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王留英
收起左侧

中医理论文章连载(转载)

[复制链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1: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为什么说五脏为里?那是因为五脏是物质和能量的提供者,它在内为六腑的运转提供物质和营养基础。为什么说六腑为表?那是因为六腑在五脏精气的支持和营养下,实现对饮食的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可以说六腑的功能活动也是五脏精气的外在表现。五脏和六腑的这种表里关系,很像一个传统家庭中的男女主人之间的关系。五脏就好比女主人,在家中操持家务,准备饭菜,为在外工作的男人提供物质保障。六腑就好比男主人,在外创办事业,将创造的财富用于家庭的发展和改善,为家庭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个家庭只有一对男女主人,五脏和五腑(六腑除去三焦)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构成五个和睦协调的“家庭”。具体来讲是心和小肠是一对,肝与胆是一对,脾与胃是一对,肺与大肠是一对,肾与膀胱是一对。其中,肝与胆、脾与胃、肾与膀胱这三组脏腑之间部位接近,功能相似,所以将其配合在一起很好理解。如胆汁生成、储存和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泻功能的正常发挥;胃的腐熟水谷的功能有赖于脾的运化饮食功能的正常发挥;膀胱对尿液的储藏和排泄有赖于肾对尿液的过滤以及对水液的蒸腾气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心与小肠、肺与大肠部位相隔较远(心和肺在上焦,而大小肠在下焦),功能上又没有相类似的地方(如心是主管血脉和神志的脏器,小肠却是饮食消化和吸收的场所;肺是主管呼吸和津液的脏器,而大肠却是传导糟粕的器官),它们为什么要联系在一起呢?这就要从经络说起。
        前面讲过,经络的实质是生命原物质相互作用下体内某类物质的运动路径。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将携带的效能传递给所经过的脏器,为脏器的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和信息。物质的这种运动,根据它最终产生的效应的不同,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行程段,一个行程段,物质都会给相应的脏腑和组织器官传递信息和提供能量,这样的一个行程段,在中医学上就被称为一条经络。整个人体共有20个这样的行程段,也就是有20条经络,根据其作用的不同,被分为12条正经和8条奇经。其中12条正经和五脏六腑相关联,这种经络和脏腑发生的关联,在中医上称为“络属”关系。心与小肠、肺与大肠正是络属于有相互联系的两条经络。
        一些日常现象可以使我们能更直观地认识心与小肠、肺与大肠在功能上的联系。在五脏中我们讲过,心是人体神志的主宰,而在一个神志涣散,意识模糊、昏迷的患者身上,往往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而大小便的异常正是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常的表现。又比如,心火旺盛的患者,在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的同时,也会出现小便短少、颜色深黄甚至红赤,而小便的短少和黄赤也是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异常的反映。中医根据心和小肠的表里关系,将这种心火旺盛引起的小便疾病称为“心热下移小肠”,并创造出清心火治疗小便短赤(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某些尿路感染)的方法。如中医的“导赤散”,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定出来的,其中生地、甘草、淡竹叶清心火,木通利小便,共同起到清心火而治小便的目的,这个方剂在今天的临床运用中,仍具有良好的疗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21: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再来看肺和大肠的关系。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大便干燥难解的时候,人们常会屏住呼吸,使腹压增加来达到解出大便的目的。这也就是说,肺的呼吸功能可以对体内的气压进行调节,而体内气压的变化能改变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引申开去,既然肺对气压的调节可以影响大肠对粪便的传导、排泄作用,那么肺气下陷则会导致传导功能过强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滑泻不止;而肺气不降,则又会导致传导功能不足而出现大便秘结不通等情况。这也给治疗大便失常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可以通过对肺气的提升或下降来达到止泻或通便的效果。
到这里为止,我们对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在五脏六腑之外,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那就是脑。但由于中医认识脏腑及其功能的方法并不是以解剖以及实验研究为基础,而是以人体外在表现和内在脏腑变化的联系为重点,所以,中医上脑的功能大多分散在五脏六腑的功能之中,因而对脑的单独认识和论述就显得相当少而肤浅。在清代以前,有关脑的论述都是零星和片面的。到了清代,名医王清任才第一次对脑提出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阐述,他在《医林改错》中如此描述脑的功能: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听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
