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22-5-9 07:48:48

中小型规模蛋鸡场疫病防控措施

1.确保全进全出制度落实到位。

全进全出养殖制度的落实,是降低蛋鸡疾病累计传播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是要求在同一时间点将同日龄以及品种的雏鸡引进鸡舍进行饲养,饲养成熟之后同时进行出售,出售后统一快速完成对鸡舍的消毒处理后,再进行下一批雏鸡的引进。但仅有一少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能够达到这一要求,因此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全进全出的养殖制度,降低蛋鸡养殖场的疾病发生频率,增加蛋鸡增重速度,降低其死亡率,在强化生产成本控制的同时,提升更高的经济收益。

2.通过生物安全措施严控养殖环境。

定时定点对养殖环境进行清洁,为蛋鸡提供充足的饮水、维生素、矿物质等资源,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饲料的更换,合理做好鸡舍的保暖、保温、降潮、通风等。养殖户在养鸡过程中需提高对于传染病的防控重视程度,严格做好卫生消毒处理以及隔离管理,降低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率,控制好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以及传播,最大程度地降低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以及继发性病变。
http://magimg.jbzyw.com/pic/20220509/1652053659156502_935.jpg
3.提升免疫接种工作质量。

中小规模鸡场养殖中鸡群治疗所用的药物,均需要进行充分考虑,需要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防疫防控管理的重视,将正确的防疫措施应用到中小规模鸡养殖中,确保一段时间内的鸡群后代同样不会受到疾病的传播困扰。在鸡群免疫接种时,需要充分考虑当下鸡群的群体状况以及疾病发展趋势,并综合考虑其生活区域特点,进行疫苗接种方案的制定,需充分考虑鸡群的日龄以及疫苗的防疫针对性,不可盲目进行接种。雏鸡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为13日龄至15日龄期间,需要根据其日龄进行疫苗的挑选,疫苗接种完成之后5天左右,如发现出现丘疹或者红肿等情况,则表明接种成功,反之则表明接种失败,需重新进行接种。另外,需要在接种之后30日内进行群体疫苗抗体的检测,如不符合检测要求,需要分析原因后进行重新接种。

来源:爱禽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小型规模蛋鸡场疫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