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
步步为营,路在脚下——兽药技术服务前景谈
早在八九年前就曾有技术员问道:“干咱们这一行的出路就是个人开门市呀?那每年这么多毕业生,如果大家都去开门市,那不遍地都是门市了呀?!”还有尚未毕业的学生问:“经理你说,我干这服务工作有提升机会吗?我可能顶下你去吗?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呀!”有个老技术员说:“混到头也不过是个服务部经理,挣不着多少钱不说,还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受气差事。”又有个老技术员说:“我们结婚几年了还是两地分居,长期在市场这么飘着,连孩子都顾不上,不为养家糊口真不想干这个了,想起来都愁得慌!”又有业内同仁说:“这个服务模式今后是没出路的,你别再执迷于团队培训和培养接班人了,费那个劲干嘛?还不如搞点别的呢。”
随着养殖模式的变革,市场对技术员的要求日益提高,这更使得近一两年的毕业生不愿踏入这个行业和岗位。
技术服务的前景变得日益模糊、暗淡了。有诗为证:
“苦不苦为销药太少泪飞舞,累不累为回款太难心操碎,烦不烦大量库存卖不完,顺不顺辛苦委屈没人问,好不好自己心里才知晓。”
“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业绩难有郁闷经常,比骡子累比蚂蚁忙,祝:比民工略强一点的畜牧兽医技术员们,想开点,凑合过吧!”
人们迷茫、困惑,动摇,甚至不想再做下去了。
同时,也应当看到,愿意在我们这个行业岗位坚守的同学也大有人在。在这里,我愿意向仍有志于坚守的我亲爱的同行们尤其是年轻的同行们表达我的敬意——向你们致敬礼了!
除了致敬外,我想以一个技术员老前辈的口吻为大家鼓鼓劲:步步为营,路在脚下。
通常,步步为营是和稳扎稳打连着说的。这不太适合年轻人的口味儿,与当前躁动的、急功近利的时尚风气也不符。况且,技术服务这个工作对人的要求是要能付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这是不少的80后90后同学所不能接受的。可是,话又得两面说,不干这行总得干别的吧?干什么容易?路得自己去走,走捷径自然最理想,能飞奔更好,不能呢——咱还说步步为营吧。
一 值得坚守吗?
有存在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存在。畜牧养殖业是现代大农业的组成部分,是个历久不衰,博大精深,永远不会失业的行业。且看:
①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畜牧产品净进口地区,市场需求巨大。(港、奥、台、新、日、韩、俄等) ②畜牧养殖业在我国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农产品就地转化肉、蛋、奶的有利条件充分且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国际通路。据专家分析,我国未来十年仍处于肉、蛋、奶消费增长期,因此,我国畜禽养殖量还将是逐年增长。③就养禽业的发展说,自2005年以来,全国家禽出栏量年均超过90亿只(羽)居世界首位,禽肉产量连续十多年居世界首位,禽蛋产量连续超过二十年居世界首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自2004年以来,我国鸡饲养存栏量年均超过42.15亿只,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全世界4只鸭鹅中有三只是在中国饲养的,鸭鹅肉的产量占世界鸭鹅肉总产量的77.5%。我国丰富的地方畜禽种的保种、杂育、扩繁任务长期而艰巨。目前列入国家禽品种志的品种鸡有27个,鸭12个、鹅13个,地方鸡品种有80多个,地方鸭鹅品种有30个,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风俗和消费习惯差异大,是全球最大的多样化需求程度最高的禽产品消费市场。