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病毒之间的共感染泛论
<P> </P><P> 近日,王留英老师发表了关于禽流感和新城疫能否混合感染的观点,紧跟着也有其他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想就这个问题做一下说明。</P><P> </P><P> 在同一个鸡体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毒可以共感染。就禽流感和新城疫在同一个鸡体上也可以共感染,但是这种几率非常低,临床上也极其少见。如果一定要混合感染,那么其中一种病毒必然感染较轻或毒力较弱,另一种病毒才能呈现强势的进入机体的各个细胞。比如新城疫和H9的共感染,这种共感染之后在临床上基本不用考虑H9所带来的危害,直接按照新城疫处理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各种病毒对机体的各个器官的亲嗜性不同,在具体病毒混合感染的过程中所表现的明显程度差别很大。假如鸡群感染了禽流感,病毒会迅速传播占据了机体各个细胞,这个时候新城疫就很难再侵入机体。但就一个细胞而言不会遭到两种病毒的共同侵入,只有采取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人工植入。从这一点来说,王留英老师从中医分析的两种病毒不能同时感染的理论也是成立的。</P><P> </P><P> 再一个问题就是在同一栋鸡舍不同的鸡只能否有的感染新城疫有的感染禽流感。这个情况几乎不可能。不管是新城疫还是禽流感只要感染了同一个鸡群,所有的鸡必被感染,只是各自的体质状况不同所表现的症状轻重不同。</P><P> </P><P> 小结:理论上禽流感和新城疫可以同时感染同一只鸡,可以不等于多见。这种在实验室得到理论上的可以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上差别很大。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诊断治疗时不要轻易说混合感染。一方面两者混合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再一个即便是混合感染了,其中一种必然是不能引起机体出现严重症状的弱毒或不能充分复制的极少量病毒。这就需要我们在临床上认真分析区别病因,不要轻易的说出新城疫和禽流感混合感染来模糊治疗。一个在实验室工作多年而没有在一只鸡或一个鸡舍的不同的鸡分离到两种病毒也属于正常。</P><P> </P><P> 以上所说的是单就新城疫和禽流感而言。由于传播的速度不同方式不同而容易引起多重感染的情况多见于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由于这些病毒或属于垂直传播,或属于接触性传播等等方式,所以这类疾病最容易出现多种疾病共感染,而且可以轻易的从一只鸡分离到多种病原,也可以在不同的机体上分离到感染不同的病原。比如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传染性贫血、马里克等疾病的共感染。这些病毒也可以和新城疫、H9等共感染且也多见。</P><P> </P><P> 就目前最为严重的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就是部分地区出现的喉气管的流行。今年的喉气管较往年不同。一是使用疫苗后极易引起较大反应,甚至引起直接发病;二是发病后采取进口喉气管疫苗紧急接种时效果较差。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有些鸡群潜伏感染了H9,导致喉气管疫苗不能充分的和上皮粘膜细胞产生有效反应,从而加大了排毒量感染了喉气管,或者在对发病鸡群进行紧急接种时有H9弱毒的存在而降低了疫苗的效果,使得紧急接种的效果不能立竿见影。所以,在目前疾病流行较多的季节,使用喉气管疫苗首先要确定鸡群健康,必要时先投入几天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之后再进行接种更为安全,配合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也能起到减轻疫苗应激的作用。</P><P> </P><P> <FONT color=#ff0000>感谢大家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探讨的重点在于在临床诊断治疗时是否有必要考虑新城疫和禽流感混合感染的问题和这种共感染是否具有普遍性两个方面。至于实验室理论我们暂不考虑。</FONT></P><P> </P> 老师说的太经典了 严重支持 读了老师的帖子真的是受益匪浅,特别是关于喉气管炎流行的现状和防治措施很令人佩服。但是老师所讲的ND和AI在临床上不能混感感到到很困惑。老师讲在临床上即使有混感也是新城疫严重而流感轻微我认为也不是的。我在临床上发现的疑似混感的病例按照新城疫治疗效果都不好,按照流感治疗效果则好得多,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所以要说明的以免误导他人。另外老师所讲的ND和AI基本只有在实验室经过基因植入才可以混感,我认为没有道理呀,实验室用于细胞培养的原代细胞也是来源于动物呀(鸡胚或者幼畜的组织)所进行的培养也是病毒的接种而不是所谓的基因植入。并且一个正常的细胞好像有几千个受体存在,新城疫和禽流感各自粘附于不同的受体,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细胞膜内,为什莫不能同时粘附呢?当然假如先有一种进入细胞的话会致使细胞产生干扰素等一系列细胞因子,因为干扰素是没有特异性嗜性的,其不光可以干扰先前病毒的复制也会干扰后来的病原。但是假如同时感染的话应该还是可以的。综上所述,既然实验室可以感染,那么实际临床也是可以感染的。交而为学。文明交流。 原创文章!谢谢分享。
