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68|回复: 13
收起左侧

中医基础理论---------祝贺中兽医药区开通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讲师

在职一座山,离职一座碑!

Rank: 9Rank: 9Rank: 9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金点子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辽宁-丹东
发表于 2009-5-30 12: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丹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目      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章 藏象学说
    第一节 脏腑
    第二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气、血、津液学说
第五章 经络学说
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
第七章 病机学说
第八章 防治原则
---------------------------------------------------------------------------------
第一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就是说,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在认识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状况时,中医学也是首先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局部病变时,也必须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它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等等,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2、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
  季节气候以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与之相适应,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驰、腠理开、汗多;而秋冬季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症,冬季多有伤寒。
  在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白昼为阳,夜晚为阴,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许多疾病的发病时间及引起死亡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如研究表明,五脏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时间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时期急性心肌梗塞多发生在子时至巳时,而秋冬季,该病的发作多在午时至亥时。此外据观察,人的脉搏、体温、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时的节律变化。
  根据中医运气学说,气候有着十二年和六十年的周期性变化,因而人体的发病也会受其影响。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十二年或六十年的变化规律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11年或12年)有关。太阳黑子的活动会使太阳光辐射产生周期性变化,并强烈干扰地磁,改变气候,从而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
  地域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从致密。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别。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家就对此有所认识,在《素问》中就这个问题作了较详尽的论述。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
  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对病人作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阐释人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人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因其功能以静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因其功能以动为主。五脏之中又可根据其位置分为阳脏(心、肺)和阴脏(肝、脾、肾),每一脏腑之中又可将其功能归为阳,而其物质归为阴。此外,经络亦可分为阳经、阴经等等。
        2、概括人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人体的物质基础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属阳,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动以物质为基础,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如果人体的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的生命就会中止。
        3、说明人的病理变化
  阴阳学说还被中医学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很多,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一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许多情况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正邪抗争,各有胜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作以概括性的解释。
  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邪气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素问 "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阳虚,不能制约阴寒,可出现虚寒征象,即阳消阴长,"阳虚则寒";阴虚,无力制约阳,可出现虚热征象,即阴消阳长,"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指体内的正气,特别是阴液与阳气之间的病理关系,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阴阳互损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阴阳互损的最终表现为"阴阳俱损"、"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指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病理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说明这类病理情况。
        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对于任何疾病,无论其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首先要分清阴阳,既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证型,又可以用阴阳来分析四诊。如望诊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声音洪亮者属阳,语声低微者属阴;脉象浮、数、洪大者属阳,沉、迟、细小者属阴等等。从证型来看,病位在表属阳,实证属阳,热证属阳;而病位在里属阴,虚证属阴,寒证属阴等。
  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中医学也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的。如对于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对于阴盛所致的寒实证,则应以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药来祛寒。而对于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要以滋阴药以补虚;对于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则要以温阳药以补阳。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就必须阴阳两补。
  阴阳学说还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味,并用以指导临床使用。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具有收敛、沉降作用者属阴,而具发散、升浮作用者属阳。在临床用药时,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的归类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如事物的特性与木的特性相近,则归属于木,而与火的特性相类似的事物,则归属于火。按照五行学说,自然界及人体等可分别归类如下:
自然界 五
行 人 体

味 五
色 五
化 五
气 五
方 五
季 五
脏 六
腑 五
官 形
体 情
志 五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哭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火克金。中医学还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及气候、饮食等的关系。
  人体在病理情况下的改变,也是可以用五行学说来说明的。由于脏腑分属五行,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依据五行学说的规律的。如肝病传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间的相互病理影响,则为木郁土虚或土雍木郁。肝病影响到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即木侮金;影响肾,即子病及母。
  依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归属,据此,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比如,患者面色发青,喜食酸食,脉弦,则可诊为肝病;面色红,口中苦,脉洪大,可诊断为心火旺。又如,痉挛拘急抽风,根据五行归类属木病,从人体脏腑来看,可诊断为肝病;全身水肿,小便不利,五行归类属水病,而病位可定为肾。
  根据五行学说,治疗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发生病变的脏腑本身,还应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控制疾病的传变。正如《难经》所论述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
  中医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
  1. 补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虚证,可以补其所属的母经或母穴,如治疗肝虚证时,选取肾经合穴阴谷。此即虚则补其母,补母则子安。
  2. 泻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经或子穴。如肝实证可取心经荥穴少府,或本经荧穴行间治疗。此即实则泻其子,泻子则母安。
  根据母子相生的关系,提出以下治疗原则:
  1.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肾(水)阴以养肝(木)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导致的肝阴不足之证。
  2.益火补土法,即温肾阳(火)以补脾(土)阳的方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导致的脾阳不振之证。在五脏配属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门学说兴起,对机体的温煦多指为命门之火的作用,即肾阳的作用。
  3. 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金)肾(水)阴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4. 培土生金法,即补脾(土)益气而达到补益肺(金)气的方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致肺虚脾弱之证。
  中医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创建了以下治疗原则:
  1.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土和水,指脾肾两脏,培土制水,指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又称温肾健脾法。若肾阳虚不能温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治当以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2.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证。木和土,乃肝脾两脏。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旺脾虚,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3. 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 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
  4.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肺失清肃,肝火偏盛之证。金和木,乃肺肝两脏。佐金平木,即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又称清肺泻肝法。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
第三章 藏象学说
第一节 脏腑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心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与舌、面等有联系。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病变。心主神志。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这些功能全赖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如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发白、晦滞。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而味觉的功能正常和语言的正确表达,则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如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润,舌体柔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如心神志功能异常,则见舌强语謇,或失语等。[附]心包络心包络,简称心包,又可称"膻中",是指包在心脏外面的组织,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代心受邪。如热病过程中如出现高热、神昏等病症,中医学称之为"热入心包"或"蒙蔽心包"。
    肝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人以木气的冲和条达之象来类比肝的疏泄功能,故在五行中将其归属于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
  1.调节精神情志。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除由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这一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泄不及,则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状态,如烦燥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
  2.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中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
  3.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
  肝的疏泄功能还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故肝失疏泄,有时还可出现腹水、水肿等。肝主藏血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大量血液贮藏于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就排出其所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藏血的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失于对筋脉的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肝开窍于目
  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经脉又上联目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主筋。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前所述。若热邪炽盛,灼伤肝的阴血,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中医称之为"肝风内动"。
  "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槁、软薄,或凹陷变形。
    脾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和胃相为表里。两者均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人出生后其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中医认为,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脾的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的这一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就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所以若脾失升清,则水谷精微上升布散失职,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泄脱肛等病症。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可出现某种出血证,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脾气健运,则口味和食欲正常。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欲的减退或口味的异常,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实际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在体现。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人体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四肢活动有力。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肌肉的壮实与瘦削以及四肢功能活动正常与否。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其营养则逐渐消瘦或痿软松弛,四肢则痿废不用。
    肺
  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藏"。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若肺受邪而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症状。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其次体现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异常,可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气短、声低、乏力等。肺主宣发和肃降。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卫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以充养身体,温润肌腠和皮毛。肃降,即清肃、洁净和下降之意。肺主肃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两者失调,就会出现"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等。肺主通调水道。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二是肺气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异常,则水的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小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肺开窍于鼻。鼻是肺的门户,为气体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均有赖于肺气的作用来维持。肺气的功能调和,则鼻的通气功能正常,嗅觉灵敏。肺的某些病变,常可影响及鼻,使之产生多种病理表现,如鼻塞流涕,不闻香或鼻衄等。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成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肺合皮毛是说肺能输布津液、宣发卫气于皮毛,使皮肤润泽,肌腠致密,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如果肺气虚则体表不固,常自汗出,抵抗力下降则易于感冒。由于肺和皮毛相合,所以外邪侵犯皮毛也常常影响肺的功能而招致相应病变。
    肾
  肾位于腰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精有精华之意,指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
  肾精的主要生理效应有: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死之精,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即《素问·本神》所说的"生之来,谓之精",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例如,人在七、八岁时,由于肾气的逐渐充盛,所以有"齿更发长"的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气充盛,产生了一种叫做"天癸"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排卵,出现月经,性机能也逐渐成熟而有生殖能力;待到老年,肾气渐衰,性机能和生殖能力随之逐渐减退而消失。
  2、肾主水。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来自水谷精微、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而水液代谢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肾有司开阖的作用。开,则水液得以排出;阖,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在体内潴留。如果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如阖多开少,可见尿少、水肿;开多阖少,则尿多、尿频。
  3、肾主纳气。纳即收纳、摄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故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如肾虚不能纳气,可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症,称为"肾不纳气"。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精不足,则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二阴是前阴与后阴的总称。前阴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为膀胱的功能,但须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因此,凡尿频、遗尿或尿少、尿闭多与肾的功能失常有关。。后阴指肛门。粪便的排泄虽由大肠所主,但中医认为亦与肾有关。如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衰,脾失温煦,水湿不运,可致大便泄泻;肾气不固,可致久泄、滑脱。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精能生髓,髓藏于骨腔中以营养骨骼,称为"肾主骨","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养,则坚固有力。如果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软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所以临床所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常因肾精不足所致。牙齿与骨一样,也是由肾精所充养,称为"齿为骨之余"。故凡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中医认为均由肾精不足所致。
  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多而润泽,即所谓"其华在发"。凡久病而见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早脱、早白者,多属肾精不足和血虚。
    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腑。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又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素问·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则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
  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胃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素问·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是;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如果胃的这一功能发生障碍,可出现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
  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因而又称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饮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后,必须下行而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在藏象学说中,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若胃失和降,则影响食欲,并出现口臭、脘腹胀满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呕吐等。
    小肠
  小肠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这一功能异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小肠主泌别清浊
