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辉 发表于 2011-4-13 14:47:51

疗其病还须纠其因

疗是疗效的疗、纠是纠正的纠,即:提高鸡病诊治的疗效,须纠正或消除其致病的病因,这里特指病与因的因果关系;也是对临床诊治思路的延伸。有些鸡病并非是用好药、或加大用药剂量,贵在吃透病因、有的放矢。在临床遇有大量有关命题的实例,举例几个典型病例与君交流,或许对提高诊治率会更好一些。

商品蛋鸡、鸡数2000只、日龄160:该群鸡从130日龄时起,因患腺胃糜烂、穿孔、个别死亡,病史长达一个多月;期间采用过不同治疗方案,但时好时差、均未从根本上得以有效处治。在临床、将致病因逐个盘查筛选,似乎都不是主要原因;唯独‘饮水器长期漏水,是否导致饲料轻度变质积累而致病?’---值得怀疑。调低水箱压力,更换部分漏水乳头,杜绝漏水现象;后鸡群逐渐好转至痊愈。有时即便是诊断用药都对,但不消除其病因,则半途而废、无功而返。

某小型饲料厂供料下的养鸡户,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水症,尤其是育成鸡较为严重些(有个别死亡),因迟迟不能解决用户问题,养鸡户拒付料款...。这种在蛋鸡上是很少发生的病例,最终查明是因饲料中‘盐分过高’所致(添加了一种含盐份过高的原料,在配方盐分计算上忽视,没有计算进去)。诸如此类病因,人们往往易从习惯思维上查找原因,而忽视这些‘意想不到’的地方。

一村办蛋鸡养鸡场,鸡群在120日龄前未见异常,开始产蛋后却陆续死亡,剖检病变:肾肿大、尿酸盐沉积、呈花斑样,腹腔多处覆盖有尿酸盐沉积物,尤其是尿管形成结石,手捻不碎,脚踩不烂---确诊为‘内脏型痛风病’。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如此严重病变,却又隐藏这么久未被发现?从原始管理记录资料查起:饲料、用药、患病、死亡剖检记录等,均未有可疑不当之处。当时鸡群还有一次免疫未做,用一天时间做完疫苗后,第二天参加做疫苗的人员个个眼睛红肿---是氨气刺激?是否因‘鸡舍严重通风不良’导致的内痛风病?观察:鸡舍设计:8米宽 X 30米长,两侧设有落地式大窗户(是靠两侧窗户空气对流而通风的),在鸡舍顶部两间留有一个直径0.3米的通风孔;因当时资金不足,没有做窗户扇,玻璃直接安装在窗户框架上(等于把窗户封死了);又因冬季鸡舍保暖,将顶部本来就不足的通气孔全部堵死,鸡竟在这种环境下饲养了几个月..。排除隐患、饮水给药,鸡群逐步恢复。事后凡两根输尿管都堵死了的鸡,以死亡告终(约7%),尿结石堵一根尿管的鸡、事后产蛋率未受影响。如果不查出致病的确切原因,即便再用通肾药物,怕也无济于事。

一蛋鸡养殖户,鸡群出现异常:轻微呼吸道、产蛋下降、蛋壳发白、水便(冬季)…;自己用药处治没效果,请技术服务人员就诊,疑是温和性禽流感:用药5天---无效果;电话联系再诊,来了两辆桑塔纳(气派),诊断同前、继续用药,还是无效果;继续联系没人敢来了---说‘就奇怪了’。临床观察:鸡群动态并无大的异常,只是用一大块的塑料薄膜,几乎把鸡舍罩了起来(心想这可够保温的了)。不表态、不说话、就在鸡舍待了近一个多小时,‘觉得有点气闷感’,是否鸡舍缺氧了?试试看----用刀片将鸡舍顶部塑料薄膜、对应的上层鸡笼处,各开一个口子(先通通气再说…)。几天后信息反馈---鸡好了。在技术同等情况下,谁观察的仔细,谁就有可能是那个露脸的人,反之、成绩被他人拿去。记得昨日重现老师发过一篇帖子,讲到前者未治愈,后者药到病除,还引起点争论,临床好多类同病例----就差扫这个尾巴、而被后者所抢功,粗中有误、细而生巧吧。

小结:就上述个例想到:就致病因而论, “病原体、致病因,统属致病源”,二者从致病属性上虽非为一个范畴,但会相互影响,也可独立存在,因而临床诊治思路、须拓宽于多个层面;就其危害性、发病率,上述情况不亚于病原微生物,临床应给予重视。

