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相遇吧 发表于 2010-12-28 17:28:22

种鸡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精华只为共享)

一、 肉用种鸡上笼后的管理(即:预产前期的管理)
育成期的鸡群体型、体重的达标与否、均匀度的高低、性成熟的早晚直接影响到产蛋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时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种鸡预产蛋前的育成时期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体重的控制:因为鸡的骨骼在最初70天内生长迅速,80天时骨架可完成75%,84天完成90%以上,之后生长缓慢,到140天骨骼发育基本完成。体重的发育在140天时达到全期的75%,以后发育缓慢,一直到252—280天时鸡的生长基本停止。
2、限制饲养:为了避免现体重偏轻超重的现象,在育成期就要对鸡群进行适当的限料。具体喂料量要根据鸡的品种、鸡的健康状况而定。如:进鸡日龄是90天左右的鸡,喂料量为:刚进鸡回来的前 2—6天喂 8钱— 1 两;进鸡后七天喂1—1.2两,进鸡后半个月喂1.3—1.35两.天气冷时可适当喂多些,以供足能量.进鸡日龄是120天左右的鸡,喂料量为:前10天喂1—1.1两,之后慢慢加料到高峰期的1.65—1.7两/只鸡.
3、光照控制性成熟:为避免出现早产、小蛋、脱肛,推迟开产现象的发生,在育成期必须控制好光照。为促进其产蛋,只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就应进行光照刺激:一是体重达到开产体重时,以增加光照来刺激其产蛋,促使卵泡形成,控制体型体重的继续生长,从而提高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和蛋料比。二是当产鸡群产蛋率达到5%时,及时给予光照刺激,以满足其生殖发育的需要。三是如果种鸡达到140天时仍没有产蛋,应及时给予光刺激来提高产蛋量。
二、产蛋前期(即产蛋5%时)到产蛋高峰前期的管理:
1、进鸡日龄:
后备种鸡最好是112天(16周龄)左右上笼,最迟不超过18周龄上笼,这样既有利于种鸡开产前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又可以安排相应的免疫工作。
2、进鸡后的鸡群消毒:常用消毒药:巨能、宝碘、顶点、百毒杀、千毒除、拜安、博灭杀、灭瘟灵等交替使用。(注:灭瘟灵不能用来带鸡消毒或饮水消毒)
养鸡业中鸡群的消毒工作很重要,上笼后的鸡群必须连续带鸡消毒3—5天,(除冬季之外,冬天可半个月进行一次全群鸡饮水消毒),以有利于切断传染源和减少种鸡适应产蛋期的各种环境应激,禽病要防重于治,消毒要严格彻底。而且,所用消毒药品种要经常更换,不要太单一,要养成勤消毒的好习惯。一般每周消毒2-3次,热天每日消毒一次。
3、登记进鸡数量是员工权责的开始,又是管理强调数据化的精髓所在。种鸡上笼后必须对鸡群数量进行清点,掌握鸡群存栏的具体数字,以便今后统计产蛋率、准确的对数等。在淘汰时也要数一次。
4、种鸡的健康检查:种鸡在进回后总会对陌生的环境和突变的天气等各种因素作出敏感的反应,从而易发病。因此,在开产前期做好种鸡的各项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具体检查项目如下:每天喂鸡前先走上一圈鸡舍,检查是否有病死鸡;喂料后检查鸡的精神状态、采食和饮欲是否正常;检查鸡所拉出的粪便是否有异样;检查鸡群中是否有吃不到料、喝不到水的现象等。饲养员在检查后,必须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问题。
5、统一喂药:
进鸡后要立即喂大清理用药物,不管鸡群健康与否。(如:呼吸道类药+肠道类药+缓解应激的药,维生素用量要加倍喂。常用药物有:泰乐菌素、罗红霉素、雏病净、菌支迪、恩诺沙星、土碱、氟哌酸、奥吉布斯、喉炎净、板菌王、肠道卫土等。)健康鸡喂药一个疗程(3天),不健康的鸡喂两个疗程或多个疗程(4—7天),如果病的太严重的鸡群在喂药后效果也不见明显的便可适当地安排一次全群鸡打针(打针病好得快但应激大,喂药药效慢,但应激小,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确切的安排)。