  小肠将经过进一步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并将水谷精微吸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因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和大便、小便的质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
    大肠
  大肠居于下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这一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同时与肺的肃降有关。如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如泄泻或便秘或便脓血等。
    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其与肾直接相通,又相表里。
  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其浊者下输于膀胱,并由膀胱暂时贮存,当贮留至一定程度时,在膀胱气化作用下以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膀胱的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
    三焦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
  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报导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雹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故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
  脑居颅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髓的生成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都有关系,其功能有养脑、充骨和化血三个方面。
  骨有贮藏骨髓和支持形体的作用。
  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直接相连。胆与肝又互为表里。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为六腑之首。但是,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女子胞位于小腹内,为女性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 中医认为,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心、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有关。这是因为其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功能无不与血、精有关。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任主胎胞,冲为血海。在病理上,当各种因素导致上述脏器、经脉功能异常,即影响女子胞的功能,引起月经失调与不孕。
第三章 藏象学说
第二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的输散分布也需要血的运载。如果肺气虚或肺失宣降,会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从而导致血瘀,出现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等症状体征。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也将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
  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脾气旺盛,生血功能正常,则心有所主;而心血充足,则可营养脾气。血液在体内的循行,一方面要靠心气的推动,另一方面还要靠脾气的统摄才不致溢出脉外。如果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症状;反之要是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利,或脾不统血,血液外溢,则可致心血虚,心无所主,临床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等。
  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血液供应充分,肝有所藏;如果肝藏血功能失常,心无所主,血液运行也会受影响。临床上常见心血虚与肝血虚同时出现的病例。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情志与这两脏均有密切关系。心、肝病变也都可表现为精神、心理活动的异常。比如,肝阳上亢患者既可有头晕、目眩、烦燥易怒等肝病症状,又可兼有心悸、失眠等心病表现。
  心与肾
  心位居于上属阳,五行属火;肾位居于下属阴,五行属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应当降于肾,以助肾阳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则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从而防止心阳过亢。心肾之间的这种正常的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如果肾水不足,不能滋润心阴以制约心阳,就会出现心阳过亢,临床可见心烦、失眠、多梦、遗精等症。若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水,使肾水不能化气,反而上凌于心,则可出现心悸、水肿等症。
  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
  人体之气的主要是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之气所组成。故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的健强,是人体气盛的保证。另一方面,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代谢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及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来完成的。肺以脾所运化输布的水谷精微为营养,才能使其功能活动得到保障;而脾运化水谷和水湿的功能,也需要肺的宣降、通调水道功能来实现。如果脾气虚损,会导致肺气不足,出现疲乏倦怠,少气懒言等症。若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生成痰饮,也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出现咳嗽、喘息等症。而肺气虚衰,无法通调水道,水湿内停,则会使脾阳受阻,出现腹胀、便溏、水肿等症。
  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涉及气机的调节。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升降协调,则气机通畅。如果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会出现肝气上逆,表现为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症,即所谓"肝火犯肺"。反之,如果肺失清肃,燥热内停,亦会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出现咳嗽、胸胁胀满、头晕头痛等症。
  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涉及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肾主水,能升清降浊,负责水液的蒸腾气化;肺为水之上源,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肾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在病理状态下,肺失宣降,或肾的气化失调,均可影响水液代谢,出现尿少、水肿、喘促、喘逆等症。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由肺肾二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果肾气虚损,不能摄纳肺吸入之清气,气浮于上,则会出现呼多吸少,活动后症状加剧的情况。
  此外,肺肾二脏之阴液相互资生。若其中之一受损,必会影响另一方面,出现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饮食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及脾胃升降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肝又需要依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提供营养,才能保持疏泄功能的正常。若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功能,则可见抑郁、胸闷、腹胀、腹泻、便溏等肝脾不和之证。而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则可使肝胆疏泄不利,出现黄疸。此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且脾主统血,而肝主藏血,两脏均与血液的生理、病理情况相关。
  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肝血需要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于肝血的化生。中医称之为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如果肾精亏损,则会导致肝血不足,而肝血不足,也会影响致肾精亏损。此外,肝主疏泄功能与肾主封藏功能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如果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功能失调,则会影响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泄精生理功能。
  脾与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二者的关系是先后天相互滋养的关系。脾气的健运,要依靠肾阳的温煦,而肾精也需要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补充。脾肾两脏生理上相互滋助促进,病理上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此外,脾可以运化水湿,肾负责气化水液,脾肾两脏在津液代谢方面也是共同起作用的。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阴阳表里的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之间通过经脉形成相互络属的关系。  
  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通过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互相络属,形成表里关系。临床上可见心经实火移热于小肠的病例,出现尿少、尿热、尿赤、尿痛等症状;也可见小肠热盛,循经上炎于心,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
  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通过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相络属成为表里关系。肺气肃降可以帮助大肠的传导功能,而大肠传导正常,又有助于肺气的肃降。如果肺失肃降,津液无法下行,大肠的传导功能受其影响,则会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等症;而大肠传导不利,腑气不通,又会影响肺气的肃降,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症。
  脾与胃
  脾与胃通过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相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属阴喜燥恶湿,胃属阳喜润恶燥。两脏一运一纳,一升一降,一燥一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传输。临床上如果脾虚运化功能不良,胃的受纳和降功能也会同时受影响,出现食少、恶心、呕吐等症。同样,如果饮食不节,胃失和降,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出现腹胀、腹泻等症。
  肝与胆
  胆附于肝,肝胆通过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络属而形成表里关系。胆汁的排泄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胆汁排泄的通畅与否,也会影响肝的疏泄。临床上,肝病常影响到胆,胆病也常波及至肝,出现肝胆同病的现象。
  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通过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互为络属而成表里关系。膀胱贮尿排尿功能有赖于肾脏的气化。肾气充足,固摄正常,则膀胱开合有度,水液代谢正常。如果肾气虚,气化失常,膀胱固摄不利,开合失职,则会出现小便不利或小便失禁、遗尿、尿频等症。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传化水谷,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饮食摄入人体之后,经胃的腐熟而下传至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以分清浊。其中清者为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剩余的水液经肾入膀胱,成为尿液排出体外;浊者为糟粕,进入大肠传导为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在消化、吸收及排泄的过程中,胆汁排泄入胃以助消化,而三焦的气化作用,则促进饮食水谷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伤及津液,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出现便秘;大肠燥结,便秘不通,也会使得胃失和降,出现恶心、呕吐。此外,脾胃湿热,常熏蒸肝胆,使得胆汁外溢,而出现黄疸。胆火过盛,则会影响至胃,出现呕吐苦水等症状。
---------------------------------------------------------------------------------
第四章 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都有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属于阴。
  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都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又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温煦,以及血和津液的滋润濡养。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的状况下,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
  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还有"精"。"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即通常所说的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都有直接关系。
  气、血、津液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都离不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因而气和血,气和津液,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气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均可以用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
  气的生成来自于三个方面:
  1.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精气;
  2.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3.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作用:气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2.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气的温煦作用保证着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气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4.固摄作用:气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并可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5.气化作用:气化作用即在通过气的运动可使人体产生各种正常的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实际上,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就是相反相成的,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气的运动被称为气机,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例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又如,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各类:
  1.元气: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循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元气的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因此,可以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2.宗气:宗气即胸中之气,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宗气的功能一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功能、心搏的强弱及节律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由于宗气积于胸中,临床上常以心尖搏动部位的(虚里)的搏动情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的盛衰。
  3.营气:营气即运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营气的功能表现为注入血脉、化生血液及循脉上下、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4.卫气:卫气即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与营气一样,也主要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卫气的功能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血
  血是流行于脉管之中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作为血液的循行通道,被称为血之府。
  血主要是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其主要来源是摄入的饮食物。饮食的优劣和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血的化生。此外,精血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因此,精气是血化生的另一个来源。
  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血循行于脉中,内达脏腑,外至肌肉、皮肤、筋骨,不断地为全身各脏腑器官提供营养,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血又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精神、神志、感觉、活动均有赖于血液的营养和滋润。
  血液循行于脉管中,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是血液得以正常运行的保证。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肺朝百脉,运行于全身的血液都要汇聚于肺,合成为宗气后贯注于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脾气的统摄作用使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肝的疏泄功能使气血运行通畅,肝的藏血功能则调节着血液的流量。
  津液
  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与气、血一样,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的初步消化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上输于脾而完成的。脾一方面将津液输布到全身以滋润和灌溉各组织器官,另一方面将津液上输入肺,再由肺进一步宣发,将津液经过气化形成汗液排出体外。或经肺的肃降作用,将津液输送到肾和膀胱,经肾的气化作用变为尿液排出体外。
  津液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可以滋润皮毛、肌肤、眼、鼻、口腔,濡养内脏、骨髓及脑髓;另一方面津液可以化生血液,并有滋养、滑利血脉的作用,是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此外津液的代谢还有助于体温的恒定及体内废物的排出。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阳,血属阴,气的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的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气血之间存在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关系。
  气为血帅指的是气能生血、气能行血及气能统血三个方面。
  气能生血:血的化生过程离不开气化。无论是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血液的过程,还是精转化成血的过程,均需要依靠气的作用。气盛,则生血充足;气虚,则影响血的化生,甚而出现血虚。
  气能行血:血液在脉中的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所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均与血液的运行密切相关,无论哪个环节功能失调,均可导致血行不畅。
  气能统血:气对血液具有统摄作用,使之循行于脉中,而不致外溢。气的统摄作用主要是由脾气来实现的。如脾气虚,不能统血,临床上就会出现各种出血病证,被称为"气不摄血"。
  血为气母:血是气的载体,同时也是气的营养来源。因此,气不可能在没有血的情况下独自存在。临床上血虚会使气的营养无源,导致气亦虚;血脱则使气无所依附,从而气也随之而脱。
  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系同气与血的关系很相似,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和津能载气四个方面。
  气能生津:津液来自于摄入的饮食物,而饮食物化生津液则依赖于脾胃之气。因此可以说,气是津液化生的动力。如果气虚,脾胃功能减弱,则可见津液不足之证。
  气能行津:津液在体内的输布和排泄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通过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共同的气化作用,可以实现气对津液的行津、化水功能。任何原因造成气虚、气滞或相关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气能摄津:气对津液具有固摄作用,可以有节律地调节和控制津液的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如果气虚固摄作用减弱,则会发生体内津液无故流失,如卫气不固而自汗,肾气不固而尿频、遗尿等。
  津能载气:如同血一样,津液也是气的载体,气同样依附津液存在。因此津液的流失也会使气受损伤。如出汗过多,或大量呕吐、腹泻,会使津液丧失,同时也会导致气随津脱。
  血和津液的关系
  中医认为,津血同源,因为血和津液都是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而来的,全身组织中的津液渗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血液如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血和津液同为液体,均以营养、滋润为主要功能,故二者同属于阴。病理上,血液和津液相互影响。例如失血过多,津液便渗入脉中补充血液之不足,由此也会造成津液的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症状。而津液大量损耗时,也会导致血脉空虚,或血液枯稠。在临床治疗时,对失血者不宜用汗法,对大汗伤津者则不宜用破血、逐血药,就是考虑到津血同源的关系。
---------------------------------------------------------------------------------
---------------------------------------------------------------------------------
第五章 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详见下表)  



统 —经脉 —正经十二
(十二经脉)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络脉 —十五络脉
—孙络
—浮络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经  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表1: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它有三个方面的生理功能: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2、别络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3、灌注气血濡养全身。
  络  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细小的络脉。连属部,包括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孙络
  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
  浮络
  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感应传导: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近年来,人们根据经络循行通路,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现的疼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皮肤的形态、温度、电阻改变等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肺脏有病,中府穴可有压痛。
  3、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说早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和中药处方。如针灸中的"循经取穴法",就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如胃病,常循经远取足三里穴;胁痛则取太冲等穴。中药治疗亦是通过经络这一渠道,使药达病所,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如麻黄入肺、膀胱经,故能发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张洁古、李杲还根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用羌活;属少阳经的用柴胡。  
---------------------------------------------------------------------------------

中医基础理论.txt