④还有,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间交流扩大,养禽业及相关行业更高的标准涌入,使得粗放、低水平的行业标准逐渐提升。 国家规定的无规定疫病区的规范实施,国家对药残控制措施的加强(如出口肉鸡禁用左旋咪唑、如禁用金刚烷胺、杀星类等),农业部关于兽药生产GMP、兽药经营GSP标准的推广实施,关于禁售原料药的规定,以及快速诊断、监测、扑灭疫病等配套行动的组织实施,都使我国畜牧养殖业的技术含量一步步提高(带动累加效应)也对产品的研发、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安全、健康养殖的观念;防重于治,养重于防,保健重于预防,营养重于保健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低碳经济——节粮型畜牧养殖的理念正推动养殖业朝高效、低耗的方向转变。大家在门市服务,也会有这种感受,许多门市纷纷购进药敏试验,镜检,抗体监测,菌培设备,今后的趋势是不能再凭:“一把剪子一双眼,剖鸡诊病气不短。” 另方面: 我国养鸡业小规模大群体的现状与大型养殖场并存的局面短时间难以改变。(空间大、空白点多、区域伸缩性大)饲养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布局散乱,密度大,短视行为多),耐药问题、药残问题、部分疾病无有效药物可治的问题,还有综合防治的实施在许多地方难于真正落实的问题,养殖重心不断迁移——不断有新户代替老户,盈利是建立在别人的失误或倒霉基础上的。这些都是我们所面临的老行业中的新课题或老大难问题。从经营和技术角度说,美国蛋鸡的一个产蛋周期,平均产蛋18公斤,300枚、料蛋比2.3:1中国平均为14—16公斤,240—260枚,料蛋比2.5_2.8:1,有的3:1。再以日本为例,蛋鸡全程死淘率不超过10%,而中国要超过25%,据专家估测全国每年因病死亡的鸡只有二亿羽之多,损失超过十亿元。还有肉鸡料肉比,相当多的地方还是是2︰1。而在发达国家,56天饲养周期的料肉比是1.8︰1。 我国养殖业的另一枝:特养,如狐、貂、貉、皮用肉用兔和宠物饲养的比重正日渐提高(我国兔饲养量居世界第一),而这方面专门人才少,很多院校专业设置空白。 如此庞大复杂的产业体系(普养、特养、珍养、宠养)如此众多的研究课题,如此急剧的行业变化,全国达标的兽药企业不过一千六百多家,请大家想一想,服务于这样一个历久不衰,博大精深的行业,优秀的企业有多少家?据资料显示,我国兽药市场的年销售额在200亿元左右,5%就是10亿元,可在业内销额过亿的有几家?可供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够有多大? 从兽药到疫苗,从饲料到种畜禽再到商品化饲养,这几个板块互转性强,门坎不高,我的经验,只要精通一个其他几个的进入会比较容易,这就会有多少门类的服务需要专门人才来实施,今后会派生出多少相应的平台和岗位有待我们去胜任,开门市又怎能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跟选择呢?这样的行业机会,难道不值得我们坚守吗?!二 升职与增薪。
人们都说实现自我价值,具体到技术服务无非是升职与增薪。客观地说,这一岗位系列所能提供的升职机会不算多,也就是技术服务经理、技术主任等。就像《杜拉拉升职记》一样,这要靠自己的实力和努力,也有机遇在里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个企业和这个岗位没有机会却可以在那个企业和别的相关岗位获得机会,问题的关键是,你做好职业准备没有?比如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执着的敬业习惯、有效的沟通口才、持久的学习能力。如果你有了足够的历练和积累,不论本行业坚守还是改行转业总会有你发挥施展的舞台。还有,假如我们不适合做管理工作,那我们倾注于专业技术的精深,成为某一专项的专家(如新城疫、球虫…)岂不是专业对口学正所用胜任愉快吗?