6、进鸡后的统一驱虫:种鸡进回后要进行定期驱虫。可在饲料中加入驱虫散、丙硫片驱除鸡体内寄生虫(蛔虫),同时还需要重视体外寄生虫的驱除,如:蜱、虱、螨等。有效药物:拜耳公司生产的塞巴胺洗涤溶液或阿维驱虫粉。
7、免疫工作的进行:
免疫的首要条件:鸡群要健康。在种鸡的整个饲养过程中,要进行两次免疫工作,且规定在进鸡后一个月内完成全部的免疫,严禁不免、迟免和漏免以及不打够份量,一切免疫工作要听从公司技术人员的安排,不得擅作主张。
首次免疫:在喂完大清理药和驱虫药后,7—15天内
①、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征三联苗(简称:新支减三联苗):翅膀三角肌内侧无血管处0.5毫升/只肌肉注射,一瓶500毫升打1000个鸡。
注:有些养户喜欢鸡的胸部肌肉注射,但针头插入角度不对时,会刺破内脏使鸡死亡或者是疫苗吸收不好,使局部肌肉坏死。
②、禽流感疫苗: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只,一瓶250毫升打500个鸡。
注:新支减和禽流感免疫同时进行。
第二次免疫:在首次免疫七天后进行,疫苗稀释好后在半个小时内要用完。
③、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简称:传喉苗ILT):滴眼。一只鸡滴1滴,左右眼都可以,一瓶滴1000只鸡。
8、增加光照:若进鸡时是90日龄左右的鸡,到17周龄━即体重符合要求或体重稍大于标准体重时,可将光照时数增至13小时,以后每周增加30分钟直至光照时数达到16小时/天;若体重偏小的鸡则应在130日龄,鸡群开始产蛋时再进行光照刺激。(备注:光照应慢慢增加,如果突然一下子就增加太长的光照,就易引起产蛋脱肛;光照强度要适当,不宜过强或过弱,过强易产生啄癖,过弱则起不到刺激作用。)
9、饲料的转换:转料时间约为:145—150日龄。开产前的2周内,鸡体骨骼钙的沉积能力最强,为了使以后母鸡高产,降低蛋的破损率,减少产蛋鸡疲劳症的发生。请注意:在增加光照时一定也要将从进鸡开始喂的预产料及时转换为产蛋期喂的产蛋料或高峰期喂的饲料。
附:转料时一定要有一个换料过程(即适应期),即将预产料和产蛋料两种料配合在一起,由少至多饲喂5-7天后再全部转换为产蛋料,否则就会有因转料应激引起的鸡拉稀。
10、种公鸡的培育:
A、用来作种用的公鸡大多选在60—65日龄。
B、要使公鸡在整个母鸡产蛋期内保持有效的配种,就要使公鸡在140天期间骨架发育良好,以便使慢性成熟的公鸡正好发生在140日龄的新母鸡入舍及公母鸡混群时,这样更有利于公鸡的性条件反射,使公鸡快步进入性成熟期,这时新母鸡初次授精就不用愁没有好的精液用了。
C、公鸡睾丸的发育:睾丸的发育开始于10—15周龄之间,15周龄以后则加速发育。在性发育期间,极为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每周的体增重。因为体重的任何减轻都会限制睾丸的发育并因而限制此后的精液产量。所以一定的饲养密度和足够的饲料供给是10周龄到性成熟阶段内的关键因素。
D、种公鸡应供给专门的饲料和定期补足维生素ADE等营养品。
E、授精前一周要给公鸡每天进行采精训练。
三、种鸡产蛋高峰期的管理:(211—280日龄)
加强高峰期管理的原因:因为高峰期的母鸡几乎每天产一个蛋,母鸡新陈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强,采食量大,但由于产蛋勤,生理负担重,抗应激能力减弱,所以易得病。
1、保持饲料的不变和原来的营养,正常的操作规程及已定的规章制度,保证正常的供水和安静的生产环境,防止意外干扰。
2、无特殊情况,除供足维生素和钙外,尽量少投喂对产蛋有影响的药物(如:四环素类药、丁胺卡那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和进行免疫接种工作。