125.79 KB, 下载次数: 1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在职一座山,离职一座碑!

Rank: 9Rank: 9Rank: 9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金点子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辽宁-丹东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12: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丹东
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古代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疠气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等)。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其实,中医的所谓"不内外因",有的即是外因,如外伤等;有的则是内因为主,但常结合外因而致病的,如饮食不节、劳逸损伤等皆属此类。没有一种致病因素既不属于内因,又不属于外因的,充其量是某一致病因素,可能由内因与外因的协同作用形成,因而严格说来,中医所认识的病因是内因与外因两大类。
  疾病与健康是相对的。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气血阴阳协调平衡,即"阴平阳秘";当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生理活动异常,气血阴阳平衡协调关系被破坏,导致"阴阳失调",出现各种症状,便发生了疾病。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总其大要,不外关系到人体本身的正气和邪气两方面。
  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剧的暴热、暴冷),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的含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湿地常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2.六淫邪气除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外,还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
  4.六淫为病,其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5.六淫致病从今天的临床实践看,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在内。这种用六淫来概括病邪,把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结合起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尽管还不十分细致,但却是一个较正确的途径。
  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当其太过、不及时,四季均可使人患病。且寒、湿、燥、暑、热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故中医认为,风邪实为外感病证的先导,因而《素问·骨空论》有"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等生动的理论概括。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善动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为阳邪。且易侵犯人体的上部(如头面)和肌表,可使皮毛、汗孔开泄,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病态。由于风性轻扬、无处不到,故风病症状,可表现于身体的任何部分。但初起一般多在上部、外部和体表,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2.风邪善行数变:风邪致病,发病速、变化快、病位游走不定。如风痹的关节疼痛,多呈游走性,部位不定。故《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动:有动摇不定的含义。如破伤风出现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等症状,某些温热病的热盛动风、阴虚风动,以及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出现的眩晕、抽搐、筋脉强直等症状皆属于"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表现,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寒
  寒为冬季的主气,也可见于其它季节。寒邪致病有内寒、外寒之别。外寒指外感寒邪而言,伤于肌表者,名"伤寒";直中脏腑者,名"中寒"。内寒是人体机能衰退,阳气虚弱所致。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犯表,卫阳受损,则出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发热等症状。寒邪直中,侵袭脾胃,则中阳受损,或伤及肾阳,会出现畏寒、肢冷、腹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等症状。
  2.寒性凝滞,主痛:寒邪侵袭,或阴寒内盛,皆可导致阳气不振,气血运行不畅,使气血凝滞,脉络不通,可出现疼痛。若上焦阳虚,阴寒阻遏胸阳,可出现胸痹、心痛;中焦脾胃阳虚,可造成胃脘痛、腹痛、泄泻;下焦肾阳不足,会出现腰膝冷痛、精寒不育等。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拘引之意。寒邪犯及肌肤,则毛窍收缩,出现恶寒、无汗、脉紧等症状;寒邪客于经络关节,则经脉收引,出现筋肉拘急痉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
  暑
  暑为夏季之主气。暑病轻者谓伤暑,重者谓中暑、暑湿。暑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暑系夏日火热之气所化,其性炎热,故为阳邪。人受暑气,多见身热、多汗、心烦、口渴饮冷,脉洪数等症状。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易升易散。其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易伤津液,津伤则口渴喜饮;大汗出往往气随津脱而气虚。
  3.暑多挟湿:夏日炎暑,多雨而潮湿,其致病常见四肢倦怠、胸闷、纳呆、便溏等症状。
  湿
  湿为长夏的主气。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性重浊:湿邪犯表,则令人头重身困,四肢酸楚,身不扬;若湿滞经络,流注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若湿流下焦,则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脓血,甚至妇人带下粘稠腥秽等。
  2.湿性粘滞: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湿病症状多粘腻不爽,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畅,大便粘滞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风湿病、湿温病。
  3.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粘滞,留滞于脏腑经络,常常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无能,出现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
  燥
  燥为秋季的主气,有内燥和外燥之分。人体感受自然界燥气而发病,为外燥,多见于秋天,故又名"秋燥"。秋燥分温、凉两类:初秋尚热,易感温燥;深秋气凉,易感凉燥。内燥是疾病病理过程中因津液或精血亏损而形成的。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临床常见鼻燥咽干、唇裂口渴、干咳少痰、大便干燥、或皮肤干涩皲裂、毛发失荣等症状。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故燥邪伤人,自口鼻而入,最易犯肺。燥伤肺津,多见干咳少痰,或无痰,痰中带血,无汗或少汗,鼻干口燥、咽干便秘等症状。
  火
  火为热之极。火邪有内火、外火之分。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而致,或自风、暑、湿、燥、寒五气转化而来。内火是疾病变化的产物,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或情志过激而致。如肾水不足,心火上炎;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思虑劳心,引动心火等。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性上炎:火为阳邪,其性上炎。其伤人多见上部,心火上扰,常见口舌生疮;胃火上窜,可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多见头痛、口苦、目赤、眩晕。感受火邪,阳热炽盛,出现壮热、烦躁不宁、口渴引饮、或疮疹红肿热痛等症状。
  2.伤津、动血、生风:火为阳邪,易伤津耗液,故感受火邪,出现发热、口渴、喜冷饮、舌红少津、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等症状最为常见;火热之邪侵犯人体,劫耗阴液,可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而出现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亦属于肝风内动的范围;热入血分,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症状。
  疠气
  疠气,即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在中医文献中,又有"瘟疫"、"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
  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聚、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如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等。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又《诸病源候论·卷十》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古人在这里不仅指出了疠气病邪有传染性,同时也指出了疫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温疫论·原病》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这里又明确指出了疠气病邪可通过空气传染,多从口鼻侵入人体而致病。
  疫疠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1.气候因素: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
  2.环境和饮食:如空气、水源、食物的污染。
  3.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4.社会因素影响:疫疠的流行,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有关。一般来说,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疫疠较易流行;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疫疠较少流行。
  七情内伤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1.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内脏密切相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可见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又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五志"。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2.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侵袭人体,从皮肤或口鼻而入,发病之初均见表证。而七情内伤,则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多种病变的发生。
  (1)直接伤及内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临床上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但并非绝对如此,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脏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里即指出了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损可涉及其它脏腑。又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又常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证。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气血失调为多见。如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症;郁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出现肝经气郁的两胁胀痛,善太息等症;或气滞血瘀,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症瘕等证。此外,情志内伤还可化火,即"五志化火",而致阴虚火旺等症,或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
  (2)影响脏腑气机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先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故《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过度,伤神损脾。可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思虑过度,则伤心脾,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则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根据临床观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会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以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劳逸损伤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正常的劳动和体力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不会使人致病。只有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房劳过度,或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劳逸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过劳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劳神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劳力过度,是指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而积劳成疾。劳力过度则伤气,久之则气少力衰,神疲消瘦。如《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即指此而言。
  劳神过度,是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脾在志为思,"而心主血藏神,所以思虑劳神过度,则耗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而言。肾藏精,主封藏。肾精不宜过度耗泄,若房事过频则肾精耗伤,临床常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男子则遗精、早泄、甚则阳萎,女子则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症。
  过逸指过度安逸,不参加劳动,又不运动而言。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若长期不劳动,又不从事体力锻炼,易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可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症,或继发它病。《素问·宣明五气论》所说:"久卧伤气",即是这个道理。
  外伤
  外伤包括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伤等。
