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家禽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措施
家禽呼吸道疾病是指家禽表现为呼吸系统异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如喷嚏、呼噜、气喘、甩鼻为主要症候群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该类疾病虽然都表现呼吸道症状,但它们的病因却各不相同,也称多病因呼吸道疾病。本病已经严重的危害到现代家禽养禽业中尤其是肉鸡业。 下面就引发鸡呼吸道症状的常见疾病、因素及防治措施做一叙述。一、发病原因
1、非感染性因素 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呼吸道高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1.生理因素
在临床上禽类非常易得呼吸道病,这是主要由于家禽本身生理特点决定的。首先家禽主要用于气体交换的脏器为气囊,而不是肺脏。在肺部还有开口并且肺具有不可扩张性且位置固定;其次禽类不会咳嗽,没有横膈。呼吸道与外界相通,极易受外界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侵害,造成呼吸道损伤而发病。这些决定了家禽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性。
2.环境控制因素
在饲养、管理、消毒、防疫及疾病等每个环节都有引起呼吸道病的因素,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机体抵抗力强弱有极大的关系。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某些激发因素,如尘螨、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药物,如阿司匹林;气候变化、运动等都可能是呼吸道疾病的激发因素。
2.1鸡舍落后,温度控制水平差。如气温热突变可引起喷嚏、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以及鸡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生产性能下降,而诱发疾病。
2.2湿度过高或过低:鸡适应湿度范围为40%~80%。湿度过低,空气干燥,灰尘飘扬。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水平传播带来良好的条件,引发呼吸道症状。其次干燥的环境易造成呼吸道黏膜过分干燥,局部小血管易受损,易造成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诱发呼吸道,也容易发生呼吸道的其他疾病。湿度过高,易导致微生物的滋生,而且会严重影响机体代谢而发病。
2.3通风不良:通风可使舍内空气新鲜充足,降低温度、湿度,减少粉尘,排除细菌和有害气体。通风不良,舍内粉尘及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含量过高,尤其在肉鸡饲养后期鸡群吃得多,排的粪便也多,若垫料、粪便清除不及时,再加上鸡的个体增大,相对密度也增加,这样使舍内产生有害气体的来源增多,此时若通风不良,则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道症状。其次突然通风导致环境出现负压,给呼吸道表面细胞带来损失出现微血管破裂等给病原的滋生带来条件。
3.饲养管理不当 饲养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几率。以上环境因素跟不上可以通过精细的管理来纠正,也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3.1冬季采用煤碳给育雏室加温,倘若烟道阻塞,呛风倒烟,又不注意通风,就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禽舍内的粪便、垫料和饲料等含氮有机物都会分解产生氨气。舍内如不及时清理,加之通风不畅,则空气中氨气浓度会升高而引起禽类中毒。
3.2禽舍内密度过高导致环境局部供氧不足,不但影响生长,还可导致引发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更易传播,鸡群易发病。
3.3卫生、消毒、防疫不彻底,疫病监测不及时,都会造成疫病发生。消毒不当,例如用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如含氯类、来苏儿等,带鸡消毒,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从而刺激鸡出现呼吸道症状。
4.疫苗使用不当引起的呼吸道病
首先疫苗反复、超量使用时,可能导致体内病原体蓄积,导致疫苗毒感染。因疫苗(主要指活苗)本身也是病毒,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接种后,降低了呼吸道的抵抗力,结果造成细菌、支原体等继发感染。 其次国内鸡群大量使用由非SPF鸡胚生产的活疫苗,这些疫苗往往存在支原体和外源病毒的污染,所以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也人工造成这些病原体的水平传播。非SPF鸡胚活疫苗成为中国家禽支原体感染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