3、正确的掌握人工授精技术:一般要求3人一组,采精时一人抓鸡一人采精,输精时两人翻肛一人授精,而且要求操作人员训练有素、相对固定才行,在操作中要坚持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不能粗心大意、随心所欲。
A、授精器械的消毒和准备工作:每次授精后要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沸水蒸煮消毒,晾干备用。不能用消毒液直接冲洗,否则残留在集精杯和贮精管内壁的矿物污垢和消毒剂成分会影响精子的活力。
B、采精时避免精液被公鸡的粪便、尿液、血、(采精手法太重造成的毛屑污染),精液一经污染必须弃掉。
C、采精后的精液保“鲜”:
在公母鸡的自然交配下的精液,从公鸡的输精管直接射入母鸡的输卵管,其生存的环境变化不大。鸡的体温一般在40.3℃—41.7℃,人工采精后若集精杯暴露于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会导致精子的活力下降,而且随着时间的加长而加剧。特别是冬季,温度较低,在输精时要搓热双手后再把集精杯紧握在手掌心,使精液的温度接近鸡和人的体温温度,并且要求现采现用,时间越短越好,最好在20分钟左右用完精液。
而在实践操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养户在授精时普遍都存在精液“受凉”、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授精时,自己翻肛自己授精(用授精枪)、把装有精液的量杯放在地上、桶上、放在自己胸前的口袋里、用药罐装着、从不用或少用棉花擦拭污染物、翻肛不好授精太浅、精液倒流在肛外等,导致授精率低自己却找不出原因。
D、授精的深度和用量:一般2—3厘米,1毫升精液约受20—30只鸡为宜,初次受精和后期的鸡用量稍多些为好。翻肛时输卵管要翻正,擦净肛门的粪便以防污染,不宜太浅否则精液会倒流。
4、确保公鸡使用期限和精液质量:
A、种公鸡应单独配有低钙日粮,饲料中钙含量过高,容易引起公鸡睾丸萎缩从而影响精液质量和配种能力,含钙量不能超过1%。
B、种公鸡在配种期内,日粮中可适当添加鱼肝油、VA、VD、VE,有助于改善和提高精液的品质。
C、种公鸡一般使用到350日龄后,受精率开始下降,精液品质开始变差。如果场内青年种公鸡够用的话,在高峰期间立即更换青年公鸡,淘掉老公鸡,可延长种蛋受精率的高峰期。
5、加强舍内的通风换气:A、排出舍内多余的热量和空气中的水分;B、提供新鲜氧气的同时,排出有害气体;C、减少舍内灰尘,提高空气质量。
6、做好日常管理:
A、定时定量喂料。种鸡在产蛋高峰期需要特别多的人工护理,具体要考虑鸡的日龄、产蛋率如何、气温的变化来确定饲料的供给,保证供料均匀。
B、保证清洁足够的饮水。产蛋鸡的饮水要充足,断水就会影响产蛋及蛋壳的质量。
C、每月定时定量补充维生素和砂子。饲喂维生素时应少量多餐,每周3-4次,用于防止微量元素的缺乏、天气和产蛋或其它应激,改善蛋壳质量和着色;喂砂:1000只鸡/15斤/次,每月2次,用于消食健胃。
D、随时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和粪便情况,及时做好病死鸡、每天的产蛋和喂料、用药等情况的准确记录。
E、为切断病源,防止疾病传播。种鸡场要谢绝外人参观和互相窜栏,做好防重于治,鸡舍内外都要经常清洁消毒、铲除杂草。
F、每周2—3天清除鸡粪一次,有效避免氨气的产生或减少。
G、定期清洗饮水器和料槽,半月进行一次饮水消毒,防止细菌病毒滋生繁殖。
7、高峰期喂料量最好在:1.55—1.65两之间,不能超过1.7两。否则在高峰期因喂料过多产蛋多导致后期产蛋下降快和肥鸡多。
8、光照时间的稳定:种鸡在20至22周龄左右开始慢慢加光,第一次加光从8小时/天一次性可加到14小时/天,光照强度由原来的5LX增加到50lx,以后每两周增加1小时,直到加光到16小时为止,并一直维持到产蛋结束,鸡群淘汰。(可现实中却有很多鸡舍的光照达不到16小时,所以老是有养户说产蛋高峰期没有或是高峰期不高。特别是冬季,除了晚上几个小时的足够光照外,白天的自然光照远远不足,可有许多鸡舍周围还是有一层黑帘围好在挡光的。叫养户把它拆下来他们却说是为夏天准备的,其实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真的没必要再装上黑帘。