  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等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瘀血肿痛,出血,或筋伤骨折,脱臼。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可导致昏迷、抽搐、亡阳虚脱等严重病变。
  烧烫伤,多由高温物品、沸水或热油、或烧烫等引起。轻者损伤肌肤,在受伤部位红、肿、热、痛、皮肤干燥、或起水泡、剧痛;重度烧烫伤则可损伤肌肉、筋骨使痛觉消失,创面如皮革样,或蜡白、焦黄或炭化;严重烧烫伤,则伤面过大,除有局部症状外,常因剧烈疼痛、火毒内攻、体液蒸发或渗出,可出现烦躁不安、发热、口干渴、尿少等,甚至死亡。
  冻伤,是指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全身性冻伤,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寒过盛,阳气受损,失于温煦和推动血行,则寒战,体温逐渐下降,面色苍白,唇青,指甲青紫,感觉麻木,神疲乏力,或昏睡,呼吸减弱,脉迟细。如不救治,易致死亡。局部冻伤,多发生在手、足、耳廓、鼻尖和面额部位。发病初起,受冻部位因寒主收引,经脉挛急,气血凝滞不畅,影响受冻局部的温煦和营养,致使局部皮肤苍白,冷麻,继则肿胀青紫,痒痛灼热,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等,溃破后常易感染。
  虫兽伤,包括毒蛇、猛兽、疯狗咬伤,或蝎、蜂蛰伤等。轻则局部损伤,出现肿痛,出血等;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而死亡。毒蛇咬伤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常导致中毒死亡。疯狗咬伤,初起仅见局部疼痛,出血,伤口愈合后,经一段潜伏期,然后可出现烦躁、惶恐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恐水、恐风等症。
  寄生虫
  中医早已认识到寄生虫能引起疾病,并将之称为"虫积",多由饮食不慎、恣食生冷瓜果及不洁食物等所致湿热内生,蕴酿生虫,久而成积。虫积常见腹痛、食欲不佳、面黄形瘦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厥逆、腹胀不通、呕吐、甚至酿成蛊症。寄生于人体内的虫类颇多,一般有蛔虫、蛲虫、绦虫、血吸虫、囊虫等。其发病各有特征,如蛔虫寄生于肠道,则腹痛时作;钩虫病常表现为面黄肌瘦、嗜食异物;蛲虫病患者常主诉肛门、会阴瘙痒,并可在这些部位直接找到白色细小线状蛲虫;绦虫病症状较轻,常因粪便中发现白色带状或虫节片而就医;血吸虫病因其肝脾肿大,血行不畅,而致水液停聚形成'蛊胀'。
  痰饮和瘀血
  痰饮
  痰饮,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由津液凝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邪侵犯肺、脾、肾等脏,使水液敷布,排泄失常,或致三焦水道失畅,影响水液的正常代谢。乃致水湿停聚,酿成痰饮;如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煎熬津液而成痰;或素食肥甘、嗜酒,亦能引起湿聚而生痰,一般以质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通常多为合用。
  痰饮一旦产生,便能流窜全身,停聚各处,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停留在肺,则出现喘咳、胸闷、咯痰;蒙蔽于心,可见胸闷、心悸、失眠、神昏、甚则狂癫;停聚于胃,会致脘闷痞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流于经络筋骨,可出现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成痰核瘰疬,阴疽流注;痰饮上扰,可致眩晕、昏迷;痰气凝郁于咽喉,则咽部不适,常有如物梗喉感;饮停胸胁,可见胸胁胀满,咳嗽引痛;若留聚肠间,则肠鸣漉漉,甚至便溏腹泻。可见其害甚多,故有"百病多因痰作崇"之说。
  瘀血
  瘀血,是指全身血脉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或体内存在离经之血未能消散等病理状况。一般是由气虚、气滞、血寒、外伤等原因所致。
  盖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行无力,无力则血易停滞,从而产生瘀血;气滞则血凝,凝则成瘀;血寒则气涩,血液乃不畅,不畅则血易凝滞成瘀;外伤则血溢于经,离经之血停聚而成瘀。
  瘀血形成后,既会影响血液的运行,又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病证。如瘀阻心络,会出现胸闷、心痛、口唇青紫、脉多结代;瘀阻肺络,可见胸痛、咳血;瘀阻于肝,则见胁痛、痞块症瘕;瘀阻于胃,可见呕血,胃脘作痛,大便漆黑;瘀阻胞宫,可致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甚至崩漏;瘀在肢体,局部可见肿痛或青紫,甚则活动不利。
  尽管瘀血为病繁多,但临床表现多有共同特点:疼痛多如刺如割,且痛处不移而拒按;出血多紫暗而不鲜,或挟带血块;局部表现,可见青紫或瘀斑、瘀点、久之可触及肿块,按之不移。
---------------------------------------------------------------------------------
第七章 病机学说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机十九条",是以"五运六气"的"六气"与五脏相应的理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别归属于心、肺、脾、肝、肾之疾患,风、寒、湿、热、火之疾患,病变部位是在"上"或"下"等。但必须指出:《内经》之论述病机,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病机十九条",它与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某些病证(如疼痛、痿、痹、厥、痈疽等)的病机,均有详尽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学说均非常重视。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素问》及《灵枢》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热病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的进退变化;在《内经》脏腑、经络虚实的基础上,对不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阐述。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1729种病候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证候作了阐述,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著。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机;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论述了"邪气"致病的病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阐释了"阳有余而阴不足"和"湿热相火"等病机。
  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间的盛衰变化,决定着病机的虚或实,并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及其转归。
  邪正盛衰与病机虚实的关系,首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中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也就是说,实的病机主要是邪气盛;虚的病机主要是正气虚,然而疾病的种类极多,疾病的过程亦较复杂,使邪正之间的盛衰变化呈现错综复杂。
  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正在抗争中经常发生变化。所以,虚和实的病机,也经常可发生转化和错杂。病机的或实或虚,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的征象可循。但是,临床征象仅仅是疾病的现象,在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反映病机的或虚或实;而在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特殊情况下,这些假象不能反映病机的虚实,所以临床分析病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被假象所迷惑。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中,邪正的消长盛衰不是不变的,在一般状况下,正胜则邪退,疾病趋向于痊愈或好转;邪胜则正衰,疾病趋向于恶化,甚则可以导致死亡。
  正盛则邪退是指在邪正盛衰的变化过程中,正气来复,正气战胜邪气,邪气逐渐消退,疾病趋向好转而痊愈,这是在许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结局。如六淫之邪所致的外感疾病,多由于正气被邪气所遏制而发病。如果患者的正气来复,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则可促使邪从外解。
  邪盛则正衰是指在邪正盛衰的变化过程中,邪气旺盛,正气渐衰,疾病趋向恶化,甚则死亡的一种转归。如外感热病的发展过程中,亡阴、亡阳等症状的出现,即是正不胜邪,邪盛正衰的典型表现。
  此外,若邪正双方势均力敌,则亦可出现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或邪祛而正气不复等情况,是许多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遗留某些后遗症、或慢性病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的病机
  "实"的病机,主要是由于邪气亢盛,正气尚未虚衰,邪正之间剧烈抗争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多见于外感的早、中期;食积停滞不化,痰涎壅盛,水湿泛滥,阏血内阻等。《素问·玉机真脏论》有"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为"五实"证候的记载。现在一般认为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均属于"邪气盛则实"的临床表现。
  "虚"的病机
  "虚"的病机,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及其生理功能减弱,抗御致病邪气的能力低下,所以邪正之间剧烈抗争的现象不明显,而导致一系列正气虚衰的病理变化。临床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或因大病、久病、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机体的正气;或因致病邪气的久留而伤正等,均可导致正气虚衰而成虚证。《素问·玉机真脏论》中就有"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为"五虚"证候的记载。现在一般认为神疲乏力、形容憔悴、神思恍惚、心悸气短、自汗盗汗、二便失禁、脉微弱无力;或五心烦热、畏寒肢冷等,均属于"精气夺则虚"的临床表现。
  病机的虚实错杂
  因实致虚,是指本为实证,由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或因年老体衰,不耐病邪侵袭;或因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耗损了机体的气、血、津液而致虚证。
  因虚致实,是指本为虚证,由于虚久不复,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弱,气、血、津液等运行迟缓和代谢失常,以致形成食积、痰、水湿、瘀血等滞留体内,积聚而成实证。
  虚实错杂,实际上多是在疾病的虚实转化中形成的虚实错杂。如因虚致实的虚实错杂,正虚是本、是因,邪实是标、是果;因实致虚的虚实错杂,邪实是本、是因,正虚是标、是果。
  虚实真假的病机
  真虚假实,主要指病机的本质为"虚","实"是指临床上表现出来的假象。多为正气虚弱、气血不足、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减退,运化无力所致。如脾胃的运化功能减退,可引起腹胀满、疼痛;阴不敛阳,阳气外越时,可见精神兴奋、面红、烦躁等假实的征象。但因其本质是正虚,故必有虚象显露,如脉象的虚弱无力、舌质的胖嫩、光剥等。
  真实假虚,主要是指病机的本质是"实","虚"是临床上表现出来的假象。多由于热结肠胃、痰食壅滞、湿热内蕴及大积大聚等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如阳气不能处达于表,则可见肢冷;气血郁聚于内, 则可见精神萎靡,不欲多言,肢体倦怠。但其本质是邪实,故必有邪实之征象可见。如脉滑数有力,舌苔黄糙等。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机体阴阳的平衡协调状态,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而遭到破坏,导致阴阳之间出现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等情况,是对机体各种病理状态的高度概括。
  阴阳失调之说,首见于《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和《素问·调经论》说的"阳虚则外实、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
  阴阳偏胜
  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机。病邪侵入人体,在性质上,必从其类,即阳邪侵袭人体,则邪并于阳,而形成机体的阳偏胜;阴邪侵袭人体则邪并于阴,而形成机体的阴偏胜。
  由于阴和阳是相互制约的,一般来说,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所以阳偏胜必然会耗阴,从而导致阴液不足;阴偏盛也必然会损阳,从而导致阳气虚损。
  阳偏盛
  阳主动,主升而为热,所以阳偏胜时,多见机体的机能活动亢奋、代谢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来说,阳胜的病机,多指阳气亢盛而阴液未虚的实热证。进一步发展,可成为阳盛阴虚之证。
  阳胜的形成,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寒之邪,但入里从阳而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临床多见壮热、烦渴、面红、尿赤、便干、苔黄、脉数。若阳热亢盛过久,则必耗阴液,故阳盛实热病证,易于煎灼人体阴液,久之亦可导致人体津液不足,阴精亏损,转化为实热伤阴的病证。此即是"阳胜则阴病"。
  阴偏盛
  阴主静,主内收而为寒,故在阴偏胜时,多见机体的机能活动代谢低下,热量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等阴寒内盛的病理状态。一般来说,阴偏胜,多指阴邪偏盛而阳气未衰的寒实证,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阳虚,则成为阴盛阳虚之证。
  阴胜的形成,多由外感阴寒之邪,或过食生冷,阴寒内盛,遏抑机体的阳气,或由素体阳虚,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前者属实,后者则为虚实夹杂。此外,阴寒之邪壅盛,日久必伤阳气,故阴盛实寒病证,常可导致虚衰,出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减退情况,此即"阴胜则阳病"。
  阴阳偏衰
  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所谓"精气夺",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阳偏衰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机体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最为重要,这是由于肾阳为诸阳之本的缘故。由于阳气虚衰,阳虚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亦因之而减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
  阳虚则寒,临床可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亦可见到倦卧神疲,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以及由于阳虚气化无力,阳不化阴,水液代谢功能减退或障碍而导致的水湿停滞等病变。
  阴偏衰
  阴偏衰,即是阴虚,是指机体的精、血、津液等阴液亏耗,其滋养、宁静的作用减退。多由于阳邪伤阴,热邪炽盛伤津耗液,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阴虚,虽然五脏皆可发生,但一般以肺、肝、肾之阴虚为主,其它脏腑之阴虚,久延不愈,最终亦多累及肺肾或者肝肾,所以临床上以肺肾阴虚与肝肾阴虚为多见。因为,肾阴为诸脏阴液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所谓阴虚则热,是指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阳气相对亢盛,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以及阴虚阳亢等病理表现。阴虚内热多有全身性虚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消瘦,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阴虚火旺多有咽干疼痛,牙龈肿痛,颧红升火,咳血或痰中带血等症;阴虚阳亢多见眩晕耳鸣,肢麻,肌肉颤动等症。
