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栋100 发表于 2020-8-20 08:44:45

基础中医病因与肉鸡管理

病因,即引起禽病发生的因素,中兽医学称之为邪气。引起禽类疾病的因素很多,对于禽来说是疫疠、外感六淫、内伤致病因素等。疫疠,是指具有强烈性、传染性的外邪,也称瘟疫。也就是指传染病。六淫之气是指:风、热、暑、湿、燥、寒,它本指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6种自然现象,由于某一种急骤变化,如爆冷暴热或是应冷而热、应热而冷,致使家禽体超过了抵抗的阀值,导致机体不能适应环境过快的变化而发病。内伤致病:禽存在饥、饱和先天不足3种内伤因素致病。
而肉鸡(大肉食、817)养殖是最受气候环境变化影响,这里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所以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多注意气候环境的变化。我们行业有驭风者,能很好的掌握六气之首在鸡舍内部的变化。这就大大降低了鸡群发病的风险。在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论述四时和六气的致病问题。在禽病临床上,除有六淫之邪外感致病外,由于体内脏腑气血等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暑等病理反映,虽与风、寒、湿、燥、火、暑之六淫致病相似,但究其根源,不是外来之邪,而是由内所生。
现在养殖都是规模密闭式养殖,这就造成了内部环境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就拿饲喂与控光来说:饲喂的方式有多种,但大多都是看别人怎么饲喂,他就怎么饲喂。对于肉鸡来说,25天前可以一天饲喂两次。但25天后就要增加次数。这是为什么呢?从肉鸡的生长发育上来说,肉鸡的体型在25天后快速生长气血运行快,尤其是体型越大的鸡越能表现的出来,如鸡冠红润、肉色粉红。但随着体重的增加肉鸡的运动量随之也会减少。鸡只久卧易伤气。因为运动量的减少,呼吸频率的降低,易使肺缺乏新鲜空气的调节,肺的机能不强健,不仅肢体筋骨之气会渐趋衰弱,而且还会伤及各脏腑之气。如后期采食懒慢,剩料,精神不佳等。科学的控光也非常重要,但好多养殖朋友们不重视这一项,认为让鸡多吃料,才能多长肉。这个逻辑看似正确,可是鸡只满负荷运转也会停机的。鸡虽然睡眠是浅睡,没有深度睡眠。但只要有亮光鸡大部分都是睁着眼的,只有在黑暗的时候鸡只才会闭上眼睛。如果控光时间短,鸡会久视伤血,肝开窍于目,肝藏血,久视或得不到休息,则易造成肝不养血,这样容易引起肝脏对血液中的解毒功能下降。时间长了易导致免疫力下降。
至于控光与控料的时间与次数在以前的文章中讲过,这里就不多讲。除了我们饲养中的问题,还有养殖环境中的问题,中医《黄帝内经》中讲到五运六气,把天地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分为五行岁运与六时之气。我们鸡舍内的环境也可跟具这样去划分,如把鸡舍之气可划分为:风、寒、热、燥、湿这五种之气。还有一种是不常见的,但在自然界中我们每年都输经历这种气叫暑。鸡舍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会存在暑气。对鸡只易造成中暑死亡或腹泻或狂饮、耗气伤津等。暑气在鸡舍出现的时间一般也就一个月,所以风、寒、热、燥、湿这五种之气作为重点来管理鸡舍。所以引起鸡群发病的病因绝大多数跟我们的饲养与环境管理有关,除了正确的保健思路,更多的是了解鸡的需求(即鸡的生存环境与饲养习性)

可兽医 发表于 2020-8-20 20:41:55

阴阳互根,阳发源于阴,夜间的黑暗是阳气的发源地,没有充足的黑暗也就会影响阳气的生发,这也是控光的重要理论依据

qinjiping 发表于 2020-8-20 23:04:52

感谢分享,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础中医病因与肉鸡管理