9、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由于新母鸡产蛋高峰期来得快,持续时间长。应在不同阶段添加预防药物(最好每个月针对用药预防一至两次),防止发生输卵管炎、腹泻、呼吸道等疾病、感冒、咳嗽、眼肿。如果发现鸡腹泻、粪便异常时应立即用药,而不应忽视,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鸡冠萎缩、羽毛湿乱、蛋壳变差、受精率变低、产蛋量下降等,否则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生产水平。
产蛋高峰期常发病如下:
1) 输卵管炎:拉血蛋、蛋壳薄、软、白、破,产蛋下降。
用药:卵炎康或卵管通或卵欣泰+鱼腥草或穿心莲等解热清凉的中草药。
(在开产时和产蛋期最好用产蛋多多精、卵管通定期每月预防一次)
VC或小苏打饮水。
2)肠炎:大肠杆菌病、水便、饲料不消化粪便、黄粪便。发生肠炎时,大多表现为鸡尾毛易沾水、湿,肛门脏。发病初期不明显,如不及时治疗严重时产蛋率很快下降。
用药:四环素类药(如:土碱、强力霉素)、喹诺酮类药(如: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哌酸、沙拉沙星、)、青霉素类药(如:氨苄、阿莫西林、)、氯霉素类药(如:氟苯尼考、普康、福来可)、丁胺卡那类药、磺胺类药(如:百服安、泰灭净)、杆痢泰、肠毒先锋、硫酸粘杆菌素类药以及中草药等。
备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合理使用药物。若病情不是很严重,除了喹诺酮类、青霉素类药和中草药类药可以使用外,其它类药请别用或小心使用,否则会影响产蛋和受精率,请遵医嘱!只有提前做好预防才能避免重病发生。
水样拉稀、腹泻:可用VC或小苏打、葡萄糖饮水,喂些中药。
消化不良:干酵母、乳母生、喂砂(1000只鸡/15斤/次)
黄糖粪便:可喂些氨苄、阿莫西林、中草药。(正常粪便,鸡的生理现象:每排十几次粪便后就会排一次黄糖粪便。)
3)鼻炎:在高峰期时,若鸡舍内通风不良,氨气味浓、消毒不勤、环境卫生差或前期没用药预防,导致高峰期引起鼻炎,特别是在冬春季节。一旦病发鼻炎时,产蛋量下降很快,病情也传染很快。肿头肿脸不吃料,但死鸡很少。
用药:磺胺药最敏感。鼻炎康+强力霉素或新霉素等
附:大部分养户怕喂磺胺药会影响产蛋,不喂,于是就用其它的呼吸道药治疗,最后都没有治好,或者是好一个又传染一个。经大量实践证明:发鼻炎病时,用磺胺药治疗产蛋是在下降,但不用时产蛋下降更快。我们不如先治好病了再考虑产蛋情况。病好后,产蛋量还可恢复到相近原来的水平。
4)脂肪肝:由于喂能量和蛋白质过高,长期饲喂过量的饲料,导致脂肪量增加而致病,高温季节易发病。表现为:鸡冠苍白、腹大下垂、体温升高、最后鸡冠、腿变冷。常突然死亡,多为肝破裂所致。
用药:生物素(10公斤料/克,连喂半个月)、氯化胆碱、维生素B12。
四、产蛋鸡高峰后期的饲养管理:(281日龄之后)
产蛋鸡后期体重几乎不再增长,产蛋率也随着天数的增加逐渐下降,蛋壳质量也慢慢变差。因此,应及时调整饲料营养,加强管理。
1、补钙:要使后期的鸡尽量多产优质蛋,合理供钙特别重要。一个正常的蛋壳约含2—3克钙,但钙在鸡体内的存留率仅为50—70%,因此产一个蛋要4克的钙。如果钙不足鸡吃料就会变多,体重就会增加,使肝中脂肪量沉积增多,容易造成脂肪肝(在5—6个月时经常可见);如果饲料中钙过多,会使鸡吃料变少,影响产蛋率。钙严重不足时,会使蛋壳变差,产软壳蛋和无壳蛋,甚至母鸡瘫痪,发生笼养蛋鸡疲劳症。
备注:大多数母鸡都是夜间形成蛋壳,第二天上午产蛋。下午4—5点是补钙的黄金时间,对于蛋壳质量差的鸡群每100只鸡每天下午可补充1斤的贝壳或石粉,让鸡群自由采食。
2、及时淘汰:低产、病残、弱、不产蛋等无经济价值的鸡应及时淘汰。这不但可以节约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鸡群的整齐度,且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3、高峰后期的减料:为了保持种母鸡高产的持久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合格种蛋的产量,高峰过后必须减料。如果不减料,鸡的采食量超过了其产蛋的需要量,它可以通过脂肪沉积而继续增重,脂肪多是影响高峰后期产蛋和受精的率的关键因素。所以应根据鸡的体重和产蛋量的变化适当调整喂料量,以调节脂肪的沉积速度。对于产蛋量较高的鸡群第一次减料不应早于34周,并且减料要逐步进行。减料总量约为高峰期喂料量的8%—12%,减料原则:先快后慢,一周减料0.5—1克/只。