  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系指由于阴液(精、血、津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久之则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主要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主要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和阳的一方盛极,因而壅盛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形成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临床现象。
  阴盛格阳,即阴阳内外格拒。系指阴寒之邪盛极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疾病的本质虽然是阴寒内盛,但由于其格阳于外,故其临床表现,反见面红烦热、欲去衣被、口渴、狂躁不安等热象。因其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故为真寒假热。
  此外,阴盛于下,虚阳浮越,亦可见面红如火,称为戴阳,亦是阳虚阴盛,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的一种表现。
  阳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寒"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寒象。由于其疾病之本质是热盛于里,而格阴于外,故称为真热假寒。这种四肢厥冷,又称之为"阳厥"或"热厥"。
  阴阳亡失
  阴阳的亡失,是机体的阴液或阳气因大量消耗而亡失,是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包括亡阳和亡阴两类。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导致全身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外邪过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大量耗伤而脱失;或由于素体阳虚,正气不足,又加疲劳过度等多种因素所诱发;或过用汗法,阳随津枯,阳气外脱等所致。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亡阳,多由于阳气严重耗散而衰竭,虚阳外越所致。主症是大汗淋漓,汗稀而凉,肌肤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清淡漠,甚则昏迷,脉微欲绝等阳气欲脱之象。
  亡阴,系指机体的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煎灼阴液,或因慢性消耗性疾病,阴液耗竭所致。主症多见汗出不止,汗热而粘,手足温,喘渴烦躁,甚则昏迷谵妄,脉数无力,舌光绛无苔等。
  由于阴与阳相互依存,故阴亡,则阳必无所依附而浮越于外,阴亡之后可迅速导致亡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亦告终结。
  气血失常
  气血失调,是指气或血的亏损和各自的生理功能异常,以及气血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失调等病理变化。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气的生化不足、耗损过多或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所导致的气虚,及气的运动失常,即气机失调,形成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病理状态。
  血的失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伤太过,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状态。二为血的运行失常,或为血行迟缓,或为血行逆乱,从而导致血瘀、血热,以及出血等病理变化。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与血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一旦气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调,临床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失和和不荣经脉等几方面的症状。
  气虚
  气虚,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率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
  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行失常,是指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
  一般地说,气机失调的病机,可概括为气滞(即气的运行流通障碍)、气逆(即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陷(即气不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过强)、气闭(气的外出受阻)、气脱(气失内导而散脱于外)等方面,现分述如下:
  气滞,是指气机郁滞,气的运行不畅所致的病理状态。主要由于七情内郁,或因寒冷刺激,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影响了气的流通运行,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可引起局部的胀满或疼痛、形成血瘀、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还可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如肺气壅滞、肝郁气滞、脾胃气滞等。
  气逆,是指气的上升过度,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情志所伤,或饮食寒温不适,或痰浊壅阻等因素所致。多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如气逆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而发作咳逆,气喘;气逆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或呃逆、嗳气;气逆在肝,则肝气逆上,发为头痛而胀,胸胁胀满,易怒等症。若突然遭受惊恐刺激,肝肾之气或水寒之气循冲脉而上逆,则可形成"奔豚气"的病证。
  一般来说,气逆于上多以实证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上逆者,如肺气虚而肃降无力,或肾气虚而失于摄纳,则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气虚,和降失职,亦能导致胃气上逆,此皆因虚而致气上逆之病机。
  气陷,是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气虚发展而来。若素体虚弱,或因久病耗伤,脾气虚损不足,致使清阳不升,中气下陷,则可产生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证。
  气闭与气脱,都是以气的出入异常,或为闭塞,或为脱失的严重病理状态,临床多表现为昏厥或亡脱等病证。
  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伤太过,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状态。二为血的运行失常,或为血行迟缓,或为血行逆乱,从而导致血瘀、血热,以及出血等病理变化。
  血虚,主要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经脉失养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失血过多,新血不及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生化血液功能减退而血液生成不足,以及久病不愈,慢性损耗而致血液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
  常见全身或某一局部的某些机能减退或营养不良,如肌肤爪甲失养、面色苍白、唇舌爪甲色淡、头昏眼花、两目干涩、心神不宁、心悸怔忡、视力减退、肢节屈伸不利、肢体或肌肤麻木等。
  血瘀,指血液循行迟缓、或郁滞流通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多由于气机阻滞而血行受阻,或气虚无力行血;或痰浊阻滞脉道,血行不畅;或寒邪入血,则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灼津液而成瘀;或因离经之血、瘀血阻滞血脉等。
  血瘀的病机,主要是血行郁滞不畅或凝结而成瘀血,故血瘀阻滞于脏腑经络等某一局部时,则可导致脉络不通,痛有定点,得寒温而不减,甚则可形成肿块,同时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或见瘀点,瘀斑等症。
  血热,指血分有热,血液运行加速,甚则血液妄行而致出血。多由于邪热入于血分所致。如外感温热邪气,或外感寒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皆能导致血热;温热病的营分证和血分证;情志郁结,五志过极,郁久化火,伤及血分,亦可导致血热。如肝郁气滞,郁而化火,内火炽盛,郁结血分,即可形成血热证候。临床可见身热以夜间为甚,口干不欲饮,心烦或躁扰发狂,或衄血、吐血、尿血、月经提前、过多,舌质红绛,脉细数等症。
  气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调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与血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一旦气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调,临床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失和和不荣经脉等几方面的症状。
  气滞血瘀,是指由于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循行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成血瘀。亦可因闪挫外伤等因素伤及气血,而致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
  气不摄血,主要指气虚不足,固摄血液的功能减退,而致血不循经,逸出于脉外,从而导致各种失血的病理状态。多与久病伤脾,脾气虚损,中气不足有关。临床常见便血、尿血、妇女崩漏等症,还见于皮下出血或紫斑等。
  气随血脱,是指在大出血的同时,气亦随着血液的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虚脱的危象。临床常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晕厥、脉芤或沉细而微。
  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的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耗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衰;或先因气虚,血无以生化而日渐亏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病证。临床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症状。
  气血不荣经脉,主要指因为气血两虚,以致气血之间相互为用的功能失于和调,影响了经脉、筋肉和肌肤的濡养。常见肢体麻木不仁,或运动失灵,甚则不用或皮肤搔痒,或肌肤干燥,甚则肌肤甲错等症。
  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代谢,是肌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的正常代谢,不仅仅是维持着津液在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的协调平衡,而且也是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津液代谢的失常,必然会导致机体一系列生理活动的障碍。
  津液代谢失常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津液的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多,而致津液不足;二是由于津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障碍,而致体内的津液滞留,形成湿、痰、饮、水等病理产物。
  一、津液不足,是指体内津液在数量上的减少,导致内则脏腑,外则皮肤,孔窍缺乏津液,失其濡润滋养,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病理现象。多由于燥热之邪,或脏腑之火、五志过极化火灼伤津液;或因久病、精血不足而致津液枯涸;或过用燥热之剂,耗伤阴液所致。
  一般来说,如炎夏多汗,高热时的口渴引饮,气候干燥季节中常见的口、鼻、皮肤干燥等,均属于伤津的表现;如热病后期或久病精血不足等,可见舌质光红无苔,形体瘦削等,均属于液枯的临床表现。
  二、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
  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液津得不到正常的向全身输布,因而形成津液在体内的环流缓慢,或是津液停滞于体内某一局部,以致湿从内生,或酿为痰,或成饮,或水泛为肿等。其成因甚多,除了外邪因素外,主要的有气、血和有关脏腑的功能失调。
  津液的正常输布,有赖于肺、脾、肝、肾、三焦等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一旦脏腑的功能失调,则津液不能外输于皮毛和下输于膀胱,而致痰壅于肺,甚则发为水肿;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则可使津液在体内环流减弱,而痰湿内生;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则津停;肾失蒸腾气化,则气不化津而致津液停滞;三焦的水道不利,影响了津液在体内的环流和气化功能。
  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液潴留,溢于肌肤而为水肿。
  水停气阻指水液停贮,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如水饮阻肺,则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气凌心,则可见心悸、心慌,甚至胸闷心痛等症;水饮停滞中焦则可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食呆滞,甚则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水饮阻滞于经脉则可见肢体困倦、沉重等症出现。
  气随液脱主要指由于津液大量丢失,气失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的危候,多由高热、大汗,或严重吐泻所致的气随津脱。
  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亏耗,血脉中的津液干涸,称为血燥。多因大热伤津,或烧伤灼液,或阴虚劳热等可导致津枯血燥,常见心烦,鼻咽干燥,或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
  津亏血瘀主要指津液亏损,血液循行郁滞不畅的病理状态。
  脏腑病机
  脏腑病机,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脏腑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阴阳、气血失调的内在机理。
  脏腑病机之说,首见于《内经》,指出了不同病证的归属。以后,随着脏腑辨证的发展,临床医疗经验的积累,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了脏腑病机的理论,成为临床辨证论治的主要基础理论。
  五脏的阴阳、气血,是全身阴阳、气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脏的阴阳和气血之间的关系是,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故阳和气合称为"阳气";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脏腑组织及精神情志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但是,从阴阳、气血和各脏生理活动的关系来说,阳和气,阴和血又不能完全等同。一般来说,脏腑的阴阳,代表各脏生理活动的功能状态,脏腑的气血,是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各脏之阴阳,皆以肾阴肾阳为根本,因此各脏的阴阳失调,久必及肾;各脏之气血,均化生于水谷精微,因此各脏的气血虚亏,与脾胃气血生化之源关系密切。
  由于五脏生理功能各有特点,因此各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各有所侧重;六腑的功能失调,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功能失调;奇恒之腑的功能失调,即脑、髓和骨、脉、女子胞的功能失调。
  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
  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脏器,被尊称为"君言之官"。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