2、感染性因素
1.家禽支原体的高度携带以及环境中支原体的高度污染。
目前我国基本上有鸡的地方就有支原体。虽然一些种鸡场采取一些净化措施,但由于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全国性的支原体控制计划,单靠某一养殖场或某一区域根本不可能将支原体从家禽的养殖链和流通链中清除。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商品代家禽养殖场支原体的污染率大于90%,大多地区家禽的带菌率超过50%。因此,支原体已经形成一条从各代种禽场到商品代禽场的垂直传播链,其严重程度远超过其他流行病。中国兽药监察所研究员冀锡林98年从国内20省市采毒样400份检测:支原体(败血支原体)从400份新城疫活苗中检出阳性313份,污染占78.25%。
支原体不侵入机体组织与血液,而是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粘附并定居,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细胞损伤,产生广泛的异常免疫反应,可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产生的抗各种器官组织的自身抗体,可引起自身免疫性并发症和呼吸系统障碍。
2.环境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且联合致病
据一些研究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我国部分地区环境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有。病毒性传染病有:新城疫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和禽流感等。细菌性传染病有:大肠杆菌病、禽霍乱、和鸡传染性鼻炎,以及非传染性肺炎等。以及支原体和霉菌等。
以上疾病都有呼吸道症状表现,但它们的病原却各不相同。而且比较复杂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呼吸道病原体同时或先后作用于鸡呼吸道,它们之间可产生致病协同作用,比单一病原体所致疾病严重得多。尤其是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如: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贫血、白血病、新城疫、禽流感等,发生呼吸道疾病的鸡群又存在免疫抑制病原体时,呼吸道疾病会加重。
三、呼吸道症状的预防措施
1、环境控制
良好的环境能保证鸡健康生长和控制呼吸道病的发生。禽舍的环境条件对家禽呼吸道黏膜有重大影响。呼吸道黏膜与其他黏膜共同构成了家禽的黏膜系统,是维护家禽健康的第一道保护屏障。呼吸道(鼻腔、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细胞大多数都具有纤毛,借助纤毛的定向摆动,可以清除进入呼吸道内的微生物和灰尘颗粒。呼吸道黏膜不仅可以清除呼吸道异物,而且是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家禽的保护屏障遭到破坏,黏膜免疫系统也会受到影响,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机体,危害家禽健康。所以,加强管理,保持适宜环境对黏膜保护至关重要。
1.温度控制:按鸡不同生长日期,供给适宜的生长温度。其中温度的相对恒定对鸡来讲至关重要。鸡从出壳到21天,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和皮薄、脂少、羽毛细和保温性能低,应人工施温。冬季来临之前要做好鸡舍的维修和供暖设施的准备。在雨雪天气和寒流期间,要注意保温。
2.湿度控制:湿度过高时,应适当通风;湿度过低,可采用喷水加湿或带鸡消毒法较好。 3.通风控制:按鸡不同生长期及舍内、外温度确定通风。其次清晨通风时或机械通风时应该缓慢有序进行,鸡舍内和舍外压力差不应该太大。
4.密度控制:按鸡舍实用面积计算进鸡,科学的密度是:每平方米1周龄30只,2周龄25只,3-4周龄20只,5-6周龄15只,7-8周龄8-10只/m²。如果鸡密度过大,即影响生长发育,又易造成呼吸道疾病传播。
5.加强垫料的管理,每日翻动垫料1次~2次,有利于氨气散发,使垫料保持干燥、疏松。在鸡舍垫料中混入硫磺(每10平方米混入2公斤),使pH值(酸碱度)小于7.0,可减少氨气的产生。
2、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制度
1.饲养管理科学化。尽量不要从有疫原的种鸡场进雏鸡和种蛋。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2.良好的消毒程序。消毒在于清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通常用化学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建立科有效的消毒制度。消毒应选择刺激小、无毒副作用、杀菌效力强的高效消毒剂.消毒时要确保有效浓度和全面、彻底,冬季消毒液温度应掌握在20—25℃之间,效果较佳。双链季铵盐或含氯制剂在蛋和肉中无残留,可用于饮水消毒。实施饮水消毒时,其药物浓度必须准确。定期对所用过的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等饲养器具,鸡舍环境进行严格的喷洒消毒。实现粪便和病死鸡的及时和无害化处理。
3、控制支原体的发生
