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48楼(大胜靠德) 的帖子
套用一句台词:缘分啊!:lol 3月11日,10日龄,窗外的春雨依然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离开工作岗位两天后,再回到鸡舍观察鸡群,发现饲养员因经验等原因,有些管理环节做得很不到位,马上责令整改。养鸡虽然不是高科技,但往往是某个细节的差错就可能招致重大损失,实在是马虎不得。
墙根处没有及时清扫,有众多的灰尘。
饮水器中的水污浊变质
3月11日,发现一只小鸡被同伴叮啄脸颊致伤,惨不忍睹,怀疑是与密度、光照、空气质量、土鸡的野性等因素有关。采取了扩大鸡群活动面积、通风换气、挂红布、喂多维等方法,希望能减少鸡群叮啄现象。
在鸡舍内悬挂红色布条,想分散鸡群注意力,但小鸡们却熟视无睹。
扩大活动范围、改善光照。
3月12日,11日龄,用1万羽份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兑凉开水饮水免疫。 引用第51楼韦一刀于2011-03-12 21:54发表的:
3月11日,发现一只小鸡被同伴叮啄脸颊致伤,惨不忍睹,怀疑是与密度、光照、空气质量、土鸡的野性等因素有关。采取了扩大鸡群活动面积、通风换气、挂红布、喂多维等方法,希望能减少鸡群叮啄现象。
在鸡舍内悬挂红色布条,想分散鸡群注意力,但小鸡们却熟视无睹。
扩大活动范围、改善光照。
....... images/back.gif
建议法氏囊苗最好还是滴口免疫比较好
楼主不如改为架养的,又干净又卫生
回 52楼(盛凯禽业) 的帖子
为省人工,法氏囊疫苗一直都是饮水免疫,没有做过免疫抗体检测,也不懂效果如何.以后如有必要,考虑跟上潮流,也改为滴口免疫.现在的育雏舍是利用旧的房屋改造而成,本着节约的原则,选择地面平养方式.事业刚起步,不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太多. 3月15日,14日龄.小雨整日下个不停,室外温度7-15度.
连续多日不见太阳,春雨绵绵变成了淫雨霏霏,雏鸡的饲养管理也遇到了诸多困难:
1.柴火露天堆放受潮,不易燃烧,升温困难.
2. 屋面漏雨.
3 .鸡舍地面返潮,垫料容易发霉变黑.
鸡群近日陆续出现叮啄现象,3月15日晚,进行断喙(切嘴).
用了4台切嘴机,120元/台.
安排12人参与切嘴,因熟练程度不够,效果打了些折扣.
3月16日,依然是雨下个不停,室外温度7-14度,乍暖还寒.
鸡群半月龄,简单做个阶段性总结:
1. 累计死亡淘汰鸡苗56只,比例偏高,疑与厂家鸡苗质量有关.
2.累计使用饲料20包,平均每只鸡耗料0.3斤.
3.用了两次含抗菌药的开口药,每天用芽孢杆菌粉 多维 大蒜素拌料. 用药相对较少.
4.鸡群做了新支和法氏囊免疫. ,
5.鸡群生长速度 均匀度等指标较好. 关注楼主,期待继续! 3月17日,16日龄.雨一直下,寒风扑面,感觉不到春天的温暖.室外温度7-12度.
,连日下雨,造成露天堆放的柴火潮湿,不易燃烧,加上育雏舍的密封性差及定时通风换气,鸡舍内温度一直偏低,在18-25度左右,鸡群大多数都在保温铁管下聚集,密度偏大.好在小鸡们的抗逆性逐日增强,未见明显异常.
远离保温铁管的区域,温度仅18度左右,只有为数不多的鸡在里面活动.
因连日下雨,不能到户外活动,小鸡的毛色较差.
在鸡舍内敲击塑料凳发出声响,吸引小鸡们集体跑步运动.
小鸡的毛色较差,可能是正在换羽。 3月19日,18日龄,
连续多天的雨终于停了,见到了久违的太阳,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室外温度10-18度。
羽翼渐丰的小鸡喜欢做飞跃、跳高等动作,经常跳到料桶上玩耍。
在多雨、潮湿的季节里地面育雏,地板返潮、垫料发霉是个比较大的问题。鸡舍内刚换不久的垫料又发霉变黑,有明显的恶臭味。开抽风机通风换气时,舍内温度降至25度以下。
随着小鸡活动能力逐日增强,用线悬挂的饮水器经常被碰撞而导致水往外泼洒,改用砖头垫放饮水器。
在鸡群中发现一只颈部扭曲的病鸡,碰之则往后倒退,饲养员形象的称之为自动倒档。按个人经验判断,病鸡应为某种原因致使运动神经受损,应该不是神经症状型新城疫,淡定。计划于下星期一拿到县疫控中心实验室剖检,以确定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