  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的阳气偏盛和心的阳气偏衰两个方面。
  心的阳气偏盛,即心火旺。一般可发为两类,凡由于邪热内蕴,痰火内郁或由于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所致者多属实火;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或由全身之阴血不足,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者则多属虚火。心的阳气亢盛可导致躁扰心神,或血热妄行,而导致各种出血,或心火上炎或下移。
  心的阳气偏衰,即是心的气虚和阳虚。多由于久病耗伤,或禀赋素虚,或年高脏气衰弱所致。主要表现为心神不足,血脉寒滞及心气虚衰。
  心阴、心血的失调,主要有心阴不足、心血亏损,以及血心瘀阻等。
  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心悸怔忡:多因心阴、心血亏损,血不养心,心无所主,而悸动不安;或因心阳、心气虚损,血液运行无力;或因痰瘀阻滞心肺,气血运行不畅,心动失常所致。
  心烦:多由于心火炽盛,心神被扰;或心阴不足,虚火扰心,以致神志浮动,躁扰不宁所致。
  失眠、多梦:多由心阳偏亢,阳不入阴,心神不能入舍所致。但有虚实之分。实则为邪热、痰火、扰动心神,神不安藏;虚则为心阴心血亏损,阴不敛阳,血不养心,心神浮越,失于敛藏所致。
  健忘:多由心的气血虚亏,脾气不足,肾精不充,髓海空虚,心神失养,神志衰弱所致。
  喜笑不休、谵语、发狂:皆由心火亢盛,或痰火上扰,或邪热内隔心包,而致神识昏乱。
  昏迷:多由邪盛正衰,阳气暴脱,心神涣散;或因邪热入心(逆传心包),或痰浊蒙蔽心包等所致。气火上逆,气机逆乱可致气厥,亦可因心神暂时涣散而出现昏迷。
  心前区憋闷疼痛:多由胸阳不振,或为痰浊、瘀血痹阻,心脉气血运行不利,甚或痹阻不通所致,此属"真心痛"范畴。
  面唇爪甲紫暗:心阳虚损,或寒滞血脉,血行瘀阻不畅所致。
  面色苍白无华:心气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而无光泽。
  脉细弱无力,或结代,或细数,或散大数疾,或虚弱无力,或迟涩:均为心主血脉功能失调的反映。
  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朝百脉以助心推动血液的循行,通调水道以促进津液的输布和代谢。肺气尚能宣发卫气于体表,以发挥其温煦肌肤,保卫肌表的作用。
  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多由外邪侵犯于肺和肺系,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气太过,气火上逆犯肺所致。亦可由于肺气不足,宣发和肃降无权,或肺阴亏虚,燥热内生而致宣发和肃降失常等。
  肺气虚损,即肺气虚,多因肺失宣发和肃降,久病不愈,伤及肺气;或劳伤过度,耗伤肺气;或久咳伤肺,以致肺气虚弱。
  肺阴不足,主要包括肺的津液不足和阴虚火旺。多由燥热之邪久留,或痰火内郁,或五志过极化火等耗伤肺阴所致。
  肺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咳嗽:为肺的呼吸功能失常最常见症状之一。主要由于肺气失宣,肺气不时上逆所致。
  气短:多由肺气虚损,呼吸功能衰减所致。
  哮:多由痰气交阻,气机升降出纳失常,肺系气道阻塞不畅所致。
  喘:多由肺热蕴盛,气机壅阻或肺肾两虚,肾不纳气所致。
  胸闷疼痛:多由风、寒、燥、热之邪,或痰、瘀、水饮等壅遏肺气,气机阻塞不通,或肺络为邪所闭,气血滞涩不畅所致。
  咯痰、咯血:多由肺失空肃,水津气化输布障碍,聚而成痰,或因脾虚,痰湿内聚上泛所致。咯血多为痰热化火,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
  声哑失音:多由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声道不利,而致声哑失音。或由于肺虚阴津不足,声道失于滋润而致声哑失音。
  鼻衄:多由肺胃蕴热,或肝火上炎,灼伤肺之脉络,热迫血妄行所致。
  自汗:多由肺气虚损,卫阳不固,腠理疏泄,津液外泄所致。
  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水谷化为精微,运化水液,输布津液,防止水湿的产生。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于脾的阳气,故"脾宣升则健"。脾主升清、主统血。脾的阴血,对于脾的运化功能所起的作用,远逊于脾的阳气。
  脾阳、脾气的失调,脾的阳气失调,主要为脾阳、脾气的不足,而致健运失职,气血生化无权,或内生水湿痰饮,甚则损及肾阳,而致脾肾阳虚;或脾之阳气不足,升举无力而致中气下陷;或气虚统血无权,而致失血。故脾的阳气失调主要引起脾气虚弱,脾阳虚衰及水湿中阻等病症。
  脾阴的失调,即脾阴虚,是指脾脏阴液亏虚不足。多由病久或热病期耗伤脾胃之阴液所致。
  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制:
  腹满胀痛或脘腹痛:多因脾气虚,运化无力;或因宿食停滞:或因脾胃虚寒,失其温煦,寒凝气滞;或因肝气犯肺,气机郁滞等所致。脾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机郁滞,故发胀满而痛。
  食少、便溏;多因脾虚胃弱,或湿困脾胃,脾不升清、胃失降浊。
  黄疸:多由脾运不健,湿浊阻滞,肝胆疏泄受碍,胆热液泄,胆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泛溢于肌肤所致。
  身重乏力:多由脾气不足,或脾为湿困,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因而水湿留滞所致。
  脱肛、阴挺及内脏下垂:多因脾虚、中气下陷,脏腑升举维系无力或不能升举。
  便血、崩漏、紫癜:多因脾气虚,失其统摄之权,则血不循经而外逸。如血溢肠内,则血随粪便而下,谓之"便血"。气虚下陷,冲任不固,则为崩漏。血溢于肌腠皮下,则发为紫癜。
  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肝是人体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组织。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肝阳肝气主气机的疏泄和条达,能调节情志的抑郁和亢奋,并能助脾胃的升清降浊。肝气尚能总司全身筋腱的屈伸及血液的调节,但在病理上肝阳肝气具有易亢,肝阴、肝血具有易亏虚的特点。
  肝的病机,主要表现于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或不及,肝血濡养功能的减退,以及肝脏阴阳制约关系的失调等方面,故肝脏阴阳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是,肝阳肝气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常是不足。
  肝阳、肝气失调,肝的阳气失调,以肝气、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而肝之气虚或阳虚则较为少见。且由于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肝阳相对亢盛,故肝阳上亢之由亦多在肝阴、肝血不足。因此,肝气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气郁结、肝气横逆、以及肝火上炎等。
  肝阴、肝血失调,肝的阴血失调,均以亏损为其特点。阴虚则阳亢,而形成肝阳上亢、阴不制阳、阳气升动无制,肝风内动等。肝的阴血失调,主要可导致肝血虚亏、肝阳上亢,以及肝风内动等。
  肝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眩晕:多由肝阴不足,阴虚阳亢。肝之阳气升动,上扰清窍所致。
  目花:多由肝阴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目失肝血所养而致。
  耳鸣:多为情志抑郁,肝郁气滞,郁久则化火生热,或火怒伤肝,肝胆之火亢进,上扰清窍所致,甚则清窍被蒙,可成重听。
  巅顶、乳房、两胁、少腹疼痛及囊肿疼痛:上述部分,皆为肝经循行所过。若肝郁气滞,气机阻塞,或痰气交阻,或气血互结,以致经气不利,脉络不通,则可于上述部位出现胀痛,或形成肿块。若气郁化火上窜于头部,则可发作巅顶剧痛。
  关节屈伸不利,筋挛拘急、抽搐:多为肝之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
  四肢麻木:多由肝血不足,不能滋养经脉肌肤,或由于风痰流窜经脉,络脉气血不和所致。
  急躁易怒:肝为刚脏,主升主动,若肝郁气滞,气郁而化火,肝火亢盛,或肝之阴气升动太过,肝阳亢逆,则可致性情急躁而易怒。
  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肾为"先天之本"。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肾的藏精功能失常,则或为肾失闭藏,精气流失,导致肾中精气不充足而亏虚,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或精不生髓,而导致髓海不足,骨质疏松等。肾的主水功能失常,则可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或为尿少、尿闭、聚水而为肿,或为尿多,小便清长、失禁等。
  由于肾中精气,含有"先天之精",为一身之本,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本。因此肾的生理功能失常,实际上即是肾的精气不足或肾阴肾阳的失调。
  肾的精气不足,主要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气不固两方面。
  肾的阴阳失调,主要包括肾阴亏虚、肾阳虚损、命门相火过亢等方面。
  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阳萎、滑精、早泄、遗精:此皆生殖机能衰弱的表现,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多为阳萎;肾气虚损,精关不固,失其封藏固摄之权,则多为滑精或早泄;因梦而遗,谓之梦遗,多由肾阴虚,相火妄动所致。
  腰冷酸痛、下肢痿软: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阳虚、肾精不充,则不能温煦或滋养腰膝,或寒湿、或湿热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冷酸痛,骨软无力,下肢痿弱。
  气喘: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肾气虚损,失其摄纳之权,气浮于上,不能纳气归元,故见呼多吸少而气喘。
  耳鸣、耳聋:肾开窍于耳,肾精可生髓充脑,脑为髓之海,肾阴虚、肾精不充,髓海空虚,则脑转(眩晕)、耳鸣如蝉、虚甚则耳聋失聪。
  骨蒸潮热:肾阴不足则肺阴虚损,肺肾阴虚,阴不制阳,则虚热内生,而见骨蒸潮热。
  虚烦失眠、健忘:多由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则虚烦而难寐。肾精亏虚,髓海不充,轻则记忆力减退,重则健忘。
  小便不利,尿闭、水肿:多由肾阳虚损,气化失司、关门不利,水液不能蒸化或下输所致。水液排出不畅,则  小便不利;气化障碍则尿闭不通;水邪泛滥于肌腠,则发水肿。
  尿频、遗尿:系由肾气虚衰,封藏固摄失职,膀胱失约所致。
  六腑的阴阳气血失调
  胆的病机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胆汁生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的控制调节,所以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碍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多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而引起,或因中焦湿热重蒸,阻遏肝胆的气机,致使肝胆郁热化火,胆汁排泄失调。
  胆病的临床常见症状有寒热往来,口苦、胁痛、黄疸等。其发生机制如下:
  寒热往来:外邪客于足少阳胆经,由于少阳为枢,外出于阳则发热,内入于阴则恶寒,故见寒热往来之证。
  口苦:为胆气上逆,胆液上泛所致。
  胁痛:胆位于右胁下,胆的经脉循行于两胁,若肝胆气机不畅,经脉阻滞,气血流通不利,即可发作胁肋胀满疼痛。
  黄疸:为肝胆疏泄失职,胆液排出不循常道,逆流于血脉,泛溢于肌肤所致。
  胃的病机
  胃为"水谷之海",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
  胃的病机,主要为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功能障碍,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病理变化。导致这些病理变化原因虽多,但从胃的本身来说,主要有胃气虚、胃寒、胃热和胃阴不足等。
  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嗳气、呃逆、恶心、呕吐:多由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嗳气、恶心、呕吐等。
  胃脘胀痛:多由情志抑郁,或宿食停滞,从而导致胃气郁滞,和降失职,气机阻塞不通,不通则痛,故发胃脘胀满而痛。
  消谷善饥:多由胃热炽盛,腐熟功能亢进,水谷消化加速所致。
  胃脘嘈杂:多由胃热(火),或胃阴亏损,虚热内生,胃腑失和所致。
  纳呆食少:多由胃气虚弱,腐熟功能减退,和降失职所致。
  小肠病机
  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也即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而下行的水谷食糜,进一步消化吸收,把水谷精微转输于脾以营养周身,并把剩余的糟粕和水液,下注于大肠或渗于膀胱而排出体外。
  一旦小肠的生理功能失调,如失于受盛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则可见食下则腹痛,泄泻或呕吐等症;如其化物作用减退,则可出现食后作胀、便溏、泄泻和完谷不化;如其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则可见清浊混淆,吐泻交作,腹中剧痛等症。
  小肠病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泄泻、尿赤灼痛等症。
  大肠病机
  大肠的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也就是接受小肠传送下来的糟粕,吸收其中剩余水分,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因此,大肠的病变,多表现为排便的异常。
  大肠的传导失司,可由湿热或寒湿之邪,或由饮食所伤,食滞不化等因素所致;湿热、寒湿与大肠之气血相博,气滞血瘀可致下痢赤白粘冻、里急后重;脾胃运化失司,脾肾气虚不能固摄,则可引起便秘或大便失禁,甚则脱肛。
  大肠失于传导而致便秘等,可由阳明实热燥结,胃气下降,肺气壅盛于下而失清肃引起;也可由阳虚不运,中气虚弱,肠液枯涸等因素引起。若大肠传导涩滞不利,阻滞大肠经脉的气血运行,久则积瘀成痔。若湿热结于大肠,营气不行,逆于肉理,卫气归而不得复返,则可使局部肌腠发生肿胀疼痛,以致肉腐化脓,发为肠痈。
  大肠的临床常见症状有热泻、便闭、痢疾、肠垢、痔、肠痈等。
  膀胱病机
  膀胱为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其经脉络肾,与肾构成表里关系。
  膀胱的生理功能失常,主要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亦即是肾的气化功能失司,多表现为排尿的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难,甚则尿闭,或见遗尿,小便失禁等。
  三焦病机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下焦之合称。三焦是气和津液的升降出入道路和气化的场所,所以一般认为:三焦的气化可以概括全身脏腑经络的气机升降出入和脏腑经络的气化功能。
  肺的通调水道失常则上焦气化失司;脾胃的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可归纳为中焦气化失司;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失常,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异常,归结为下焦气化失司。
  奇恒之腑的病机
  脑的功能失调
  脑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眼、耳、口、鼻、舌的视、听、嗅、味等感觉,以及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均是脑的生理功能。
  脑是髓汇聚而成,故又称"髓帝"。脑髓是肾之精气所化生。所以,肾之精气亏虚,精不生髓,髓虚不能充脑,脑髓空虚,即能导致脑的功能失调或减退,而见神识衰弱,智力减退,视、听和言语应答迟钝,肢体不便或痿弱不用等病理表现。
  脑的病变,多由老年精亏、或素体虚弱、或用脑过度,或久病不复、肾精亏虚所致。脑的生理活动,全赖于气、血、津液和水谷的充养。因此,心、肺、脾、肝、肾等的生理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
  髓与骨的功能失调
  髓居骨中,包括骨髓、脊髓和脑髓。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营养骨骼,使其生长发育;充养脑髓,使其充盈,保证神识活动的正常发挥。
  髓的病变,常由肾精不足或水谷精微亏乏,精无以生髓所致。其病理表现是髓虚则骨失养,可见骨骼软弱,屈伸无力,或易于碎折;髓虚则无以充脑,脑髓虚亏,则神识衰弱。
  骨为人体重要的支架,骨内藏髓,髓能养骨,故骨之生长和功能,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
  骨的病机,主要表现于骨弱失养,痿软无力或变形。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水谷失养。
  脉的功能失调
  脉为血之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道以通利为顺。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或寒凝瘀阻等,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致气滞血瘀,从而引起气滞血瘀之处的疼痛、肿胀或麻木,甚则出现局部肌肉萎缩,坏死等。