鸡支原体是家禽呼吸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支原体感染,一方面纤毛和上皮细胞破坏,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削弱,病原微生物更易侵入机体;另一方面免疫系统将受到显著损害,增加感染鸡对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敏感性。所以,控制支原体感染,可以增强机体呼吸道和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4、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这里就不在叙述。
5、认真做好药物预防。药物预防的基础主要针对大肠杆菌和支原体进行。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可选该类药物进行治疗。有霉菌的可用制霉菌素治疗,雏鸡每只每天3~5mg,成鸡15~20mg,混于饲料中,连用3~5d。克霉唑对本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每100只雏鸡每天1g,混饲投药,连用3~5d。也可用0.03%~0.05%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2~3d。
四、呼吸道疾病治疗的目标
1. 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并维持最轻的症状,甚至无任何症状
2. 尽可能使肺、气囊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
3. 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4. 防止因呼吸道阻塞导致窒息死亡,减低病死率
五、治疗
呼吸道疾病可以控制,减少发作乃至不发作,药物治疗是主流。
1、免疫疗法:由于60%以上的呼吸道疾病发病与特异性变应原有关,目前对家禽来讲特异性治疗条件并不成熟。注射卡介苗、转移因子、疫苗等生物制品抑制变应原反应的过程。有一定辅助疗效。
2、支持性治疗 加强通风治疗,重度呼吸道疾病发病时,加强通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基本可以缓解。药物治疗:包括控制发作和缓解发作两大类药物。
缓解呼吸道疾病发作的药物为:茶碱,抗胆碱能药物。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故也称支气管扩张药。控制呼吸道疾病发作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色甘酸钠,抗组胺药物等。此类药物主要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炎症,亦称抗炎药。 另外投服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等控制可能的支原体等感染。
实践证明在呼吸系统发病时辨证使用部分中药制剂很有实践意义。如以支原体为主导疾病时可尝试使用。用麻黄、石膏各150克,杏仁80克,黄芩、连翘、金银花、野菊花各100克,甘草50克。将上述药物粉碎、混匀,0.5~1.0克/只·天,连用5~7天即可。或板蓝根60g、冰片2g、雄黄1g,按照0.8%比率拌料来减缓呼吸道发病。
主要参考文献
1、柏宝玲, 马颖竹, 丁守銮.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体疗与防治. 中国学校卫生 , 1996, (02)
2、刘秀梵. 鸡多病因呼吸道病及其防制对策.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 2001, (02)
3、高俊梅, 夏俊凯, 李艳荣. 搞好鸡舍卫生,控制呼吸道疾病. 今日畜牧兽医 , 2007, (01) 4、陈存荣, 王兆广. 使呼吸道疾病加重的病因. 中国禽业导刊 , 2004, (23)
5、崔治中. 免疫抑制性病毒多重感染在鸡群疫病发生和流行中的作用. 中国家禽 , 2003, (20)
6、郑明球. 应重视家禽多病因呼吸道病的防制. 畜牧与兽医 , 2003, (09)
7、董杰元, 李连任. 对商品肉鸡呼吸道综合征的调查与探讨. 中国家禽 , 2003, (23)
8、刘珂飞. 鸡多病因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其防制. 中国家禽 , 2003, (19)
9、美国家禽改良计划条文内容 中国禽业导刊-2010年9期10期
转帖请注明 悠然 http://hi.baidu.com/shouyao120/home 悠然老师要经常来论坛转转啊:lol:lol 引用第1楼使者于2011-05-14 17:31发表的 :
悠然老师要经常来论坛转转啊:lol :lol
好帖子,收藏了 杨博士你好。 引用第1楼使者于2011-05-14 17:31发表的:
悠然老师要经常来论坛转转啊:lol:lol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老师每一次发贴都很有针对性,收藏后慢慢学习! 老师每一次发贴都很有针对性,收藏后慢慢学习! :) 收藏要点级那里 谢谢大家支持 悠然老师讲解的很细微,谢谢分享 谢谢楼主的好帖子,分享啦!
回 3楼(常青藤) 的帖子
怎么收藏啊、、、、、、、、、、、、、 值得了解,值得让大家围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