附:
一、产蛋鸡和停产鸡的区别:
1、冠和肉髯:产蛋鸡鲜红、丰满、触摸时感觉温暖;停产鸡而皱缩、淡红或暗红。
2、腹部:产蛋鸡腹部容积大,停产鸡小、触摸发硬。
3、色素:指三黄鸡所有黄色的部位都逐渐变成褐色,淡黄色或白色;停产鸡仍显黄色。
二、高产鸡和低产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换羽时。高产鸡换羽迟,停产时间短或边产蛋边换羽;低产鸡则是往往高峰期过后就换羽,持续时间相当长。
三、翻肛时的区别:
高产鸡翻肛时,泄殖腔极易外翻且湿润,鲜红或粉红;低产鸡不易翻出,泄殖腔萎缩,颜色变浅,耻骨间缝隙也小。
四、产蛋后期鸡群的日常观察和补救方法:
1、鸡冠和肉垂的颜色:
鲜红色:健康鸡的正常颜色;白色:表明鸡在产蛋高峰期时机体消耗过大,营养缺乏或暂时休产;黄色:是机能障碍或患有寄生虫;紫色:高热、新城疫、禽流感、鸡瘟、禽霍乱等病鸡。
2、羽毛的状况:
5)鸡全身掉羽毛,但鸡舍内未见羽毛,说明被其他鸡吃掉。表明鸡体内缺硫或氨基酸,应及时补石膏或氨基酸。
6)鸡在刚换羽结束,在开产前及开产初期时,羽毛都是光亮的,如果此期不光亮,是由于缺乏胆固醇,应补喂一些胆固醇高的饲料。
7)产蛋后期羽毛不光亮,凌乱或背部掉羽毛的为高产鸡。
8)羽毛粗糙,有断羽、鸡群消瘦,可能有羽虱。
3、食欲情况:
1)食欲旺盛:鸡生理状况正常,健康无病。
2)减食:饲料突然改变,饲养员更换,鸡群受惊吓。
3)不食:鸡处于重病状态。
4)异食:饲料营养不够,特别是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足。
5)挑食:饲料搭配不当,适口性差。
6)饮水量增加:饲料中盐分过高,鸡群体温升高,感染病毒性疾病。
4、精神状态:
1)健康:鸡群活泼,反应灵敏,叫声清脆。
2)部分鸡沉郁、闭目呆立,羽毛松乱,翅膀下垂,呼吸有声:发病预兆或发病初期。
3)严重疫病出现;大部分鸡精神萎顿,应尽快给予治疗。
注:产蛋期间就常在夜间关灯后听鸡群的声音变化。
5、肛门的污染情况:鸡在产蛋期,肛门周围都有粪便污染的痕迹。停产鸡及低产鸡的肛门干净,腹部羽毛丰满光滑。若肛门周围有黄色、绿色、白色粪便或有粘液附着,并伴有其他异常表现时,则表明鸡患有疾病。
6、粪便的观察:
1)正常粪便:灰色干粪上有一层白色尿酸盐粪。其量的多少可以衡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及吸收水平。
2)褐色稠粪:(黄糖鸡粪)也属正常粪便。其恶臭的气味是由于鸡粪在盲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所致。
3)红色、粉红色稀粪:肠道出血、球虫,沙门氏杆菌病、卵巢炎。
4)黄绿色或黄白色并附有粘液、血液的恶臭稀粪:说明有胆汁排到肠道内,新城疫、禽霍乱、禽流感等急性传染病都有以上症状。
5)产蛋鸡长期腹泻,用抗生素药物治不好的应考虑是否患有绦虫。
6)白色糊状或石灰浆样稀粪:白痢、法氏囊病。
产蛋种鸡的季节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一、春季:产蛋鸡产蛋的最适宜温度一般在13—23度,低于5度时,产蛋量就明显下降,饲料耗料量增加。标准空气湿度在55—65%,若舍内湿度过低,就会导致鸡羽毛紊乱,皮肤干燥,并且极易造成鸡体脱水和引起鸡的呼吸道病,可通过喷雾消毒来提高空气湿度;舍内湿度过高,就会使鸡呼吸时排散到空气中的水分受到限制,此时各种病菌就趁机繁殖,引发各种疾病,导致产蛋量下降,可通过加强通风,采用放生石灰块的方法来降低舍内湿度。最好每个鸡舍安装好温度计和湿度计。因此,在气候多变的春季,要使产蛋鸡保持稳产和高产,就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1、保温和通风:春季虽然舍外气温逐渐升高,但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产蛋鸡每日采食量,饮水量较多,排粪也多,空气易污染,氨气味浓,影响鸡的健康,降低产蛋率,易发肠道病和呼吸道病。因此,必须时常注意搞好鸡舍的通风和换气,同时还要注意保温。要根据春季气温的高低的天气冷暖的情况来决定通风和保温的时间。若开放式的鸡舍用塑料薄膜围好的,就要在天气好时打开,天冷时围好但不要围得太死。