  女子胞的功能失调
  女子胞,又称胞宫,即是子宫。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故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的异常。
  导致女子胞生理功能失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 气血失常,胞宫功能失常。
  血热,肝不藏血或疏泄太过,热扰血液,迫血妄行;气虚,脾不统血,冲任失于固摄,均可导致月经先期、量多,行经期延长,甚则崩漏等病理表理;若血随气火上逆,则可见经行吐衄,产生倒经。气滞、血瘀;或气血不足,或阳气不足、下元虚寒、胞宫虚冷,则可导致血行涩滞,而见月经后期、经行血量过少,痛经或闭经,或为症瘕等病症。寒湿或湿热下注胞宫,可引起胞宫生理功能失调。湿热下注胞宫,则可见黄赤带下,或崩漏;寒湿阻滞胞宫,可致痛经、闭经或白带等。
  2.心、肝、脾、肾功能失常,胞宫的功能失常。
  心、肝、脾、肾功能失调,不仅可以引起气血的失调,而且,还可以导致胞宫的功能失常。如因思虑伤心,心血暗耗,营血不足,血海不充,则易发生月经不调、经闭、不孕等病症,如中气虚陷,升举之力减弱,胞宫因而下垂脱出,则为阴挺等。
  3.冲任失调,胞宫功能紊乱。
  冲脉和任脉均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乃是胞宫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受寒饮冷,则血凝气滞;邪热内扰,则迫血妄行;痰湿下注,则经脉气血失利;情志抑郁,则气滞血瘀;大怒,则气逆火动,血行妄乱;劳倦过度,则伤气;气虚则血失统摄等,凡此种种,均可造成气血失和,运行失常,从而导致冲任失调,胞宫功能紊乱。
  内生"五邪"病机
  所谓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变化而产生类似于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五种病理状态。由于病起于内,不是由外邪所引起,故称作为生"五邪",属于病机的范围,具体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即"内风",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故又称其为"肝风内动"。形成原因甚多,一般可见热邪炽盛,燔灼肝经,热极生风;阴虚阳亢,风阳上扰肝阳化风;肝阳化风;阴亏或血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等。
  热极生风,多见于热性病的热盛期的极期。常见痉厥、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吊、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肝阳化风,多由情志内伤,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为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终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阳化为风,形成风气内动。其症状轻则可见筋惕肌肉颤动,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为口眼歪斜,或为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率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阴虚风动,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液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所致。临床可见筋挛肌肉颤动,手足蠕动等症,以及阴液不足虚热内生之症。
  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因而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或屈伸不利。
  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寒从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内寒"的形成,多因阳气虚损,机体脏腑组织失于温煦,阴寒内盛所致。其产生多与脾肾阳气不足有关,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内寒病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内寒。常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蜷卧喜暖,腹泻便溏,舌润不渴等温煦不足之症,以畏寒喜暖为基本特征。二是阳气虚衰,气化功能减退,而致阴寒内盛。临床多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衡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发水肿等病症。此外,不同脏腑的内寒病变,其临床表现也各有特点:如心阳虚,则见心胸憋闷或绞痛,面唇青紫等;脾阳虚,则腹泻便溏;肾阳虚则腰膝冷前,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男子阳萎,女子宫寒不孕等。另外,阳虚内寒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有时还会出现真寒假热的病理表现,如面色反见潮红,但头汗出,脉虚大或滑数等。主要是亢阳衰微,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故见外热之假象。
  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及输布津液功能减退或障碍,从而导致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化生水湿痰浊,故"内湿"多因脾虚。
  内湿的形成,多因素体阳气不足,痰湿过盛;或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阳不振或脾气损,失其健运之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输布代谢发生障碍,而致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成痰,留而为饮,或积而成水。因此,脾的运化失职可导致湿浊内困,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湿性重浊粘滞,易于阻遏气机,故在内湿形成之后,常随其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病理现象。如湿邪留滞于经脉,则症见头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项强直,皆属于湿"。即是指颈项部分之筋肉,因为湿阻而不柔和,以致颈项强急而运动障碍。若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阳中焦,则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肿便溏,小便不利;若水湿泛滥,溢于皮肤肌腠之间,则发为水肿。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浮肿"。
  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机体各部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从而产生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又称为"内燥"。
  多由于久病、久热,耗伤阴液;或高热而灼伤津液;或湿邪化燥等所致,由于体内津液亏少,不能内溉脏腑,外润腠理孔窍,故临床多见干燥不润之现象。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一般来说,阴液亏损可产生内燥,而实热伤津亦可导致燥热内生。内燥病症,虽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但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内燥的临床表现多为一系列津液枯涸失润现象,诸如形体消瘦,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落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燥结不通,小便短赤不利,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等症,故刘元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热邪的郁结,因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阳气过盛化火,即机体阳盛有余,机能亢奋,热极化火的病变。
  邪郁化火,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外感六淫风、寒、燥、湿等病邪皆能入里郁滞,并从阳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湿、瘀血等)和食积、虫积等,均能郁而化火,主要机理是以上这些因素,易于导致阳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因而形成实热内结。
  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为"五志之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导致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而化热,因而火热内生。如临床常见的情志抑郁不畅,肝失疏泄,则常能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则化火,发为"肝火"病证。
  阴虚火旺,此属虚火,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则阳亢,因而虚热、虚火内生。一般来说,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机能虚性亢奋的虚热征象。而阴虚火旺,其火热征象则往往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火旺所引起的牙痛、咽痛、骨蒸、颧红等,即为虚火上炎所致。
---------------------------------------------------------------------------------
第八章 防治原则
  
  
  预  防
  中医学在治疗上历来防重于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
  未病先防,又称无病防病,无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古书《丹溪心法》曾称,"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未病先防,是研究传统的养生方法,如针刺、气功、药物法等;二是研究综合的预防措施,如环境卫生管理、除灭疾病等;三是研究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如食疗、敷帖、中药等;四是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整理中医预防措施,即通过开展中医药临床和实验研究,观察中医药预防措施的实际效果。
  防病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正气、调养精神、健身锻炼、调节生活、营养调配、忌食或少食不利于治疗与康复的饮食,还可以采取药物预防的方法,并从各方面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入。
  防病的方法
  防病具体来讲,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正气:讲究饮食起居、锻炼身体、避免劳逸过度,进行适当药物预防等方面的调养。
  调养精神: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正气内虚而发病。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疾病就不易发生。
  健身锻炼: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即指经常锻炼身体,如中国传统健身运动中,有导引、五禽戏、八段锦、 易筋经、气功、太极拳、其他武术等。
  调节生活:应该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气候与环境变化规律,对饮食、起居、劳逸、性生活等,应有适当安排和节制,不可过度操劳,更不可沉湎于吃喝玩乐之中。
  营养调配:选择适宜饮食作为辅助治疗,如在高热时,多饮清凉饮料或吃些瓜果汁,以清热生津;在感冒后,宜进食热粥以助于发汗;在水肿时,宜食赤小豆等以利水消肿;在高血压时,服食海带以软坚消婴等。另外,在人体五脏虚弱时,可采用进食动物内脏以补虚之法,如心悸可食猪心;久咳配用猪肺;肾虚腰痛可食猪腰子;肝虚夜盲可吃鸡肝;糖尿病选择进食猪胰脏等。
  忌食或少食不利于治疗与康复的饮食,中医认为,食物的性味如果与治疗疾病的目的相对抗,则必须禁忌服用,如在有水肿时,控制食盐摄入;在有血证时,忌吃辛辣燥热食品;在有湿热黄胆、积滞、痰饮时,忌食甘肥粘腻之物;在有热证、阴虚时,忌吃辛辣、温补、燥热之品;在有寒证、阳虚时,忌食苦寒、咸寒、生冷等。在服参类补剂时,忌食寒凉蔬菜、萝卜;在服硃砂、铁剂时,忌饮茶剂等。
  药物预防:分为传统药物预防:如用紫金锭溶化滴鼻,以预防瘟疫;用苍术、雄黄等烟熏室内,以消毒防病;用人痘接种法,以预防天花。近代新法预防: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流感;用紫草根、苎麻根或胡萝卜等预防麻疹;用茵陈、栀子、黄皮树叶等预防肝炎;用马齿苋、大蒜或茶叶等预防痢疾及其他消化道疾病,淋雨或受寒后喝姜汤预防感冒;用冬瓜、莲叶等煎汤预防暑病;服紫苏叶、甘草、生姜预防食物中毒等。中药环境预防:用单味药或复方药作为熏剂或水剂灭杀害虫等,其中单味药有苦参、射干、威灵仙、百部、石菖蒲、龙葵草、土荆芥、回回蒜、蓖麻叶、地陀罗、苦檀、桃叶、核桃叶、番茄叶、苦楝、蒺藜、艾蒿、白癣皮、苍耳草、皂荚、辣椒、浮萍等。
  防止病邪:在环境卫生方面:应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清除垃圾、废物,慎防噪音毒气,美化环境居所;管好食堂、公共场所卫生;注意公共卫生,养成定期卫生大扫除的习惯,以及灭杀狂犬,驱除鼠、虫、蛇害等;注意饮水和进食的卫生,适当调节饮食,不过饱过饥,勿过辛过辣,不进食过凉过烫及少吃肥甘厚味的食物。
  在生活起居方面:注意适应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中暑及其他流行性疾病等,以预防及避免外邪、情志、劳逸等致病;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要留心防范外伤或虫兽伤害,加强卫生保健及劳动防护。
  既病防变,又可以说是有病早治,防止病变。古称"差后防复",是指疾病刚痊愈,正处于恢复期,但正气尚未得元,因调养不当,旧病复发或滋生其他病者,事先采取的防治措施。或指疾病症状虽已消失,因治疗不彻底,病根未除,潜伏于体内,受某种因素诱发,使旧病复发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总之,是指人体在患病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截断疾病的发展、传变或复发,同时注意疾病痊愈后预防复发,巩固疗效。尤其是对传染性疾病,更应防止恶性或不良性变化,以防止传播条件的产生。
  疾病防变在临床上可应用于多种急、慢性病中,中医药防变对于咳喘、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胃炎、胆石症、高血压症、脑血管意外、癌症等,均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阻止或减缓疾病向不良方面转化。
  防变的方法
  防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早期诊断:在患病初期,如外感热病的传变,多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因此,在表证初期,就应该抓住时机,及早诊断。如少阳证,见到部分主证时,即可应用小柴胡汤和解之,以不致病情恶化。
  早期治疗:有些疾病在发作前,每有一些预兆出现,如能捕捉这些预兆,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临床上,常见的中风病发生之前,常有眩晕、手指麻木等症状;如能抓住这些预兆,早期治疗,可使病人减少痛苦,增加康复机会。
  控制病情:古称"先安未受邪之地",意思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先保护人体正气和未受病邪侵犯之处。如在治疗肝病时,采用健脾和胃的方法,先充实脾胃之气概不致因脏腑病变,迁延日久,损至肾脏等。故在治疗时,应当考虑这一传变规律,采取相应的方法,截断这种传变途径。如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足阳明症,旨在使该经的气血得以流通,而使病邪不再传经入里。
  差后防复:在人患大病之后,脾胃之气未复,正气尚虚者,除慎防过劳以外,常以补虚调理为主。如果余邪未尽而复发者,应以祛邪为主;或根据正气之强弱,二者兼顾之。如在外感热病治疗愈后,因劳累过度等,易引起旧病复发,出现虚烦、发热、嗜睡等,应当采取预防措施,清除病根,消除诱因,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如急性痢疾,常因治疗不彻底,以致经常反复发作。临证时,应当注意廓清余邪,即在身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消失后,根据病情,继续服用一个时期的清热利湿之剂,以防复发。
  医护结合:人们常说,"对于疾病,三分治疗七分养",中医尤其注重护理工作,如,中医讲究引导病人的思想情绪,从精神上对病人给予安慰和鼓励,使病人树立康复信心;注意饮食宜忌;注意调节寒温以适应环境等,这样可能利于疾病的康复。
  治  则
