?一是防病(根据经验、结合鸡苗的质量、参考疫病的流行情况、根据气候变化和应激,养殖户习惯于选择一些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等进行针对性预防性投药)、二是治病(根据发病情况、结合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药敏试验等投服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抗寄生虫类西药或中药)、三是保健(根据鸡苗质量、综合应激因素,选择性投服葡萄糖、多维素、氨基酸、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霉菌毒素吸附剂等对鸡进行保健和调理)、四是改善生产指标(主要还是一些打着高科技产品的药物,有促生长作用、增蛋作用、提高受精率作用、提高孵化率作用、改变性别比例作用等等)、五是改善营养指标(主要是一些益生素类、微量元素类、纯中药类药物,如生态蛋、生态鸡肉、高锌蛋、高碘蛋、绿色鸡肉等等)。
药物的作用?通过饮水、拌料、注射、喷雾的手段将药物导入鸡体内,通过系列的生理生化作用,达到抑制、杀灭病原的作用、达到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达到改善家禽体内环境的作用、达到改变禽肉和禽蛋营养的作用等等。最终药物的作用都是在养殖过程中按照我们的期望对疫病防控指标、生产指标、营养指标等进行定性、定向和定量控制,这是利用药物的作用和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对养殖过程的一种监控、改变和改善,目的如此、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如何评价药物的作用?准确地评价药物的作用其实也是一个不容易的事,首先药物作用并不一定都能明显的表现出来(是否用对了 药是关键),其次药物的作用可能被其他一些因素掩盖(混合感染的时候几乎让所有药物的作用都缩水),对于那些依靠宣传而夸大其词的药物可能永远都看不到字面上或口头上的作用,数字与统计是考量药物作用的有效方法(成活率的提高、死亡率的下降、增重的改善、营养的改善等都是可以通过临床统计分析和实验室化验分析来评估的)。
程序性用药是否可取?会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程序性用药是有效的、另一种是程序性用药是盲目的。其实程序性用药也要关注几个因素,一是疫病发生的顺序(疫病流行规律)、二是应激出现的频率(季节特点与环境变化)、三是药物的配伍(药物的配伍、禁忌)、四是药代动力学规律(休药期对控制药物残留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五是习惯(这里面的经验主义是可贵的、但主观主义是可怕的,闭上眼睛射箭难免会脱靶,跟着习惯走难免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所以说程序性用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没有固定的和科学的使用价值,如果程序性用药是“死”的,那么养殖户也就只有“活”难受了,本人是学兽医的,向来推崇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的用药方案、不赞成程序性预防性用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养殖过程是不可重复的,所以说也不可能有所谓的用药程序。
降低养殖风险的措施:药物在降低养殖风险中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和不容忽视的价值,但用药毕竟不是降低养殖风险的唯一手段。要降低养殖中的系统风险,就要考虑强化养殖中的综合措施(种苗选择、环境控制、消毒、应激控制、营养保障、免疫接种、动物保健等等),从事养殖的人一定要有统揽全局的观念,因为只有综合才能打造系统,所以说要降低养殖中的系统风险,主要还是要从综合措施中寻找答案,何况用药本身对食品安全来讲也是一种风险。
养殖不是为了用药,用药是为了给养殖保驾护航,我们在养殖中不喜欢用药,但目前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还离不开用药,那就尽量做到:用、少用、尽量不用;科学地用、针对性地用、安全地用;早用、选择性地用、早停!
赵德峰 2011&#46;3&#46;1</DIV></DIV>

王者归来588 发表于 2011-6-25 22:20:56

沙发,先坐下哈。学习中!

仲杰肉鸡 发表于 2011-6-26 00:41:42

很不错的帖子,一定是一线老师之杰作:victory:

fengrui 发表于 2011-6-26 03:59:54

宝子 发表于 2011-6-26 05:39:39

佩服,不谋而合,先决条件是了解自己的鸡,懂得发病规律,和细微的发病先兆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1-6-26 08:48:08

引用第4楼宝子于2011-06-26 05:39发表的 :
佩服,不谋而合,先决条件是了解自己的鸡,懂得发病规律,和细微的发病先兆

日照莒州龙 发表于 2011-6-26 09:08:03

呵呵我基本保持一只鸡1元左右的药费

金鸡群立 发表于 2011-6-26 11:57:06

我防疫依照程序,但用药没有程序。

赵德峰 发表于 2011-7-11 06:54:30

用药是疫病防控的一种技术,而不是一套程序;但很多人把用药当成了一套程序,而没有从技术角度去探索。很多时候防治效果不好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而是用药的时机、剂量和用法有问题。