凡从事多年临床的兽医,都积累了不少丰富的临床实际经验,如加以整理发表,即拓宽了帖子的内容,又益与相互借鉴学习,期待中….。

liaoqiu 发表于 2011-4-13 17:30:43

楼主辛苦了,顶一下!看来平时生活中是个细心人。

彪哥 发表于 2011-4-13 20:38:57

人都来了 ,只要是一个兽医,应该不至于如此吧

张智慧 发表于 2011-4-13 20:41:37

楼主总结的极好,很有价值,特别是总结。不过我觉得那个痛风的病例如果归结于呼吸性酸中毒可能不是太令人信服。因为呼吸性的酸中毒如果严重的话会死鸡,主要是肝肾充血吧,不会是形成痛风和结石,就是那样还得是在超过了细胞缓冲和肾脏的调节功能才行,在严重以前也会有呼吸加快或者眼流泪精神沉郁的状况鸡主会发现的。交流为学,再次向楼主表示敬意。

s891540244 发表于 2011-4-13 22:08:17

引用第3楼布谷鸟于2011-04-13 20:41发表的 :
楼主总结的极好,很有价值,特别是总结。不过我觉得那个痛风的病例如果归结于呼吸性酸中毒可能不是太令人信服。因为呼吸性的酸中毒如果严重的话会死鸡,主要是肝肾充血吧,不会是形成痛风和结石,就是那样还得是在超过了细胞缓冲和肾脏的调节功能才行,在严重以前也会有呼吸加快或者眼流泪精神沉郁的状况鸡主会发现的。交流为学,再次向楼主表示敬意。 <A href=\"http://bbs&#46;jbzyw&#46;com/job&#46;php?action=topost&amp;tid=116254&amp;pid=1162712\"><IMG src=\"http://bbs&#46;jbzyw&#46;com/p_w_picpath/back&#46;gif\" border=0></A>

佐君畜牧 发表于 2011-4-13 23:34:57

余辉老师说的话发人深省,习惯思维往往会引人于死谷,正确诊断应从第一手材料开始,谢谢分享。

余辉 发表于 2011-4-14 09:27:14

回 5楼(佐君畜牧) 的帖子

“习惯思维往往会引人于死谷,正确诊断应从第一手材料开始”;老师点评直奔主题,正是其意一语点到。构思这篇帖子时,就其题目选了几个,都觉得不能突出中心思想,咗君畜牧老师短短一句点评,清晰而到位 ,谢谢、谢谢。
    就2楼老师所疑:当一个人拉了一车货物,在快爬到坡顶时实在没力气了,眼看就上不去时,你过去帮他推了一下...,此时改善了舍内通风,就差这么一点‘力气’,机体就抗过去了。临床有时好像是‘艺术’,你信吗?
   就3楼版主所疑:当时真的就没人发现鸡群有异常吗?就是有、也不会知道:这个鸡场董事长、场长、副场长、党支部书记、会计、出纳、门卫,可谓机构齐全;而技术员是个学生,因断喙没做过,把3000只鸡烫死了一多半,鸡没喙了、不能采食,到开产时就剩下了200只了,说道这里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其实这不算稀奇、1000只蛋鸡在雏鸡阶段结束转笼时很正常,中间也没发过病,180日龄时鸡体重只有1.8斤,这鸡是怎么喂的?;6000只蛋鸡,患坏死性肠炎达半年,来了几波人,饲料采样到省城化验,就是找不出问题的根源;5000斤饲料用完,50头育肥猪体重是不曾不减、恰到好处,那吃的料都跑到哪儿了...。
   因冬季舍内通风不良,来年春季发现肾脏肿大花白,再加点呼吸道,误诊肾传支者,不是个例...。领会文中信息,咗君畜牧老师也。

天高任鸟飞 发表于 2011-4-14 09:54:28

大学问家朱熹老先生怎么说的:。。。。。。为有源头活水来。

mcm 发表于 2011-4-14 12:06:34

楼主说得很对,细节决定成败,不愧为一个好兽医

马连松 发表于 2011-4-14 20:08:16

细读此文,很有价值。世界上的事情往往人们认为最简单的事情却最复杂。楼主的文风很像通航老师。拜读!赞赏

陈武杰 发表于 2011-4-15 15:33:00

<P>拜读受益颇多,广开思路,病因来。
实际中很多兽医仅从病原上诊其因疗其病,环境、饮水、饲料等很少考虑,才使得好多简单的病反复发作。
我曾遇到一病例:两家新的肉鸡养殖户,第一批养同样的鸡苗1500只,同样的用药,一周后一家伤亡100多只,另一家才10几只。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很纳闷,为何一样的条件差别这么大。多方考虑识得原因,开口饮凉开水,伤鸡多的那户心急开水温度还
很高时就给鸡饮用,使得鸡一直精神不振死亡率高。我想这样的情况不知此一家,只不过没注意到罢啦。</P><P><B><FONT color=#ff0000>切忌饮水温度过高!!!!</FONT></B></P>

牧业兴旺 发表于 2011-4-17 19:15:07

一般鸡有病症,往往先想到是得了什么病,饲养管理考虑并否太多,楼主考虑这么细,平时积累,是有心人,拜读。我遇到一养户冬季用一大块的塑料薄膜几乎把鸡舍罩了起来保温。造成严重缺氧,后稍改善环境鸡就恢复常态。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11-4-17 23:14:50

有些兽医干了一辈子仍然看不准病,有的兽医刚干没几年就很知名。所谓的天才就是要具备善于观察,细心琢磨的习惯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兽医。

雞懂事 发表于 2011-4-18 02:01:10

養雞戶的苦惱就是--獸醫只会給葯不給讲致病原因-致使永遠在漩渦中深陷:L也許本身就不知道吧:L;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疗其病还须纠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