        王清任已经认识到,人的听觉、视觉、嗅觉、语言都是脑的功能。到了清末民初,西医学逐渐传入中国,中国医家在接受西医学的过程中,对脑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除了将听觉、视觉、嗅觉、语言和脑联系起来外,还认识到脑对人的肢体活动的控制作用。最典型的就是认识到“中风”实际上是脑部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的疾病,而不是中医历代以来所认为的“外风袭人”,并结合《内经》上所说的“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论述,认为“中风”一病实际上就是气血上逆于脑部,导致脑部功能破坏,从而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等症状。其中民国初期的著名医家张锡纯对此最有心得,他根据这个理论,创造出了治疗脑出血疾病的有效方剂“镇肝熄风汤”。该方通过引导气血下行,使脑部出血情况得到迅速改善,降低大脑压力,并促进脑部瘀血的吸收,从而有效地治疗因脑出血导致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等。既然张锡纯已经认识到“中风”是气血上逆于脑而导致的脑部出血的疾病,那么为什么方子名称要叫“镇肝熄风”呢?什么是“肝风”,“肝风”和气血的运行有什么关系呢?“肝风”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呢?这就是我们下一章要讨论的问题——人体内在平衡紊乱所导致的五种病理状态,也就是中医上说的“内生五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来自
开封
发表于 2009-9-25 15: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楼主所讲事实的确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来自
开封
发表于 2009-9-25 17: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谢谢王老师 花了这么多精力系统的把中医的魅力展现给大伙  再次说声  幸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9: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谢谢楼上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尽最大的努力用我有限的资源为畜牧养殖服务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添砖加瓦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东省 青岛市
发表于 2009-9-25 20: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王老师的“中医理论文章连载(转载)”讲的实在是好,深入浅出,如谈家常,希王老师继续连载下去,鄙人正在津津有味的享受着这桌美味的大餐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尽最大的努力用我有限的资源为畜牧养殖服务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添砖加瓦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东省 青岛市
发表于 2009-9-25 20: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希望adm和能实行置顶操作的管理人员把这篇文章放在各大板块的置顶位置上,让更多的人能分享到这篇文章给人们带来的对中医的乐趣和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3: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前面转载了中医理论的“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气血津液”和“病因”。虽然这都是人医理论,但对我们广大的兽医、特别是中兽医爱好者也是很有价值的,会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人及其它的哺乳类动物的内部生理结构是五脏和六腑,而我们所针对的禽类同样也是有五脏、六腑的生理结构。再者,中医是用哲学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发展,而作为生长在天地之间的一切生物,都是脱离不开“四气”和“五行”的。因此,中医发展到现在所针对的已不仅仅是人,而同样也包括了与人有类似生理结构的所有动物。故而,中兽医理论并未脱离人的中医理论。
     因为转载文章再往下就没有了,而中医理论却才刚刚步入了门槛。所以,往下的内容只能有我硬着头皮往下续了。但是有一点仍需要说明,因为本人的水平确实有限,难免会有些如言不达意、论述错误等情况出现,这里还请大家不要怕驳面子,尽量提出,这也是相互学习的机会。另外,如果众网友确实看不下去了,也请回帖言明,我将即刻终止连载,以免枉占论坛空间。在此先谢谢大家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1: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接上文我谈一下“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对于禽病来说,似乎临诊意义不大,所以,这里只做一个简单介绍。
所谓的内生五邪,是六淫之中去掉“署”,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它的发病原因大多是由于机体内的气血不足,或者是脏腑的阴阳失调所致。比如说内寒和内火,分别可由阴、阳的虚衰所引起。阴虚则热,阳衰则寒,是一类的虚证表现。但又由于季节的交替、情志的变化、饮食的不节等原因,又可导致内火、内湿、内燥等的实证发生。内风一般的说是由于肝肾阴虚,水不函木,肝阳上亢所致的肝风抽动。另外,内生五邪也可相互转化,相互兼夹。如燥而化火、湿於久而化热,或者与热兼夹而形成湿热内阻等等。这些同归为内伤的范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2: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一.八纲辨证
