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
1、七日龄卵黄必须完全被吸收卵黄吸收的好坏是判断健康雏鸡的重要标准,吸收不好鸡后期生长不良,死淘率高。
2、90%雏鸡颈部绒毛完全褪掉才标志育雏期的结束。
头部羽毛应在35日前褪完,颈部羽毛在38—42天褪完。过迟说明鸡发育迟缓,仍要按照育雏鸡的饲养去管理。
3、11周龄以前应注意胫骨的发育
8周龄时,胫骨的发育已完成了其终生的78%,11周时,完成90%,胫骨的发育状况代表全身骨骼的发育状况,全身骨骼发育状况影响终生产蛋率的高低及蛋重的大小,因此,从4周龄开始对胫骨进行测量,每两周一次。
4、定期称重和分群,调整鸡群的均匀度
从3周龄开始,育雏期每周一次,育成期每两周一次,产蛋期每月一次对鸡进行称重。
每次称重应在同一时间进行,最好在下午,每次要从同一笼位进行称重,遵循:“定时,定位,空腹”的原则。
定期称重有利于掌握鸡群的生长发育状况,调整鸡群均匀度有利于提高鸡群后期的产蛋率。均匀度不好的鸡群后期所造成的后果比开产体重小的鸡要糟糕,体重小可以晚开产,给鸡群一个适宜的营养加以调整,均匀度差的鸡群给高营养、低营养和中营养都不行,只能挑鸡。
5、全程的饲料营养很关键,其中应特别注意育成期能量的供给。
育雏期 CP19-19.5%
ME2850-2900千卡/公斤
育成期 CP15-6%
ME 2800千卡/公斤(11周前)
2850千卡/公斤(11周后)
产蛋期 CP 17.5%
ME 2800千卡/公斤
6、光照
鸡群达到开产体重时,方可增加光照时间。育成期光照时间不能延长,产蛋期光照时间不能缩短。
7、在鸡群初开产至高峰期间,应特别注意鸡体重的增长状况。
8、饲养密度不能过大
密度过大是百害而无一利,密度大,均匀度差,体重小,异食癖严重,生产性能差,大肠杆菌病及终生死淘率高。
9、注意对肾脏的保护
由于近来盲目用药及饲料原料霉变,使鸡肾脏造成功能性损害,从而引起生产性能降低和死亡率增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