2、光照的管理:春季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必须补充人工光照以创造符合产蛋鸡在产蛋期所需的足够光照。最好是采用早晚结合补光法,补光时间相对固定,千万不能忽前忽后,忽多忽少。总而言之要保持产蛋鸡的总光照时间为15—16小时/天。
3、春冬季节疾病的防治:(为了有效的抑制疾病的发生,请养户定期每月投预防药)
1)传染性鼻炎:
主要发生在育成鸡和产蛋鸡,有时在产蛋高峰期也发病,多发于早春和秋冬季节。来势猛、传播快,3—5天可传染全群鸡。鸡群饲养密度大、舍内阴冷潮湿、通风不良、氨气味浓和管理不当是造成本病发生和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
症状:病鸡少吃料,脸睑肿胀,有鼻液、眼周围和肉垂也肿大,呼吸困难。育成鸡开产迟,产蛋鸡产蛋量明显减少,可以从原来的75%降到25%左右,鸡只死亡不多,一般病程4—18天。当用药鸡群好转时,产蛋量会有回升。
用药:磺胺类药最为敏感(如:百服安、泰灭净、鼻炎康等),其次是:链霉素、强力霉素、土碱、庆大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
喂药处方:鼻炎康+小苏打
用罗红霉素饮水2天,鼻炎康+杆菌净+富特或恩诺沙星再拌料4天
打针处方:强力霉素+氧氟沙星+柴胡针;利高+病毒唑+盐水
丁胺卡那+恩诺沙星+柴胡针;先锋霉素+氧氟沙星+鱼腥草针
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先锋+庆大、青霉素+链霉素
2)慢性呼吸道病(支原体病):
主要发生在气候多变和寒冷季节,常继发鼻炎、支气管炎、喉气管炎等呼吸道病,使病情加重。本病常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温度忽高忽低、回南天气舍内潮湿、空气污染是本病的诱因。
症状:张嘴呼吸、口腔中有痰液、无神不食、低头缩颈、咳嗽鼻塞、眼肿流泪。晚上听呼吸啰音、咳嗽更清晰。病得严重没有及时喂药,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用药:
支原净原粉饮水,5-10亳克/公斤体重,此药毒性大,用时不得随意加大用量,产蛋期禁用。
泰乐菌素+强力霉素
菌支迪+齐鲁速治+喉炎净+大肠杆菌冲剂
喹诺酮类药物
2)肠炎:(水样粪便、饲料样不消化粪便、大肠杆菌病)
用药:富特+阿莫西林(氨苄)
齐鲁速治+杆菌净+大肠杆菌冲剂
丁胺卡那+恩诺沙星(氟哌酸)
土碱+病毒灵粉+板菌王
VC + 小苏打、土碱+普康(氟苯尼考粉)
二、夏季:高温高热是入夏后常见的一种环境现状。产蛋鸡在炎热夏季只有营造良好环境,才能保持产蛋性能正常。当气温超过28度时,应进行人工调整温度,鸡群也表现为:
• 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粪便变稀。
• 张口呼吸、喘气、严重时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 机体内分泌减少,蛋壳变薄、蛋白变稀、软壳蛋、破蛋增多。
• 呼吸急促、代谢紊乱、重者虚脱,很快惊厥死亡。
加强饲养管理,为产蛋鸡在高温高热季节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保持鸡群健康,必须做好以下
工作:
1、加强舍内通风:不能再用塑料薄膜封严鸡舍周围,应在舍外搞好遮阴措施,如:用遮阴网、水帘、种树等。