希望地小鸡 发表于 2011-7-22 18:13:33

谈谈养殖中的用药问题---http://jibaobao.wap.wisetong.com
养殖为什么会用药?无论是从疫病防控、成本、还是食品安全等方面去考虑,在养殖中用药的确是个不受欢迎的话题,但这个话题已经是个无奈的、敏感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养殖为什么用药?一是让病逼的(有病不用药、病就好不了,毫无疑问药在某些疫病防控中还是很管用的)、二是让别人的逼的(那些药贩子、那些兽药厂的服务专家忽悠的你不用他的药就睡不着觉)、三是让自己逼的(自己的习惯和经验成了用药的宝典、不用对不起自己的感觉、如果自己觉得该用药了就用,要是不用也睡不着觉)、四是让指标逼的(为了提高成活率、为了降低料肉比、为了提高增重速度等,不得不选用那些说明书上有此类作用的药物,用了就没有遗憾了,至于真的有没有这方面的作用,也未可知)、五是跟别人学的(听说别人用的药管用,自己依样画葫芦,不管对不对症了,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问题)。
用药的目的?一是防病(根据经验、结合鸡苗的质量、参考疫病的流行情况、根据气候变化和应激,养殖户习惯于选择一些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等进行针对性预防性投药)、二是治病(根据发病情况、结合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药敏试验等投服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抗寄生虫类西药或中药)、三是保健(根据鸡苗质量、综合应激因素,选择性投服葡萄糖、多维素、氨基酸、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霉菌毒素吸附剂等对鸡进行保健和调理)、四是改善生产指标(主要还是一些打着高科技产品的药物,有促生长作用、增蛋作用、提高受精率作用、提高孵化率作用、改变性别比例作用等等)、五是改善营养指标(主要是一些益生素类、微量元素类、纯中药类药物,如生态蛋、生态鸡肉、高锌蛋、高碘蛋、绿色鸡肉等等)。
药物的作用?通过饮水、拌料、注射、喷雾的手段将药物导入鸡体内,通过系列的生理生化作用,达到抑制、杀灭病原的作用、达到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达到改善家禽体内环境的作用、达到改变禽肉和禽蛋营养的作用等等。最终药物的作用都是在养殖过程中按照我们的期望对疫病防控指标、生产指标、营养指标等进行定性、定向和定量控制,这是利用药物的作用和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对养殖过程的一种监控、改变和改善,目的如此、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如何评价药物的作用?准确地评价药物的作用其实也是一个不容易的事,首先药物作用并不一定都能明显的表现出来(是否用对了 药是关键),其次药物的作用可能被其他一些因素掩盖(混合感染的时候几乎让所有药物的作用都缩水),对于那些依靠宣传而夸大其词的药物可能永远都看不到字面上或口头上的作用,数字与统计是考量药物作用的有效方法(成活率的提高、死亡率的下降、增重的改善、营养的改善等都是可以通过临床统计分析和实验室化验分析来评估的)。
程序性用药是否可取?会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程序性用药是有效的、另一种是程序性用药是盲目的。其实程序性用药也要关注几个因素,一是疫病发生的顺序(疫病流行规律)、二是应激出现的频率(季节特点与环境变化)、三是药物的配伍(药物的配伍、禁忌)、四是药代动力学规律(休药期对控制药物残留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五是习惯(这里面的经验主义是可贵的、但主观主义是可怕的,闭上眼睛射箭难免会脱靶,跟着习惯走难免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所以说程序性用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没有固定的和科学的使用价值,如果程序性用药是“死”的,那么养殖户也就只有“活”难受了,本人是学兽医的,向来推崇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的用药方案、不赞成程序性预防性用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养殖过程是不可重复的,所以说也不可能有所谓的用药程序。
降低养殖风险的措施:药物在降低养殖风险中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和不容忽视的价值,但用药毕竟不是降低养殖风险的唯一手段。要降低养殖中的系统风险,就要考虑强化养殖中的综合措施(种苗选择、环境控制、消毒、应激控制、营养保障、免疫接种、动物保健等等),从事养殖的人一定要有统揽全局的观念,因为只有综合才能打造系统,所以说要降低养殖中的系统风险,主要还是要从综合措施中寻找答案,何况用药本身对食品安全来讲也是一种风险。
养殖不是为了用药,用药是为了给养殖保驾护航,我们在养殖中不喜欢用药,但目前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还离不开用药,那就尽量做到:用、少用、尽量不用;科学地用、针对性地用、安全地用;早用、选择性地用、早停!
赵德峰 2011.3.1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1 条评分 鸡蛋 +50 隐藏
佐君畜牧 鸡蛋 +50 07-11 优秀文章谢谢分享


收藏 分享
版权特别声明:鸡病专业网论坛标有原创标示(分类)的主题贴的版权归鸡病专业网、鸡病专业网

梅尔鸡场 发表于 2011-7-22 20:59:02

学习中!

赵德峰 发表于 2011-8-13 16:33:28

为了让自己放心,我们在养殖中的用药问题上做了很多错事,这是个亟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否则我们的药费在一路攀升的同时,鸡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都将得不得保障。我期待处方时代的到来!那时候才有可能放下心来,至少不会像今天这样:养鸡的提心吊胆、吃鸡的提心吊胆!

萧瑟秋风 发表于 2011-8-13 16:55:30

胡咧咧,,还尽量少用药.用少了能养出鸡来?

赵德峰 发表于 2011-8-13 22:29:39

请尊重一个事实:凡是鸡养得好的,药费都不高;凡是药费高的,鸡养得并不好!这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我敢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兽药厂家敢承包养殖场的药费指标。

梦丶益客 发表于 2012-2-13 15:08:22

:victory: 顶个,不错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谈谈养殖中的用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