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鸡病专业网论坛 返回首页

金牌药业的个人空间 https://bbs.jbzyw.com/?737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猪的无名高热病的防治方法

已有 246 次阅读2009-7-16 07:52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一种以高热不退、低热不食、拉干粪、耳及后躯体表青紫、绝食、嗜睡、行走不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由于发病原因复杂,引起发病的病原体种类较多,被老百姓称为“无名高热综合症”。
    据有关专家研究介绍,目前流行的传染病为多种病原菌、病毒协同作用引起,主要病原体有圆环病毒、流感病毒、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病毒(蓝耳病)、链球菌、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主要是继发或伴发引起发病,给诊疗工作带来极大麻烦。
一、流行特点   1、 发病范围广、传播迅速。自4月份以来,全国各乡镇陆续发病,到11月中旬,各养猪的村落几乎都有病例出现,波及范围相当广泛。同圈中一头发病,两三天后全群几乎全发生。
  2、以怀孕母猪及崽猪发病率高且死亡严重,母猪发病后波及哺乳崽猪,随后其他育肥猪陆续出现症状。
二、临诊症状   主要是发病初期高热、中后期体温正常或偏低,采食量逐渐降低,多数母猪只吃少量瓜菜、苹果、青菜叶或吃鲜泥土、喝脏水等,最后饮食废绝。病初两耳廓及后躯两腿之间呈淡青蓝色,随着病程发展,两耳及后躯之间变为蓝紫色,最后继发感染或衰竭而死或被死前卖掉。仔猪食欲不佳,体温升高,精神萎靡,皮肤发紫,病程后期,四肢末端、耳尖、腹部皮肤发紫或苍白,没有光泽,有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发生,最后衰减死亡,断奶仔猪常突然死亡;育肥猪及空怀母猪发病症状较轻,怀孕母猪流产后也逐渐症状减轻,在有效治疗情况下,康复也快,病程7-10天。
三、剖检变化   死亡的仔猪腹下、耳尖、尾尖出血、坏死,发病死亡的仔猪解剖可见,肺脏肿大出血,变性,表面有小点出血,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喉头有点状出血,心脏表面有点状出血或出血斑,血液稀薄如水。肾脏表面有出血点,肾脏外膜与肾脏实质不易剥离,剥离的肾脏外膜粘附有肾脏实质组织。膀胱粘膜有出血点,肝脏肿大、质脆,指压易碎,胆汁粘稠。脾脏肿大,边缘有锯齿状出血梗死灶。胃黏膜有出血斑,在胃底部出血较严重,呈片状出血。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粘膜有出血溃疡斑,用剪刀剥离溃疡斑,可以露出鲜红的溃疡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  
四、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猪场大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天气变化、饲养条件变化等应激因素等都可导致该病的发生或流行,其中免疫力下降是导致继发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后体温先高后低,或下降到正常体温以下,用一般退热药物后症状暂时缓解,但导致了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致使链球菌、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致病菌的继发和伴发,反而使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
五、防治要点    1、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首先是提供全价营养的饲粮特别是全价饲料,且不轻易改变饲料;坚决杜绝使用饭店、食堂、餐馆内的食物垃圾喂猪。其次是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坚持每日清扫消毒圈舍,使用合格的消毒剂。其三是搞好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的接种工作,坚持做到不合格的疫苗、没有被正式批准生产的疫苗不接种,特别是市售所谓的附红体、弓形体等非法疫苗坚决不接种。
  2、早发现早治疗,平时要细心观察猪群的正常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及早治疗。一定要找比较有经验的兽医来诊治,在他们的指导下用药,切忌自认为养了几年猪有点小常识而自悟自造,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3、治疗原则及用药推荐,由于本病是以病毒早期感染、而后细菌等继发感染或伴发,所以在治疗上要以扶正解毒消炎杀菌为原则。在提高或保持免疫力不下降的前提下,使用抗菌消炎缓解症状的药物,使之尽快恢复食欲。在用药方面,可以选用含黄芪多糖、穿心莲、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复方中药制剂的药物抗病毒提高免疫力,配以头孢菌素类、强力霉素、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杀灭原菌,再适当配合退热及健胃药,用来缓解症状,增进食欲。总之,及早发现、正确诊断、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六、防治体会   1、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等在猪群中的隐性感染率很高,在母猪分娩、猪群注射疫苗、合群、调圈、去势、长途运输、饲料调整以及天气突变等应激反应,或者发生疾病后机体抵抗力下降都可引发蓝耳病、细小病毒、隐形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特别是高热病流行季节,要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各类应激因素,防止猪群出现亚健康状况。平时每月进行一次预防性投药,每吨饲料中添加500~1000g高热瘟毒康,连续使用1周;高热病流行时期,要经常性使用该药。
2、规模化猪场的疾病通常是混合感染,高死亡率的典型猪瘟并不常见,而繁殖障碍性和断奶仔猪突然个别死亡的温和型猪瘟却时有发生。由于免疫程序、疫苗质量、疫苗保存和运输条件等原因,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在疫苗的选择和使用方面,注意选择和使用正规厂家的疫苗,并结合本地情况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加强饲养管理,通过综合措施才能提高免疫效果,提高猪群的抗病力。
3、治疗疾病时,要慎用退热药物,并选择对该病敏感的药物,如头孢菌素类、土霉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抗生素,辅以清热解毒中药,如板蓝根、黄芪、穿心莲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后期使用一些健胃药物促使病猪胃肠蠕动、增进食欲。
七、用法用量:
    保健方案    疫病流行期治疗方案

母猪    产前一周至产后一周,每吨饲料添加高热瘟毒康500g—1000g+电解多维1000g    产前一周至产后一周,每吨饲料添加高热瘟毒康1000g—1500g+电解多维1000g。

哺乳仔猪    断奶前一周至断奶后一周,每吨饲料添加高热瘟毒康600g—1200g+电解多维1000g.    断奶前一周至断奶后一周,每吨饲料添加高热瘟毒康800g—1500g+电解多维1000g.

保育猪    转栏前1周至转栏后1周,以及天气变化时连用5—7天,每吨饲料添加高热瘟毒康500g—1000g+电解多维1000g。    转栏前1周至转栏后1周,以及天气变化时连用5—7天,每吨饲料添加高热瘟毒康1000g—2000g+电解多维1000g。

其他年龄阶段的猪    地方流行时,每吨饲料添加1000g—2000g+电解多维1000g。    发病期间,连续用药至痊愈后一周,每吨饲料添加高热瘟毒康1000-2000g+电解多维1000g.
联系电话:0516—89652888   15062136085      全国免费技术热线: 8008281655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6-18 03:59 , Processed in 0.066477 second(s), 18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