2、改善管理:控制舍温是一切管理的基础,解除或缓解高温热应激反应是核心。因此,要定人定群饲养管理,注意观察鸡群;如果有异常现象应采取措施;增加早晚饲喂次数和喂料量,也可用凉水拌料,增加光照时间;避免燥音干扰;喂料、喂水、打扫卫生、拣鸡蛋时要小心,不要惊群;鸡出现眩晕后,可用少量凉水浸泡鸡只,再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同时每只鸡加喂十滴水1-2滴,或人丹4-5粒。
3、勤搞卫生勤消毒:夏季苍蝇蚊子多,容易造成疾病之间的相互传播。因此,养户们要经常打扫鸡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和清除杂草、每天消毒一次。
4、夏、秋季节主要疾病的防治:
1)白冠病:(住白细胞原虫病)
本病主要由吸血昆虫蚋和蠓传播,以温湿的夏季多发。成年鸡和产蛋鸡受危害小,发病率低,但能引起贫血和产蛋率急速下降;雏鸡危害严重,症状明显、发病率高,能引起大批死亡。
症状:拉黄绿色稀粪,鸡冠和肉垂苍白。剖解可看到:全身性出血。皮下、胸肌、内脏器官有针头至粟粒大红色小结节,有时胸腔内会积血。
预防用药:用6—7%的马拉硫磷或灭瘟灵喷洒鸡舍内外、防止库蠓进入。用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百服安、泰灭净)
2)中暑:本病常发于炎热夏季和初秋。烈日当空的上午或下午时段,鸡群处于强光照射之下或处于闷热的鸡舍中,会突然发生零星的或众多的鸡只猝死,且以体型肥胖的鸡易发病,而在深夜至早上的时间或气候转凉时死亡明显减少或停止。
症状:鸡只体热散发困难,突然死亡,精神沉郁、张口急促呼吸、饮水量大增、步态不稳、瘫痪、抽搐、痉挛死亡。解剖可见:脑膜充血、出血、水肿,心胞积液、心肌出血;其他内脏组织出血。刚死亡的鸡,其胸腹腔的温度升高,热可烫手。
防治喂药:改善通风条件,增设降温喷水、喷雾、水帘等设施,及改善绿化与遮阳,供足清洁凉水,喂足维生素C,用小苏打代替部分食盐。同时投喂清热解暑的中草药:如夏枯草、芦根、酸杨桃汁、鱼腥草,酸醋等。
三、秋季开始由热转凉,也是鸡恢复体力,继续产蛋的时期。但是,秋季每天光照的时间慢慢变短,若是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导致过早换毛或休产。因此,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1、适当调整鸡群,如有条件病残弱鸡要及时淘汰掉。
2、在产蛋后期,为了保持较高的产蛋量,可以适当的延长光照时间,但不能超过17小时。
3、秋季昼夜温差大,应注意调节,尽量减少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对鸡产生的影响。早秋天气仍较闷热,舍内潮湿,白天要加大通风,降低温度,以免发生呼吸道和肠道病。
4、要经常投喂预防药物,防止发病。
5、及时做好防寒的准备工作。
四、冬季:冬季温度低,光照时间短,必须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保证鸡舍内的温度在10度以上,杜绝贼风的袭击,要喂足饲料,同时注意补充光照,定期喂感冒肠炎药。

完美相遇吧 发表于 2010-12-28 17:37:08

精华!!先收藏以后慢慢学习!!

拉丁香蕉 发表于 2010-12-28 18:39:03

引用第1楼完美相遇吧于2010-12-28 17:37发表的:
精华!!先收藏以后慢慢学习!!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keiweihai 发表于 2010-12-28 20:17:10

不错,收藏了。楼主辛苦了!

发展养鸡 发表于 2010-12-28 20:29:28

不错,收藏了慢慢学习。谢谢!

莒阳光牧业 发表于 2010-12-28 21:35:55

福星高照 发表于 2010-12-29 22:54:41

高峰期喂料量最好在:1.55—1.65两之间,不能超过1.7两。是不是搞错了

mcm 发表于 2010-12-30 13:27:59

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种鸡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精华只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