年轻人毕业了,几年后常有同学聚会,大家一起谈谈各自的收获,其中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是否有车有房。这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无可厚非。在我们的行业里,跑业务比做技术要挣钱多是不争的事实,可我们也许并不了解跑业务的艰辛,也许并不了解跑业务不适合我们做。每个人的强弱项不同,擅长、兴趣不一样,潜力的发挥也会有所不同。做技术虽然不如跑业务风光,挣钱多,但它更持久,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搞技术越老越值钱而跑业务是越老越不值钱——这很像医院里的大夫。另一方面,正如现实中人们看到的,随着养殖模式的变革,随着兽药经营模式的推陈出新,在大的养殖场负责技术管理,在大的龙头经销商处负责全面的技术服务,有经验的技术员其薪酬收入正在日益多元化并在赶超跑业务的收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不要看低自己的职业,就算这职业不属于高雅入流,但那是你的一技之长。也许最适合你的发展。三 厚积薄发。有人说,干这一行是吃青春饭,其实吃青春饭的又何止这一行?青春饭吃过了,我们吃什么?应该是经验饭,能力饭,创新饭。通过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参与创新成为佼佼者。创新大多数是渐进的,不会是惊天动地的,多数是于平凡中创新,这要由经验与能力做底衬。创新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投入,需要能把职业当事业干的敬业精神。人在年轻的时候,容易犯两个毛病:一个是抓不紧自己,一个是瞧不起别人。等到时过境迁光阴虚渡了,才懂得自己懈怠了。所以,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积累阅历,积累毅力,积累“人脉存折”,而不单单地积累金钱。人的潜力发挥往往要经历厚积薄发的过程。古人说:“十年磨一剑”,这话确有道理。当今社会是讲求急功近利的,人年轻的时候又往往急于求成,可有些事情就得熬年头等火候。以二至三年一个中心,积累不同经验。才会渐渐提升到另一种状态。这是历练的过程,不要指望跳过这段空白。有些历练是我们这个行业特点所固有的,而它对我们的打造却是通用的。比如说,技术服务团队的特点是:①大学生多(极少数不是)②年青人多③女生多。工作中单兵分散时间长,回归聚拢期短。(三多一长一短)工作要求耐得住寂寞,付得了幸苦,受得了委屈。因此负面情绪易感性高,而这正是我们努力锤炼自己心理素质的机会。我们在经得起考验,甚至经得起误解的同时还要在工作中凭良知,凭本心去做事,我们会养成执着的敬业习惯,习惯一旦养成会陪伴我们一生,我们也会因此受益一生,敬业既是职业要求,又是职业储备。人没压力轻飘飘,敬业是良性加压。人在工作上敬业,等于是在自主地进行通用型培训。业内业外都适用。人养成敬业的习惯,无论你将来干什么,都会使你成为受欢迎的人。这就是个人品牌效应。是从职业准备(学校)到职业培训(实习),从适应岗位到胜任愉快一次次发扬光大的过程,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不能提供的,只有在工作中能够实现。我们提倡的敬业习惯是培训出来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养成敬业的好习惯,你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去做,不会累也不会烦。这需要少些算计,多些投入;少些回避,多些进取,把职业当事业干,全身心的投入。 当一个人把工作当成乐趣享受干时,当敬业养成习惯时他的潜能就会一步步发挥出来。这其中,会有主观条件的限制,也会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有一点,你的投入、执着会有回报。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是介绍著名评书演员单田芳的:头一次说书买了七张票,散场剩一人。下放北大荒,车拉到地方,行李卷往下一扔,四周一看,几间泥土坯房,望不到边的空地。耙地,一上午才耙到地那头。五年间,边干边背书。没资料,全凭脑子记。如果当年单田芳放弃了,心灰意冷,那他的潜能也就浪费了。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怎么过去呢?等天下雨?借芭蕉扇?硬闯?绕行?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坚持。一个人的能力会在想办法和坚持中体现。同样是火焰山,别人没能过,而你过了你就领先,你就比别人多了一重本领。 所以,人,不论顺逆,都要坚持自己的目标,都应保持敬业的精神、士气与习惯。沟通要有亲和力,说服力,让人愿意听,愿意接受。这是基本功,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你不会说话,可能是一大缺陷。我们的工作是服务于养殖业的,但我们首先是与人打交道,(包括经销商及家人、养殖户、单位领导、同事等)其次才是与鸡,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有效沟通,在工作中,这方面的锻炼机会俯拾皆是,要看我们是不是自主自动的去利用、发挥。笔者认为,我们对技术孜孜以求不仅仅是针对诊治鸡病,这里有一个思路训练问题,持久学习新内容新方法的问题,也是养成分析的习惯,训练判断力的过程。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肯定是从实践中来。