回 2楼(天士梦) 的帖子
天士梦老师的回复和我的观点既有一致也有差别,一致的地方是都认为可以混合感染,不一致的地方在于混合感染的概率和导致疾病的临床表现。这一方面多数兽医感到在临床上会有严重的混合感染,但确实在实验室对发病鸡群难以分离到两种病毒。陈华兰博士为了同时在一只鸡身上分离到两种病毒,就是对一只未进行任何免疫的鸡同时进行新城疫和禽流感的攻毒后分离出来的。所以,我们认为禽流感和新城疫可以混合感染是正确的。但在临床上免疫鸡群难以见到,也可以分离到,但一般是新城疫和H9(毒力极弱,没有致病性)的共感染。 来学习一下,谈实验室我没资质交流,但就临床实践中得到的一些常识来说我觉得问心无愧老师说的有一定道理。在剖检时在同一只鸡身上我的确剖检出流感病毒与新城疫病毒症状同时存在,很多同行按照新城疫治疗结果结果总是很凄惨,在一批批的治疗实践中总结出按照流感治疗效果会比较理想,所以我也得出这样个结论,病鸡多为先得流感病毒,控制不及时多数混感大杆,由于此时鸡抗体极为低下,表现出新城疫症状,甚至隐性法氏囊症状,有人按照法氏囊治疗结果可想而知了。所以我觉得虽然存在新城疫症状,法氏囊症状 但致病根源还在流感激发其它疾病身上,跟新城疫无多大关系。此想法没有数据可言,纯粹个人想法,希望跟老师们交流,以便斧正弊端 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还是比较认同问心无愧老师的观点。
我在临床工作也多年了,接触了很多的病例。有一下很大的观点。
夏秋季节蛋鸡肉鸡多以感染新城疫病为主,按新城疫病治疗效果确切。
春冬季节蛋鸡肉鸡多以感染流感为主,按流感治疗有效果。
还有一些情况就是混合感染,在剖解和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上来判断,确实存在一种病为主,另一种病轻可以附带治疗。
我还有一个深有体会的观点:
无论是感染了那种病毒病,首先要考虑控制细菌继发感染,退热。病毒病是一个有发病过程的鸡病,只要控制细菌感染尤其是继发大肠杆菌病,控制机体发热症状就不会有多大的伤亡埙失 昨天晚上课堂讲课的神九研究所刘会芳老师讲课时提到这么一句,最近他们研究所从全国七个省分离到的病毒统计,绝大多数是H5,H7没有发现,H9也不多,其中有2%的病例是新城疫与流感混合感染。 今天见这么多论坛老师高手,真是长了眼了。
学生在这里也想说几句。“问心无愧”老师的贴很好,也支持“张伟养殖”和“华惠”老师,但我也有不同的观点,年前我在豫北某地遇到一种情况,周围的蛋鸡(都处在产蛋期)相续发病,养殖户从症状和经验判断是“流感”,但一直用药不理想,期间许多老师去过,也是按“流感”处理,我后来去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按新城疫感染处理,对后来陆续新发病的产蛋鸡先做了新城疫克隆一系处理,总的效果还不错,只是后来先期感染的鸡群,由于时间太长,恢复后产蛋不理想,淘汰了几棚。顺便说一下,我的判断也和抗体检测相吻合,因为有两家做了新城疫和流感的抗体检测。但有一点没有明白,没有开产的鸡群都无大碍。我尤其支持“华惠”老师说的:“无论是感染了那种病毒病,首先要考虑控制细菌继发感染,退热。病毒病是一个有发病过程的鸡病,只要控制细菌感染尤其是继发大肠杆菌病,控制机体发热症状就不会有多大的伤亡损失”。
个人观点,向各位老师学习!
回 7楼(可兽医) 的帖子
这个结果和实践很符合 呵呵....说的都有理.真是不错.临床和理论终于可以结合起来了.特别是可兽医一说那个H5,有恍然大悟之感.我就觉的这段时间的流感和以前不一样.现在终于对上号了.另外要说的是,解剖上确实可以发现流感和新城疫同时存在但也相互抑制的情况.但我的感觉相互抑制是H9和新城抑制.而H5和新城疫协同.
只是个人感觉,没有经过实验室认证,不一定对. ND和AI混合感染的几率存在不存在,按照问心无愧老师的阐述,应该是几率很低,但存在。我个人理解,当鸡群感染流感时一般以流感症状为主,此时治疗流感为主是事倍功半的。但流感治愈之时往往也是新城疫抗体水平低的时候,在临床上见到新城疫症状也就不奇怪了。随着鸡群逐渐恢复健康,新城疫抗体也会逐渐上升,也就没有必要针对新城疫采取措施了。但是,当新城疫感染时,如果外界不存在流感病毒,一定不会感染AI,也就无从谈起混感了。 高手云集,让人大开眼界啊! 我尤其支持“华惠”老师说的:“无论是感染了那种病毒病,首先要考虑控制细菌继发感染,退热。病毒病是一个有发病过程的鸡病,只要控制细菌感染尤其是继发大肠杆菌病,控制机体发热症状就不会有多大的伤亡损失”。 z4nVsgQ$
个人观点,向各位老师学习! 华惠老师来自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