八纲即是指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对纲领性证候,是中医诊疗的重点掌握部分。它是经由临床信息的掌握,从而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患者正气的强弱等,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的过程。尽管疾病的表现非常复杂多变,但基本上都能用八纲加以归纳。这里我们可以回想一下鸡群发病的情况。比如一夜冷风吹过,鸡群马上会出现呼吸道、鼻流清涕、怕冷挤堆等症状。这就是风寒所致的风寒证,而风和寒同为阴邪,所以也是阴证。再比如鸡的发烧不食、闭眼呆立、咳而长鸣、内脏出血死亡等症,是由于热结肺卫,或者是热伤血分所致,是热证,热即为阳邪,因此也是阳证。也就是说,在六淫里面,表、实、热为阳,里、虚、寒为阴,此六纲都可被阴、阳两纲所概括,因此也可以说,阴阳二纲是八纲中的总纲。
在疾病诊疗中,八纲辨证是分析疾病共性的方法,是其它各种辨证的总纲,对分析疾病具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八纲之间即是相互联系,又经常交织夹杂,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或者出现真假难辨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八纲辨证时,不但要娴熟地掌握八类证候的特点,还要注意八者之间的相兼夹杂,转化真假,从而正确而全面地认识疾病、诊断疾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安徽淮南
发表于 2009-9-28 14: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淮南
继续连载呀,都等的迫不及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9: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1.表里
表里的概念:通常的说,肌体的外部(皮毛、肤腠、经络)为表,内部(脏腑、骨髓)为里,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表里辩证主要运用于外感病,对伤寒和温病辩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表里的辩证,可察知病情的轻重浅深及病理变化的趋势。如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病邪由表入里为病进,病邪由里出表为病退。据此,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表里辩证有三个定义: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首先表证所指的是,六淫邪气经皮毛或口鼻侵入机体初期时所形成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它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其证候表现也与疾病的性质和部位有关。这是由于六淫邪气客于皮毛肌腠,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因此发热;又因为卫气受遏,肌表得不到正常的温煦,因此恶风寒。肺合皮毛,开窍于鼻,邪气由皮毛口鼻而入,内应于肺,肺失宣肃,所以会有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发生。对于人的外感表证而言,它的总体症状变化为恶寒(或风)、发热,有汗或无汗,咳嗽,是必然的症状反映。但是,由于禽类缺乏汗腺,我们不能够观察到汗的情况,也因此可使我们产生中医在禽病上的诊疗怀疑。那么禽类外感表证又是什么情况呢?我们都知道,因为禽的特殊生理结构,诸如人的汗出或者周身疼痛的症状基本没有。但是,禽类同样有肺脏,有与人相似的整个肺系。因而,禽的外感表证首当其冲的即是肺系的病理性症状反映,就如上面所说的肺失宣肃,肺气闭郁等等。这是我多年的临床体会,所述可能也不太确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潍坊
发表于 2009-9-28 21: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受用了啊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2: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在外感的中后期,由于失治或者其它原因,使病邪进一步的深入脏腑、气血、骨髓,从而引起里证的出现。这是里证的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是内伤,即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直接损伤脏腑所致。里证的成因也较复杂,其病位广泛,症状较繁,可出现诸如壮热、口渴、小便短赤、烦躁、腹泻、呕吐等症。壮热是因热邪内传入里,或寒邪化热入里而导致的里热炽盛。就拿外感风寒表征来说,本来是表证,病位较浅,病势较轻。但在失治的情况下,可继续向内传变,也就是向里深度的发展,这就使得病势加重,病情复杂。五行肺属金,可存卫气而抗邪。从五行生克关系上来说,肺金生于脾土,克于肝木,同时又被克于心火。而现在由于寒邪凝滞,肺卫受损,首先可向脾土传变——子病及母;同时又会被肝木反制——相侮。另外,肺和肾又是通调整个肌体水液的重要器官,简单的说,肺为上水源,肾为下水源,上水不通可致下水的枯乏。从而可引起腹满不食——寒阻脾气,大便荡泻、小便短赤——寒邪化湿化热,甚至肾阴枯竭。这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其它的传变也会有不同的里证变化。对于情志内伤和饮食劳倦同为里证,但属于内生五邪的范畴,这里就不多分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日照
发表于 2009-9-29 22: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继续发,对中医有了初步的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3-29 00:09 , Processed in 0.118104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