  治则,是中医学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对疾病的现状进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的一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治疗原则理论,包括治病求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整气血关系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六个方面,其中包含着许多辩证法思想,用以指导具体的立法、处方、用药。治则是指导疾病治疗的总则;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如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等。治法中的益气法、养血法、温阳法、滋阴法都属于在扶正总是下的具体治法;治法中的汗法、吐法、下法、逐水法等,都属于祛邪总则下的具体治法。
  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治病必求于本"。告诫医者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要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宜采取针对疾病根本原因确定正确的治本方法。是几千年来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一直遵循着的基本准则。
  治病求本的具体应用,除了必须正确辨证外,在确定治则时,必须明确"正治"与"反治"、"标本缓急"的概念。
  "正治"与"反治"
  正治和反治,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的"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到多数的疾病临床表现与其本质是一致的,然而有时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时则与其本质不一致,出现了假象。为此,确定治疗原则就不应受其假象的影响,要始终抓住对其本质的治疗。
  正治: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证象是相反的,又称为"逆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此皆属正治之法。大凡病情发展较为正常病势较轻,症状亦较单纯的,多适用于本法,如风寒外感病人,用辛温解表法即属正治,胃寒而痛者,用温胃散寒法,亦是正治法。
  反治: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证象是相顺从的,又称为"从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是指反治法一般多属病情发展比较复杂,病势危重,出现假象症状了才可运用。其具体应用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就是以热治热,以寒治寒。前者用于阴寒之极反见热象,即真寒假热的患者;后者用于热极反见寒象,即真热假寒的患者。二者治疗的实质仍然是以热治寒,以寒治热。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是指以填补扶正之法治疗胀满痞塞等病证,以通利泻下之法治疗泄利漏下等病证。前者适用于脾虚阳气不足而不健运者,后者适用于内有积滞或瘀结而致腹泻与漏血者。二者治疗的实质亦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此外,还有反佐法。即于温热方药中加少量寒凉药,或寒证则药以冷服法;寒凉方药中加少量温热药,或治热证则药以热服法。此虽与上述所讲不同,但亦属反治法之范畴,多用寒极、热极之时,或有寒热格拒现象时。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如是,可以减轻或防止格拒反应,提高疗效。
  标本缓急
  "标"与"本",是中医治疗疾病时用以分析各种病证的矛盾,分清主次,解决主要矛盾的治疗理论。"标"即现象,"本"即本质。"标"与"本"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标"与"本"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从正邪两方面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以疾病而说,病因为本,症状是标;从病位内外而分,内脏为本,体表为标;从发病先后来分,原发病(先病)本为,继发病(后病)为标。总之,"本"含有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的意义,"标"含有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意义。
  疾病的发展变化,尤其复杂的疾病,常常是矛盾万千。因此,在治疗时就需要运用标本的理论,借以分析其主次缓急,便于及时合理地进行治疗。标本的原则一般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三种情况。
  急则治其标,指标病危急,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如腹胀满、大出血、剧痛、高热等病,皆宜先除胀、止血、止痛、退热。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说:"先热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大小不利,治其标。"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考虑治疗本病。
  缓则治其本,指标病不甚急的情况下,采取治本的原则,即针对主要病因、病证进行治疗,以解除病的根本。如阴虚发热,只要滋阴养液治其本,发热之标便不治自退;外感发热,只要解表祛邪治其本,发热之标亦不治而退。
  标本同治,指标病本病同时俱急,在时间与条件上皆不宜单治标或单治本,只能采取同治之法。如肾不纳气之喘咳病,本为肾气虚,标为肺失肃降,治疗只宜益肾纳气,肃肺平喘,标本兼顾;又若热极生风证,本为热邪亢盛,标为肝风内动,治疗只能清热凉肝,熄风止痉,标本同治。
  疾病的标本关系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在临床中要认真观察,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以便正确地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的治疗。
  扶正祛邪
  邪正的盛衰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人体有抗病能力,疾病就会减少或不发生;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
  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药物或其它方法,以增加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疾病,是《内经》"实则泻之"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情,有益气、养血、滋阴、壮阳等不同的方法。
  祛邪:就是祛除体内的邪气,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适用于邪气为主的疾病,是《内经》"实则泻之"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情,而有发表、攻下、清解、消导等不同方法。
  临床运用扶正祛邪这一原则,要认真细致地观察邪正消长的盛衰情况,根据正邪双方在疾病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分清主次、先后、灵活地运用。
  单纯扶正仅适用于正虚为主者;单纯祛邪仅适用于邪盛为主者,先祛邪后扶正则适用于邪盛而正不甚虚者,先扶正后祛邪则适用于正虚而邪不甚者,扶正与祛邪并用则适用于正虚邪实者,即所谓"攻补兼施",当然亦需分清是虚多实少,还是实多虚少。若虚多则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实多则又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总之,要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
  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机体阴阳之间失于相对的协调平衡,故有"一阴一阳谓之道,偏盛偏衰谓之疾"的说法。调整阴阳,即是根据机体阴阳失调的具体状况,损其偏盛,补其偏衰,促使其恢复相对的协调平衡。
  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寒盛则易损伤阳气,阳热盛易耗伤阴液,故在协调阴阳的偏盛时,应注意有没有相应的阴或阳偏衰的情况。若阴或阳偏盛时而其相应的一方并没有造成虚损,那么,就可以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即清泻阳热或温散阴寒,若其相应的一方有所损伤,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
  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不足以制阴,多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不足以制阳,多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即在协调阴阳的偏衰时,应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若阳虚而致阴寒偏盛者,宜补阳以制阴,所谓"虚火之源,以消阴翳";若阴虚致阳热亢盛者,则当滋阴以制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若出现阴阳俱虚者,则可阴阳双补,使之达到生理上的相对平衡。由于阴阳是相互依存的,在治疗阴阳偏衰病证时,还应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亦即在补阴时,适当加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
  阴阳是辨证的总纲,疾病的各种病理变化均可以用阴阳的变化来说明,病理上的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热进退、邪正虚实以及气血、营卫不和等等,都属于阴阳失调的表现。因此,从广泛地意义来讲,解表攻里,越上引下、升清降浊、寒温热清、补虚泻实和调和营卫、调理气血等诸治法,亦皆属协调阴阳的范畴。是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指出了调整阴阳是重要的治则之一。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必须从实际出发,即是必须从当时的季节,环境、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实际情况,制定和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
  因时制宜,指不同季节治疗用药要有所不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用温运温,用热运热,用凉运凉,用寒运寒"。即谓夏暑之季用药应避免过用于温热药,严寒之时用药应避免过用寒凉药,因酷暑炎炎,腠理开泄,用温热药要防开泄太过,损伤气津;严寒凛冽,腠理致密,阳气内藏,用寒凉药要折伤阳气,故皆曰"远"之。
  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来考虑不同的治疗用药。如我国西北地高气寒,病多寒证,寒凉剂必须慎用,而温热剂则为常用;东南地区天气炎热,雨湿绵绵,病多温热、湿热,温热剂必须慎用,寒凉剂、化湿剂则为常用。
  因人制宜,指治疗用药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成人药量宜大,儿童则宜小;形体魁梧者药量宜大,形体弱小者宜少;素体阳虚者用药宜偏温,阳盛者用药宜偏凉;妇人有经、带、胎、产之特点,用药与男子则更有异。
  以上三者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的。它既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整体关系,又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特点。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顾问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西
发表于 2009-5-30 12: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运城
博大精深一瑰宝,处女之作见功底。目不暇接腰已酸,论坛再添景一处。好 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在职一座山,离职一座碑!

Rank: 9Rank: 9Rank: 9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金点子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辽宁-丹东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12: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丹东
此贴虽为闺中物,抛砖又有玉来送。熟地黄水喝一口,半月下来腰不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在职一座山,离职一座碑!

Rank: 9Rank: 9Rank: 9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金点子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辽宁-丹东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12: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丹东
庭院槐树开满花,朵朵花瓣作用大,清热解毒又润肺,中医犹如槐树花,消化不良切勿食,细细品尝味道甜,此花虽为甜中品,慢慢嚼来效更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09-5-30 13: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引用第4楼低调于2009-05-30 12:57发表的  :
庭院槐树开满花,朵朵花瓣作用大,清热解毒又润肺,中医犹如槐树花,消化不良切勿食,细细品尝味道甜,此花虽为甜中品,慢慢嚼来效更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青岛
发表于 2009-5-30 14: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中医药博大精深,是瑰宝。我从06年开始尝试用中药防治鸡病,有很不错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尽最大的努力用我有限的资源为畜牧养殖服务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添砖加瓦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东省 青岛市
发表于 2009-5-30 15: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阴阳五行相克生,望闻问切尽所能,八症分析理头绪,辨证施治乃为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9-5-30 16: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引用第2楼通航于2009-05-30 12:39发表的  :
  博大精深一瑰宝,处女之作见功底。目不暇接腰已酸,论坛再添景一处。好 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以真心实意帮助养殖业为己任.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发表于 2009-5-30 18: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这类的文章建议分阶段叙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信阳
发表于 2009-5-30 20: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信阳
祝贺中兽药药区开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发表于 2009-5-30 22: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可以说把整篇书都发上去了,在此特谢楼主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新乡
发表于 2009-5-30 22: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新乡
引用第10楼wangjun1978于2009-05-30 20:05发表的  :
祝贺中兽药药区开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
发表于 2010-2-28 14: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菏泽
引用第4楼于炳欣于2009-05-30 12:57发表的  :
庭院槐树开满花,朵朵花瓣作用大,清热解毒又润肺,中医犹如槐树花,消化不良切勿食,细细品尝味道甜,此花虽为甜中品,慢慢嚼来效更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4-25 01:38 , Processed in 0.166987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