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危害性逐渐浮出水面
在污染了得饲养环境下,病源无处不在。在同一个鸡体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菌、病毒、或一菌一毒可以同时存在 / 潜在;在机体免疫系统(抵抗力)的威慑下,暂时‘安分守纪’不跳出来闹事(隐性感染);而一旦时机成熟(内在因素或外在条件作用),就会兴风作浪、大发淫威,这是致病本质所在;至于那个先跳出来折腾一番(致病),或是联合造反(混合感染),现有的科技水平还侦测 / 预测不到。从近期论坛各位老师,就禽流感与新城疫是否存在混感讨论中,加深了一个初步认识:禽流感的危害性、人们早先所担心的、正逐渐浮出水面…。禽流感与新城疫一正一副(毒属),有时单个挑事,也会臭味相投,从事多年一线的老兽医,从无到有经历了:传支、传喉、法氏囊、马立克氏、淋巴白血病、减蛋综合症、禽流感…、等的战斗历程,可以说有着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而只从有了禽流感霸权淫威,反而变得力不从心、斗志锐减,乃至怠误战机:‘好像是’新城疫、喉气管、法氏囊、传支….’,含糊而变得说话没有了底气,下处方时左思右想,犹豫不定,只好扩展用药范围、增加了治疗费用,先以治好病为原则,这也是迫不得已。起初给出两种模糊认识:其一、是不同流感毒株的致病(器官病变)‘特征’;其二、‘就是’混合感染。在之后的病例中,不断给予试验性对比:一个病例、两种方法,看究竟那个是对的,累计结果表明:凡针对性治疗(如疫苗接种)失败占多例;而按混合感染治疗、则治愈率占多例,愚见: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已广泛与其它鸡病中,有病毒的、也有致病菌的,其危害性逐渐浮出水面。从这一点上看,可兽医的流感(成为)‘条件性’看法,可给予辨证思考。
在战略上要藐视它,在战术上要重视它:(1)禽流感鸡病、在疫苗有效免疫下,就高致病性病例得以有效抑制;就其低致病性病例,治愈率也在逐步上升,它‘是个大病、但没有当初那种恐慌可怕了’。(2)对症、对因、或标本兼顾,这些处治方法的使用,须灵活应用,顾忌死板硬套,‘如果强其讲究病因,非要搞个子丑寅卯来、则往往因误诊而失败。如马连松老师那个病例(http://bbs.jbzyw.com/read.php?tid-115898-fpage-2.html),如当时按喉气管定位,采用紧急接种免疫,说不定会一塌糊涂。(3)无论是感染了那种病毒病,药物对病毒的作用、尤其是病程的中晚期,是微不足道的,除非同时也杀死细胞。病毒性鸡病源于病毒,作用于器官病变,‘对症处治、消其病变、达到治愈’。(4)在缺乏有效检测手段,单凭临床经验给予诊断,过激的(疫苗)方法、胆大还须好交待,养鸡户赔不起、兽医也不要砸了自己的饭碗。
病毒、病菌是永远消灭不完的,既然选择了这个营生,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读帖是学、发帖也是学,没有先见之明,只有修正与攀登。 读帖是学、发帖也是学,没有先见之明,只有修正与攀登
老师高见 做疫苗,,提高机体抗体,,管理到位,,来了,,也不可怕 谢谢,楼主的分享 文章诙谐幽默,描述简单易懂,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拿去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啦! 没有丰富的阅历难成此贴 企业家说得好 从管理要效益养殖也不例外 引用第2楼且听风吟于2011-04-24 16:29发表的:
做疫苗,,提高机体抗体,,管理到位,,来了,,也不可怕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读帖是学、发帖也是学,没有先见之明,只有修正与攀登 。老师高见 引用第2楼且听风吟于2011-04-24 16:29发表的 :
做疫苗,,提高机体抗体,,管理到位,,来了,,也不可怕
同意! 不错啊。谢谢你。 引用第8楼占山为王于2011-04-24 19:22发表的 :
读帖是学、发帖也是学,没有先见之明,只有修正与攀登 。老师高见 <A href=\"http://bbs.jbzyw.com/job.php?action=topost&tid=117611&pid=1172458\"><IMG border=0 src=\"http://bbs.jbzyw.com/p_w_picpath/back.gif\"></A>
自从禽流感问世以来,兽医就开始难做了,治疗禽流感的药物比比皆是,但效果各异。至于禽流感和新城疫是否混合感染,暂且不论,因为仅仅一个禽流感就够棘手,从高致病到低致病,依靠疫苗已初见成效,非典型症状越来越多,这与疫苗有很大的关系,病毒的变异是我们使用疫苗和病毒自身突变的原因,今后我们应该朝着那个方向去,不可预见。余辉老师这篇帖子,我个人解读为:针对禽流感应该见招拆招(对症、对因、或标本兼顾,这些处治方法的使用,须灵活应用,顾忌死板硬套),在战斗中才能摸清敌人的底细,禽流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制定战斗的方案中没有思绪,杂乱无章(对症处治、消其病变、达到治愈),那将是溃不成军的一场失败战役!
回 12楼(昨日重现) 的帖子
老师说的极是、正是如此:禽流感在临床表现太复杂,在诊断(理性)上须解放思想;我喜欢理性方面的交流,对高度概括性的理念有时也定位不准,对‘摸清底细、见招拆招,灵活应用、顾忌死板’之概括,着实受益匪浅,在此多谢为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