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发生的病例
<P> 五天前接到一个病例。160日龄的蛋鸡1100只,发现有畸形蛋,白壳蛋,产蛋92%再不升来就诊。初看鸡群忙无所措,因为一切正常,似无病态,根据临床经验,发现有畸形蛋者除非新城疫,禽流感,支气管炎,但是何病,无处下手,只好观察其管理历史,此鸡群95日龄注射新支流每只鸡0.5毫升。125日龄注射新减支每只鸡0.5毫升。145日龄时发现有白壳蛋,养殖户估计是新城疫,所以注射新城疫进口活疫苗2倍量。一周以后出现此症状。根据此病史,笔者初诊为新城疫,随即用药物控制,现在鸡群得到好转,产蛋率到95%。</P><P> 此病本不应该发生,但是发生了,其发生的最根本问题是养殖户的习惯认识导致的。</P><P> 其一,白壳蛋就是新城疫,这是养殖户习惯认识之一。客观的说,新城疫有白壳蛋,但是有白壳蛋不一定是新城疫。笔者所见,能量过低,气温过高,气候过于干燥同样可以导致白壳蛋的出现,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本群的白壳蛋应该是产蛋上高峰时的一种正常反应,其理由是在上高峰时期有些初产鸡会出现白壳蛋,另外采食量过高引起机体的消化不良,因其相对的营养不良也是导致此症状出现的原因之一,因而此事要防止此病的延伸,用点清瘟败毒散加点预防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是完全可以的。</P><P> 其二。用疫苗治疗新城疫是最好的方法。笔者不否认疫苗对新城疫治疗的效果,但是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对待,不可一概而论。就本病例而言,由于125日龄刚注射了新减支灭活疫苗,一般情况下在145日龄不会发生新城疫的。即使有,那也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个别的鸡只抗体水平过低造成的,对大群不会造成多大影响。如果此时采用疫苗来治疗只会引起群体抗体水平的进一步影响而发生新城疫,因而笔者在此阶段一般用药物来控制此病的发生。</P><P> 通过此病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能否认科学的理论,但是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只有这样对我们的临床工作和鸡群的健康管理是会有很大帮助的</P> 从发生的时间和鸡蛋的情况看确实是疫苗的时间和剂量出现了问题,导致了新城疫的发生。 白壳蛋就是新城疫,这是养殖户习惯认识之一。客观的说,新城疫有白壳蛋,但是有白壳蛋不一定是新城疫。 第一,不该过早的使用新城疫疫苗。第二,不该过小倍量的使用。 完全同意飘逸老师的观点,虽然紧急接种一般是有效的,但是也要更具实际情况来调整。 引用第3楼王留英于2011-05-03 23:05发表的 :第一,不该过早的使用新城疫疫苗。第二,不该过小倍量的使用。
关键在于新城疫疫苗用量太小 处治方法是对的,而就诊断意见说明持不同意见:其一、养殖户发现白壳蛋是少量的(个别现象),还是明显增多?其中还有一个整体蛋壳色泽是否良好? 而苗后、按文中叙述‘看不出有多大问题’,也就是说问题同前,这是认识问题的关键;其二、不管前面是否正常,此时肌注疫苗都会造成机体一定的免疫应激,而但就做了疫苗就确定是新城疫,则犯同样的经验主义错误;其三、开产阶段的生理应激,是一个普遍存在,能引起鸡群多样化异常或问题的出现,有时给点VC、多维即可消除,有时则会引起病变而造成损失,认识问题的共性与个性、规律与片面、实质与现象,是临床诊断思路之要点。从这篇帖子中,也学到不少东西或启示,楼主辛苦、谢谢。 非常赞同飘逸老师的观点,新城疫免疫过密只会诱发新城疫。许多新城疫疾病是由养殖户免疫不当造成的! 我觉得还是要搞抗体检测最保险 学习了,受益非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