实践本身太丰富多彩了,我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学习新东西,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养成正确的学习思路和方法。人的思维、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知识、经验的积累由少到多,由薄而厚,就会上一个平面、台阶,所以点滴积累很重要,我们技术水平的提高,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是由数量积累(通过主观努力)达到质量提高的过程,这种学习不同于在校期间,在校是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过全忘记。大考小考,老师的法宝。考分考分,学生的命根。我们现在的学习,是实践性极强的积累过程,只有注重点滴积累才能日渐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培养持久的学习能力,这又是现代社会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所以,吃苦受累、碰钉子走弯路是一种历练,要能够经受身体的、情绪的、工作环境的、新知识新经验的消化吸收的、人情冷暖的以及季节变化的起伏波动,有时吃苦能受,寂寞难耐。各种滋味都尝一尝,这正是对我们综合素质的极好的锤炼。 四 人生没有草稿。记的国际政要之一,联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90高龄时写的一本书《不在其位》中,有这样一句话:经验会逐渐改变你衡量事物的标准。我对此颇认同,人们的社会活动——人生的旅程是没有草稿的,不可改写也不会一次次重来,但是我们的职场阅历、工作经验、人生体会、技能技巧等是会通过不断的积累获得升华的,这种升华会改变我们对事物包括对职场择业、就业、敬业的想法看法做法。你现在认为郁闷、没劲的职业和工作岗位,也许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改变,一个是客观环境会变,另一个是人的主观认识会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看不清的事情会渐渐看清,原先感悟不深不透的道理会渐渐加深通透。所以,建议大家不要急,不要看轻自己的职业、工作,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变动变化中的,骑马找马,路在脚下,步步为营,从容淡定。我们应取这种态度。当然,你也可能不会一辈子从事一种行业职业(据说一个美国人一生要换五种工作),但是,我们的同学应当把你在畜牧养殖业的经历当成历练。经过一番历练的你,是能够以全新的角度看待人生了,对新毕业的同学来说,你所经历的是以前全然没有碰到的人和事,(大家6—7岁上学一路走来,所接触的多是家人、老师、同学、邻居),这一番阅历和由此获得的基本功会对你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请大家好好把握,好好体验。先不要管这份工作工资高不高,或者暂时适合不适合你以及前景是不是很明朗,先蹬上这辆车再说,对于我们的同学来说,应当是先就业再敬业后择业。我认为敬业是核心,只有养成敬业的习惯,并由此获得几项基本功,才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择业和就业。对于老技术员来说,你这几年的积累会对下一个十年,下下个十年产生累积效应,你可能会改行,但你做事的思路、风格、习惯及个人品牌是会延续下来的,我们应当想一想,这世界上有360行或3600行,适合你干的是哪一行?任何事情都要从零到一,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有“一”的机会。如果毕业半年或一年了还没积累扎实的工作经验,别人会怎么看你?下一届学生又涌现了,他们可能有足够的优势比你干的好。所以,越是放弃机会,越是没有耐心在阅历积累中等待的人就越是没有机会,我们应当在一个哪怕是不很喜欢的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积累经验,自我培训,为自己增加一些经验、经历、阅历的分量,再耐心的等待下一班车(但别搭错车)。有首歌里唱“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劝你别信,机会有一万个,但时间、精力、平台、自身素质和人才济济的环境里,你能试一万次?如果有一天,你认为这个行业真的不适合你了,那你就要及时改行,因为没有兴趣,拿工作当苦役干还不如别干。 2011年5月
兴趣是我们踏入学习畜牧业的一把钥匙,而要走的长远就需要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成就驱动,你爱这一行吗?如果爱,就不要轻言放弃!我们治好了动物,我敢说,不亚于医治好一个人所得到的快乐.......有些时候,一群鸡就是一家的温饱,你的剪刀剖检的不只是病理还有一家人的希望,我还是强调职业责任,你如果敢于负责任,我相信,技术会越来越好,人脉会越来越好,行业价值会越来越高! 说的很好呀心里话 顶一个
有些事情还是自己能掌握的 顺势着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发展的人不是跟从着社会大流人走 写的不少,顶一个! 路在脚下。顶天立地。路再何方。一片茫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