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如何恢复产蛋探讨
疾病给我们养殖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除了经济损失外,精神打击往往也很大,好多老养殖户觉得近几年的鸡越养越不会养了,好多的过去的“习惯”都变成错误或不科学啦……新养殖户也是盲目的依靠兽医、兽药在维持现状。往往疾病过后,产蛋恢复很慢或干脆就很难发挥产蛋性能了。今天就这些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
感染病毒或细菌后的产蛋鸡治疗后,往往表现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差、沙皮蛋、薄壳蛋、破壳蛋、畸形蛋大量出现、产蛋率恢复缓慢,产蛋率恢复到70-80%就很难恢复了,有时候采食量也不正常,还会出现零星死亡,等等。
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分析:
①发病高热损害了整体的生殖系统,造成了输卵管水肿、萎缩、坏死、变性等。
②治疗疗程不当、药物选择不合理、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或大剂量使用药物等损害了正常的生理机能。
③判断盲目、忽视继发病(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等)、不重视常规免疫(不检测抗体、忽略免疫时机等)、盲目加大免疫剂量(3-8倍的使用等)、盲目选择疫苗(崇洋媚外等)、盲目改变免疫方法(比如统统采取饮水免疫等)等。
④治疗周期不合理。在疾病表面康复后就停止用药,结果容易反复。导致二次治疗。
⑤免疫仰制、破坏机体的抗体水平、导致产生免疫失败等。
⑥不考虑鸡体本身的体况,恢复期盲目使用增蛋西药,此时机体体质差,输卵管还处于受损阶段,抗应激能力差,盲目用西药消炎不但没有良好的效果,还会增加对机体的应激负担。
⑦大剂量使用增蛋的中药,也是不科学的。
等等这一切都造成产蛋率无法恢复,生殖系统彻底损害,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病后如何恢复产蛋?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每个鸡场现状不一样、每个鸡群的免疫程序不一样、治疗使用药物不同等,所以恢复采取的措施也不能同出一辙。
大体概念就是:
1、保障抗体水平;
2、停止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西药;
3、不建议使用电解质类产品;
4、使用葡萄糖、黄芪多糖、多维等7-10天,调整机体;
5、淘汰部分不产蛋或寡产蛋鸡;
6、15-20天后,根据抗体,进行一次新城疫和传支饮水免疫;
7、30天后,根据情况,进行输卵管炎症控制(控制大肠杆菌+控制厌氧菌),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式。等等!
【技术正在交流,经验需要探讨,观点可以不同,目的共同进步!谢谢】
我的联系方式QQ1016348843
手机13053888657 谢谢楼主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